用于两组件或多组件齿轮的齿圈载体部件和这种齿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2878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两组件或多组件齿轮的齿圈载体部件,其中,所述齿圈载体部件具有:在圆周方向上围绕旋转轴线绕转的圆环部段;布置在所述圆环部段的径向外侧上的齿圈;以及从所述圆环部段径向向内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具有第一延伸部端面和第二延伸部端面,在所述第一延伸部端面上布置有多个第一肋和相同数量的第一凹穴,和/或在所述第二延伸部端面上布置有多个第二肋和相同数量的第二凹穴,所述第一肋和所述第一凹穴以及/或者所述第二肋和所述第二凹穴分别径向伸展并且在圆周方向上彼此相邻地布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这种齿圈载体部件的两组件或多组件齿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两组件或多组件齿轮的齿圈载体部件和这种齿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两组件或多组件齿轮的齿圈载体部件。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这种齿圈载体部件的两组件或多组件齿轮。
技术介绍
多组件齿轮例如在EP2899430A1中作了公开,其特征在于,其由至少两种不同材料制成。例如,形成齿圈的齿圈载体部件可以由第一材料制成,而齿轮的其余部分由第二材料制成。两组件或多组件齿轮的这种构造的优点之一是,可以根据在齿轮位置处占主导的负载来选择材料。具有齿圈的齿圈载体部件承受高的磨损和/或高的力,而连接到齿圈载体部件的部件(以下简称为连接部件)通常承受必须吸收的高扭力和倾斜扭矩。因此,两组件齿轮可以例如由第一塑料和第二塑料组成,例如,第一塑料应用于齿圈载体部件,并且第二塑料应用于连接部件。可以为第一塑料选择特别耐磨的塑料,而第二塑料可以是自增强塑料,其也可以是纤维增强的。例如,在三组件齿轮的情况下,毂可以由嵌入部件形成,该嵌入部件可以由金属制成。在两组件或多组件齿轮的情况下必须确保的是,齿圈载体部件和连接部件即使不在子区域中也不会彼此脱离,并且即使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两组件或多组件齿轮(11)的齿圈载体部件(10),其中,/n-所述齿圈载体部件(10)具有:/nο在圆周方向上围绕旋转轴线(A)绕转的圆环部段(12);/nο布置在所述圆环部段(12)的径向外侧上的齿圈(14);以及/nο从所述圆环部段(12)径向向内延伸的延伸部(16),/n-所述延伸部(16):/nο具有第一延伸部端面(30)和第二延伸部端面(32),/nο在所述第一延伸部端面(30)上布置有多个第一肋(34)和相同数量的第一凹穴(36),和/或/nο在所述第二延伸部端面(30)上布置有多个第二肋(38)和相同数量的第二凹穴(40),/nο所述第一肋(34)和所述第一凹穴(36...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001 EP 19200799.51.一种用于两组件或多组件齿轮(11)的齿圈载体部件(10),其中,
-所述齿圈载体部件(10)具有:
ο在圆周方向上围绕旋转轴线(A)绕转的圆环部段(12);
ο布置在所述圆环部段(12)的径向外侧上的齿圈(14);以及
ο从所述圆环部段(12)径向向内延伸的延伸部(16),
-所述延伸部(16):
ο具有第一延伸部端面(30)和第二延伸部端面(32),
ο在所述第一延伸部端面(30)上布置有多个第一肋(34)和相同数量的第一凹穴(36),和/或
ο在所述第二延伸部端面(30)上布置有多个第二肋(38)和相同数量的第二凹穴(40),
ο所述第一肋(34)和所述第一凹穴(36)以及/或者所述第二肋(38)和所述第二凹穴(40)分别径向伸展并且在圆周方向上彼此相邻地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圈载体部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肋(34)和所述第一凹穴(36)以及/或者所述第二肋(38)和所述第二凹穴(40)分别与所述圆环部段(12)形成波状过渡部(7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齿圈载体部件(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齿圈(14)上布置有多个齿(22),所述多个齿(22)等于所述第一肋(34)和所述第二肋(38)的数量以及所述第一凹穴(36)和所述第二凹穴(40)的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齿圈载体部件(10),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圈(14)的每个齿形成相应的齿根(24)和相应的齿顶(26),以及
-所述第一和第二肋(34,38)与所述齿根(24)对齐,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凹穴(36,40)与所述齿顶(26)对齐,或者
-所述第一和第二肋(34,38)与所述齿顶(26)对齐,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凹穴(36,40)与所述齿根(24)对齐。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齿圈载体部件(10),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延伸部端面(30)上布置有至少一个环形的第一壁(42),所述环形的第一壁(42)分别将所述第一肋(34)和所述第一凹穴(36)划分成径向内部部段和径向外部部段,和/或
-在所述第二延伸部端面(32)上布置有至少一个环形的第二壁(44),所述环形的第二壁(44)分别将所述第二肋(38)和所述第二凹穴(40)划分成径向内部部段和径向外部部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齿圈载体部件(1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壁(42)具有第一凹陷部(46),所述第一凹陷部(46)布置成与所述第一凹穴(36)对齐,和/或
-所述第二壁(44)具有第二凹陷部(48),所述第二凹陷部(48)布置成与所述第二凹穴(40)对齐。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齿圈载体部件(10),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圈(14)具有第一齿圈端面(18)和第二齿圈端面(20),所述第一齿圈端面(18)和所述第二齿圈端面(20)以第一距离(A1)彼此隔开布置,以及
-所述第一延伸部端面(30)和所述第二延伸部端面(32)以第二距离(A2)彼此隔开布置,
-其中,比率为1<A1/A2<10,优选为2<A1/A2<5。


8.根据权利要求6和7所述的齿圈载体部件(1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凹陷部(46)具有第一凹陷部端面(76),以及
-所述第二凹陷部(48)具有第二凹陷部端面(78),其中,
-所述第一凹陷部端面(76)和所述第二凹陷部端面(78)以第五距离(A5)彼此隔开布置,其中,
-A5≥A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金·斯托佩尔塞巴斯蒂安·比尔克埃格尔·梅勒科夫斯蒂芬·奥博乐
申请(专利权)人:亿迈齿轮两合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