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混凝土现浇墙保温防火一体化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2719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现浇墙保温防火一体化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所述结构包括:用多个混凝土现浇用保温防火复合板单元组成保温防火墙体,所述混凝土现浇用保温防火复合板单元至少具有岩棉层与有机泡沫塑料层;由所述保温防火墙体的室外侧向室内侧穿入的连接件;现浇形成在所述保温防火墙体的室内侧的混凝土墙体,所述混凝土墙体与所述保温防火墙体固化连接,并通过所述FRP连接件增强连接强度,以形成建筑物保温防火外墙。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结构强度高的优点;而且本发明专利技术将防火等级A级的岩棉和防火等级B1级有机保温材料组合而成,保温性能得到提高,轻质且可以等同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第6.7.3条夹心保温墙体的规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混凝土现浇墙保温防火一体化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物墙面的保温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兼具保温与防火效果的装配式混凝土现浇墙保温防火一体化板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在建筑物的墙面上增加保温层,可节约采暖费用,提高居住、办公舒适性。而现有建筑物墙面的保温结构,若与建筑物的混凝土墙体现浇形成,一般存在工序复杂、建造周期长、保温层刚性不足、易开裂等问题。另外,现有的保温结构,其材料选择多种多样,其中,EPS板(可发性聚苯乙烯板)具有质轻、价廉、导热率低、吸水性小、电绝缘性能好、隔音、防震、防潮、成型工艺简单等优点,因而被广泛使用;但是EPS板不具有防火效果,是其最大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现浇墙保温防火一体化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简化建造步骤、提高结构性能。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现浇墙保温防火一体化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还可以使其兼具防火效果,提高其适应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现浇墙保温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现浇墙保温防火一体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用多个混凝土现浇用保温防火复合板单元组成保温防火墙体,所述混凝土现浇用保温防火复合板单元至少具有岩棉层与有机泡沫塑料层;/n由所述保温防火墙体的室外侧向室内侧穿入的连接件;/n现浇形成在所述保温防火墙体的室内侧的混凝土墙体,所述混凝土墙体与所述保温防火墙体固化连接,并通过所述FRP连接件增强连接强度,以形成建筑物保温防火外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现浇墙保温防火一体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多个混凝土现浇用保温防火复合板单元组成保温防火墙体,所述混凝土现浇用保温防火复合板单元至少具有岩棉层与有机泡沫塑料层;
由所述保温防火墙体的室外侧向室内侧穿入的连接件;
现浇形成在所述保温防火墙体的室内侧的混凝土墙体,所述混凝土墙体与所述保温防火墙体固化连接,并通过所述FRP连接件增强连接强度,以形成建筑物保温防火外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现浇墙保温防火一体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岩棉层是岩棉包,所述岩棉包的内部是连续排布的多个岩棉条,所述岩棉条层的外部包裹有保护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现浇墙保温防火一体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是带水泥砂浆的网格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现浇墙保温防火一体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岩棉条的无机纤维材料沿垂直于所述混凝土墙体的墙面方向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现浇墙保温防火一体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岩棉包的室内侧连接有主体有机泡沫塑料层,所述主体有机泡沫塑料层由EPS、XPS或PU材料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珩王宇鹏易树声于涛峰查道安
申请(专利权)人:雄安万科绿色研发有限公司王宇鹏秦珩沈阳汇丰源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