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倾斜限位结构的摩托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2797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倾斜限位结构的摩托车,包含:一车体以及一连接于车体的止挡件;所述止挡件具有朝向所述车体的外侧延伸的外突厚度而能在摩托车的车体与地面倾斜时,成为车体的外侧最先与地面最先进行接触者,以提醒骑士去控制车体的倾斜角度,通过止挡件中的可形变段来吸收接触地面瞬间的冲击,以防止车辆跳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倾斜限位结构的摩托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倾斜限位结构的摩托车,尤指一种不利用脚架来限制摩托车的倾斜角度的摩托车。
技术介绍
为了维持平衡,目前摩托车在快速过弯时免不了需要将车体5打斜,而为了防止车体5过度倾斜,请参考图1所示,目前有许多摩托车是利用主脚架55(或称中柱)作为车辆转弯倾斜时的倾斜限位部,通过主脚架55与地面7之间接触时产生的震动感及声音提醒骑士去限制车辆倾斜的幅度,然而,当主脚架55上的刚性过大的状况下,当主脚架55与地面7接触的瞬间,可能造成车体5的跳动进而使得后轮52被撑起,继而让车辆变得不安定而造成危险。若直接减少主脚架55的刚性来避免上述状况,除了可能造成主脚架55磨耗后的形状变的锐利而容易伤到人的问题外,还可能因主脚架55的脚蹄551被磨耗,使得驻车时与地面7的接触面积不足,进而降低车辆的驻车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倾斜限位结构的摩托车,能够在不影响主脚架刚性的状况下,提醒行驶人车辆倾斜的幅度,并避免限位结构的刚性过强所衍生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种具有倾斜限位结构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包含:一车体,所述车体具有一车体框架,所述车体框架的前后两端分别组装一前轮及一后轮,且所述车体框架中央安装有一脚踏部、一车盖板以及一脚架,所述车盖板以及所述脚架分别位于所述脚踏部下方的前端与后端位置;一止挡件,位于所述车盖板上,具有一朝向所述车体的外侧延伸的外突厚度,使得所述止挡件成为一在所述车体倾斜时能够最先接触位于所述车体侧端的地面,又所述外突厚度包含一由可形变材料构成的可形变段,由所述可形变段来吸收所述止挡件接触所述地面时的冲击。在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外突厚度还包含一位于所述止挡件端部的限位斜面,在所述止挡件接触地面时,所述限位斜面平行于所述地面。在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止挡件为构成所述外突厚度及限位斜面的多个凸肋,所述多个凸肋之间依次具有一间隔而形成至少一导流通道。在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车盖板设有一朝向引擎进行延伸的散热口,所述导流通道朝向所述散热口延伸。在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止挡件为构成所述外突厚度以及限位斜面的单一凸块。在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外突厚度还包含一位于限位斜面与所述可形变段之间的防磨段。在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止挡部的所述防磨段构成一能够组卸于所述车盖板的防磨片,所述止挡部的所述可形变段一体成形于所述车盖板。在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车盖板具有一位于一骑乘者脚部下方的遮盖部以及一位于所述遮盖部前端而位于所述前轮后方的遮挡部,所述遮挡部斜向成型于所述遮盖部,且所述止挡件设置于所述遮盖部的前端位置。由以上说明可知,本技术具有倾斜限位结构的摩托车的特点在于,以设置于车盖板上的止挡件,能利用其延伸出车体侧面的厚度,在排除脚架或其他组件的状况下,成为于车体过于倾斜时与地面最先进行接触者,而让摩托车骑士得知并去控制车辆倾斜的状况,且止挡件利用其中以可形变的材料构成的可形变段,通过材料的形变来吸收倾斜限位结构接触地面瞬间时的冲击,避免所述冲击所衍生出其他危险。且于一实施例中,可将止挡件的形状设计为通过形成复数条彼此间隔排设的凸肋,以便形成一用以将沿着车体流动的空气导入车盖板上引擎散热口的导流通道;此外,为了防止接触地面时磨耗所述止挡件而快速消耗止挡件的寿命,于所述止挡件的表面上还可以装设有一用以与地面接触的防摩片。