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合金转子无油螺杆压缩机主机(单级)
本专利技术属于压缩机
,尤其涉及一种铝合金转子无油螺杆压缩机主机(单级)。
技术介绍
螺杆压缩机分为单螺杆压缩机和双螺杆压缩机,最早由德国人H.Krigar于1878年提出,直到1934年瑞典皇家理工学院A.Lysholm才奠定该项技术,并开始在工业上应用,取得迅速的发展。然而,现有的螺杆式压缩机主机仍是采用铸铁(45#钢)作为阴阳转子材料,导致主机的整体质量较大,无法在低转速情况下,实现主机内部低噪声、低振动,且轴承箱内部所设置的润滑油油腔体一旦发生油脂外泄,便容易出现轴承箱内部油脂完全泄漏的意外事故,未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预留一定的反应时间,且未能够自动平衡润滑油油腔体两侧气压值的稳定性,导致漏油之间常有发生,因此,现阶段市场上亟需一种铝合金转子无油螺杆压缩机主机(单级)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现有的螺杆式压缩机主机仍是采用铸铁(45#钢)作为阴阳转子材料,导致主机的整体质量较大,无法在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合金转子无油螺杆压缩机主机(单级),包括主机机身(1)、主机机身(1)一侧所设置的智能控制系统(17)以及分别设在主机机身(1)两端的排气端轴承座(2)和轴承箱(6),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机身(1)的内部设置有一对相互啮合的阳转子(3)和阴转子(4),所述轴承箱(6)内设置有轴承(7),并且轴承(7)套接在电机轴(5)的表面,所述电机轴(5)的端部与阳转子轴相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轴(5)的表面分别套接有第一密封圈(9)和第二密封圈(11),所述第一密封圈(9)和第二密封圈(11)的表面套接有同一个密封盖(8),且部分密封盖(8)的表面套接在轴承箱(6)的内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合金转子无油螺杆压缩机主机(单级),包括主机机身(1)、主机机身(1)一侧所设置的智能控制系统(17)以及分别设在主机机身(1)两端的排气端轴承座(2)和轴承箱(6),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机身(1)的内部设置有一对相互啮合的阳转子(3)和阴转子(4),所述轴承箱(6)内设置有轴承(7),并且轴承(7)套接在电机轴(5)的表面,所述电机轴(5)的端部与阳转子轴相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轴(5)的表面分别套接有第一密封圈(9)和第二密封圈(11),所述第一密封圈(9)和第二密封圈(11)的表面套接有同一个密封盖(8),且部分密封盖(8)的表面套接在轴承箱(6)的内部,所述密封盖(8)的内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挡油环(15)和接油环(14),所述接油环(14)、挡油环(15)、第一密封圈(9)、第二密封圈(11)以及密封盖(8)的内侧围成一个润滑油通道(13),所述密封盖(8)侧面对应润滑油通道(13)的位置分别卡接有第一连接管道(16)和第二连接管道(19),并且第一连接管道(16)和第二连接管道(19)的端部均位于密封套(26)内,所述密封套(26)分别套接在密封盖(8)以及轴承箱(6)的表面,并且密封套(26)的底部通过真空管(27)与真空发生器(28)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转子无油螺杆压缩机主机(单级),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系统(17)包括微型控制器(18),所述微型控制器(18)的输入端与A\D转换器(2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A\D转换器(21)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压力感应器(29)以及第二压力感应器(30)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微型控制器(18)的输出端与真空发生器(28)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铝合金转子无油螺杆压缩机主机(单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感应器(29)设置于轴承箱(6)内,所述第二压力感应器(30)设置于密封套(26)内,并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小军,方兴,徐军飞,丁小康,冯凯萍,赵天晨,
申请(专利权)人:衢州市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