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矩限制器、带扭矩限制器的减振装置及动力传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2873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扭矩限制器、带扭矩限制器的减振装置及动力传递装置,确保扭矩限制器的扭矩容量,并抑制装置整体的径向尺寸。该扭矩限制单元(10)固定在具有环状部(4)和容纳部(5)的飞轮(2)上,容纳在容纳部(5)中。扭矩限制单元(10)具备减振罩(11)、压力环(12)、摩擦盘(13)、锥形弹簧(14)和减振环(15)。减振环(15)与压力环(12)一起支承锥形弹簧(14),使锥形弹簧(14)以压缩状态支承于两者之间。减振环(15)具有筒状部(15b)。筒状部(15b)设置为覆盖摩擦盘(13)的外周面。另外,筒状部(15b)与飞轮(2)的环状部(4)的内周面(4c)相对地沿轴向延伸形成,并具有在圆周方向上排列配置的多个第一开口部(15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扭矩限制器、带扭矩限制器的减振装置及动力传递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扭矩限制器,特别是涉及配置在具有容纳部的飞轮和输出侧部件之间的扭矩限制器。
技术介绍
例如在具备发动机及电动机的混合动力车辆中,为了防止在发动机起动时等从输出侧向发动机侧传递过大的扭矩,使用有专利文献1所示那样的具有扭矩限制功能的扭矩变动吸收装置。专利文献1的扭矩变动吸收装置具有减振部,该减振部具有一对板及多个扭转弹簧,在该减振部的外周侧设置有扭矩限制器。扭矩限制器和减振部容纳在形成于飞轮上的容纳部中。在飞轮的容纳部的外周侧形成有环状部,扭矩限制器的板通过螺栓固定在该环状部上。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89017号公报专利文献1的扭矩变动吸收装置在形成于容纳部的外周侧的环状部上设置有多个螺栓安装部。该螺栓安装部需要规定的壁厚(径向厚度)。因此,在容纳部的外周侧还需要在径向上具有规定厚度的环状部,装置的径向尺寸增大。另外,如果要抑制装置整体的径向尺寸,则扭矩限制器的扭矩容量减小,进而减振部的扭矩变动吸收性能降低。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扭矩限制器,固定于飞轮,所述飞轮具有环状部和容纳部,所述容纳部形成在所述环状部的内周侧,所述扭矩限制器除了固定于所述飞轮的部分之外均配置于所述容纳部的内部,所述扭矩限制器具备:/n第一板,来自所述飞轮的扭矩被输入到所述第一板;/n第二板,与所述第一板在轴向上相对配置;/n摩擦盘,配置在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之间;/n按压部件,用于将所述第二板按压于所述摩擦盘;以及/n第三板,用于与所述第二板一起支承所述按压部件,使所述按压部件以被压缩的状态支承于所述第二板与所述第三板之间,/n所述第三板具有:/n支承部,支承所述按压部件;以及/n筒状部,设置于所述支承部的外周部,覆盖所述摩擦盘的外周面...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002 JP 2019-1819881.一种扭矩限制器,固定于飞轮,所述飞轮具有环状部和容纳部,所述容纳部形成在所述环状部的内周侧,所述扭矩限制器除了固定于所述飞轮的部分之外均配置于所述容纳部的内部,所述扭矩限制器具备:
第一板,来自所述飞轮的扭矩被输入到所述第一板;
第二板,与所述第一板在轴向上相对配置;
摩擦盘,配置在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之间;
按压部件,用于将所述第二板按压于所述摩擦盘;以及
第三板,用于与所述第二板一起支承所述按压部件,使所述按压部件以被压缩的状态支承于所述第二板与所述第三板之间,
所述第三板具有:
支承部,支承所述按压部件;以及
筒状部,设置于所述支承部的外周部,覆盖所述摩擦盘的外周面,并与所述飞轮的环状部的内周面相对地沿轴向延伸而形成,所述筒状部具有在圆周方向上排列配置的多个第一开口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限制器,其中,
所述飞轮的环状部具有在圆周方向上排列配置的多个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具有向径向内侧突出的突出部,
所述第三板的第一开口部以避免所述第三板与所述突出部相干扰的方式配置在与所述突出部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原宏萩原祥行前田昌宏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艾科赛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