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使用主脚架作为具有倾斜限位结构的摩托车于倾斜时的背面示意图;图2为应用本技术具有倾斜限位结构的摩托车于一实施例中的构件侧面示意图;图3为图2的仰视示意图;图4A为应用图2中具有倾斜限位结构的摩托车于倾斜时的背面示意图:图4B为图4A的局部放大图;图5A为本技术在另一类似图2的实施例中安装防摩片的分解示意图;图5B为图5A于仰视的示意图;图5C为图5A安装防摩片后的示意图;图6A为本技术具有倾斜限位结构的摩托车于一另一实施例中的示意图;图6B为本技术具有倾斜限位结构的摩托车于一再一实施例中的示意图;图6C为本技术具有倾斜限位结构的摩托车于一其他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图6D为本技术具有倾斜限位结构的摩托车于一其他的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止挡件;2-可形变段;21-外突厚度;22-凸肋;221-第一倾斜区段;222-直线区段;223-第二倾斜区段;23-支撑肋;24-导流通道;241-间隔;25-限位斜面;3-防摩片;31-安装座;32-螺丝;5-车体;50-车体框架;51-前轮;52-后轮;53-脚踏部;54-车盖板;541-遮挡部;542-遮盖部;543-散热口;55-主脚架;550-安装部;551-脚蹄;6-倾斜角度;7-地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来进一步描述本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请参照图2至图5C所示,本技术具有倾斜限位结构的摩托车,于一实施例中包含:一车体5以及一位于于所述车体5上的止挡件1;所述车体5具有车体框架50,所述车体框架50的前后两端分别组装前轮51及后轮52,且所述车体框架50中央安装有一脚踏部53、位于所述脚踏部53下方的车盖板54以及同样位于所述脚踏部53下方的脚架(图未示,请参考图中的用以安装主脚架、及副角架的安装部550的位置),所述车盖板54以及所述多个脚架分别位于所述脚踏部53下方的前端与后端位置,所述车盖板54相较所述多个脚架接近所述前轮51。如图所示,所述止挡件1位于所述在所述车盖板54上,包含一由可形变材料构成的可形变段2,并形成有一由所述车盖板54上朝向所述车体5的外侧延伸出去的外突厚度21,如此,所述止挡件1而能在所述车体5与倾斜时,通过所述外突厚度21成为在所述车体5的侧面处,也就是所述车体5除了所述前轮51及所述后轮52外最先与一地面7进行接触者,以在接触时提醒摩托车骑士去控制所述车体5的倾斜角度6。其中,当所述止挡件1于车体5倾斜而与地面7进行接触时,能够通过所述可形变段2的形变吸收接触瞬间产生的冲击,降低车辆过度倾斜时而接触到地面7时对车体5所产生的冲击,并通过接触时的声音或震动等对骑士提出提醒。本技术没有限制要以何种可形变的材料形成所述可形变段2,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可以是弹性材料例如橡胶等,让所述可形变段2接触地面7的瞬间可以产生弹性形变以做为缓冲,并于远离地面7时回复原状;也可以是挠性材料,让所述可形变段2于接触地面7的瞬间可以产生永久变形,甚至可以被地面7磨耗以做为缓冲。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止挡件1可以整个作为所述可形变段2,也可以是部分作为所述可形变段2,例如:所述由复数种材料构成止挡件1,并将较软的材质做为可形变段2并设置于靠近所述车盖板54处,而将较耐磨的材质设置于所述止挡件1的表面。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倾斜限位结构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包含:/n一车体,所述车体具有一车体框架,所述车体框架的前后两端分别组装一前轮及一后轮,且所述车体框架中央安装有一脚踏部、一车盖板以及一脚架,所述车盖板以及所述脚架分别位于所述脚踏部下方的前端与后端位置;/n一止挡件,位于所述车盖板上,具有一朝向所述车体的外侧延伸的外突厚度,使得所述止挡件成为一在所述车体倾斜时能够最先接触位于所述车体侧端的地面,又所述外突厚度包含一由可形变材料构成的可形变段,由所述可形变段来吸收所述止挡件接触所述地面时的冲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倾斜限位结构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车体,所述车体具有一车体框架,所述车体框架的前后两端分别组装一前轮及一后轮,且所述车体框架中央安装有一脚踏部、一车盖板以及一脚架,所述车盖板以及所述脚架分别位于所述脚踏部下方的前端与后端位置;
一止挡件,位于所述车盖板上,具有一朝向所述车体的外侧延伸的外突厚度,使得所述止挡件成为一在所述车体倾斜时能够最先接触位于所述车体侧端的地面,又所述外突厚度包含一由可形变材料构成的可形变段,由所述可形变段来吸收所述止挡件接触所述地面时的冲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倾斜限位结构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突厚度还包含一位于所述止挡件端部的限位斜面,在所述止挡件接触地面时,所述限位斜面平行于所述地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倾斜限位结构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件为构成所述外突厚度及限位斜面的多个凸肋,所述多个凸肋之间依次具有一间隔而形成至少一导流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镇纶魏嘉良
申请(专利权)人: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