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桩预应力锚索复合土钉墙深基坑支护施工工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2699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微型桩预应力锚索复合土钉墙深基坑支护施工工法,该施工工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土钉墙施工;土钉墙施工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01:整理现场,对土钉墙施工现场进行整平;S102:土方开挖,对土钉墙施工进行土方挖掘;S103:修坡,采用人工修坡,坡度通过测量人员测量控制;S104:成孔,采用锚杆工程钻机成孔,成孔时孔内压入水泥浆护壁;采用微型桩支护方案可减少泥浆排放,具有较大环保效益,同时施工噪声较灌注桩施工小;可在不阻断国道正常通行的情况下达到安全施工的目的,节省由于断路施工所必须修建的临时导行路,同时保证了施工期间的国道的正常运转,为工程顺利度过雨季提供的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型桩预应力锚索复合土钉墙深基坑支护施工工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坑施工
,具体涉及微型桩预应力锚索复合土钉墙深基坑支护施工工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城市用地日趋紧张,土地成本的急剧提升,国民对生活环境的要求日渐提高,深基坑工程的规模和数量大幅增加,深基坑的设计与施工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在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基坑开挖深度大、降排水困难、周边环境对基坑侧壁位移的要求高、基坑周边荷载组合情况复杂的地段,而且基坑施工工期紧,工程事故隐患大,尤其是地处南方雨季多雨地区,施工场地周围又存在建筑物或紧临重要道路,施工期间道路通行情况不能受到断路影响,而且砂卵石边坡渗透性高,粘聚力低,颗粒松散,整体边坡稳定性差,在这种条件下,基坑开挖不仅要保证基坑的安全稳定,还要确保基坑的开挖不会影响周围居民正常生活和附近道路设施的安全,因此,基坑施工所遇到的困难越来越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微型桩预应力锚索复合土钉墙深基坑支护施工工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微型桩预应力锚索复合土钉墙深基坑支护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该施工工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nS1:土钉墙施工;土钉墙施工具体包括以下步骤:/nS101:整理现场,对土钉墙施工现场进行整平;/nS102:土方开挖,对土钉墙施工进行土方挖掘;/nS103:修坡,采用人工修坡,坡度通过测量人员测量控制;/nS104:成孔,采用锚杆工程钻机成孔,成孔时孔内压入水泥浆护壁;/nS105:土钉钢筋加工制作,钉钢筋每2m设一组置中架,采用φ6钢筋与主筋电焊而成;/nS106:安设土钉钢筋,人工将加工好的土钉钢筋置入孔内,植入孔内时置中架的方位位于钢筋下方/nS107:注浆,采用孔底压浆灌注方法注浆,注浆管...

【技术特征摘要】
1.微型桩预应力锚索复合土钉墙深基坑支护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该施工工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土钉墙施工;土钉墙施工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1:整理现场,对土钉墙施工现场进行整平;
S102:土方开挖,对土钉墙施工进行土方挖掘;
S103:修坡,采用人工修坡,坡度通过测量人员测量控制;
S104:成孔,采用锚杆工程钻机成孔,成孔时孔内压入水泥浆护壁;
S105:土钉钢筋加工制作,钉钢筋每2m设一组置中架,采用φ6钢筋与主筋电焊而成;
S106:安设土钉钢筋,人工将加工好的土钉钢筋置入孔内,植入孔内时置中架的方位位于钢筋下方
S107:注浆,采用孔底压浆灌注方法注浆,注浆管插到距孔底250~500mm位置,孔口设置止浆塞和排气管;
S108:挂网片,焊接加强筋,网片为面层钢筋网,由人工在现场加工平台进行编制,每片钢筋网尺寸2.5m×4m,钢筋网搭接处采用绑扎与点焊相结合的方法,水平筋与竖直筋交叉处采用扎丝绑扎,钢筋与坡面的间隙大于20mm;
S109:喷混凝土面,采用锚喷机喷射,喷射头距坡面距离保持在0.6~1m,喷枪垂直坡面喷射;
S110:层面养护;
S111:进行下一排土钉施工;
S2:微型桩施工;微型桩施工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01:平整场地,根据设计要求放出基坑边线及定出桩位,安装钻机进行成孔作业;待施工完毕后泥浆外运至施工区域外,检查并保护成桩;
S202:注浆钢管制作焊接,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的深度进行下料,钢管连接处进行加强焊接;
S203:测量放线,根据设计要求的间距、排距及设计提供的标高进行测量放线;
S204:孔距定位,根据设计的孔洞直径、间距、排距放线进行定位;
S205:微型桩定位,采用干成孔方式钻孔,根据微型桩定位,在桩孔位置上将潜孔钻车准确定位,并确保其稳定;
S206:就位钻孔,将潜孔钻车移动至指定位置,安放水平,防止倾斜;启动钻机,钻进孔洞;每进深2m,需要接一次钻杆,直至得到设计有效深度;
S207:清孔,在注水泥浆前,要对桩孔进行清孔,使孔内泥浆全部排出,要求孔底沉渣厚度不大50mm;
S208:注浆机安装,在现场指定位置固定注浆机,电源由指定的配电箱接入,采用6平方三相五线制电缆,把拌制的水泥浆放入6mm钢板焊接制成的1m×1m×1m灰槽内,然后由注浆机注浆;
S209:安装下放钢管及注浆管后,搅拌水泥浆并通过注浆机注入到孔洞中,通过多次加压注浆直至关口翻浆;
S3:预应力锚索施工;预应力锚索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01:工作平台搭设,便于对预应力锚索进行施工;
S302:锚索布置定位编号,锚索钻孔前按图纸布孔位置设置定位孔,提前用红油漆标注出来,便于准确钻孔;
S303:钻机就位,调整钻机,利用测角度的仪器使钻机与设计角度相同,并接触坡面,然后用卡固扣件将钻机卡固在工作平台上;
S304:造孔,锚索钻孔主要根据锚索所需孔径、孔深,确定钻孔设备;
S305:清孔,成孔后采用高压风、水冲洗,将孔中岩粉、积水杂物清除干净,回水清澈无尘屑;
S306:锚索体制作,锚索切割采用砂轮切割机下料;将钢绞线顺直平放在加工平台上,顺直安装好灌浆管,先安装靠近自由端的束线环,再安装隔离架,依次间隔安装,束线环与束线环的间距、隔离架与隔离架的间距均为60cm;
S307:锚索安装,锚索安装时采用人工方法安装,推送时用力要均匀一致;
S308:锚索灌浆,锚杆内浆体待强,钢绞线锚索注浆方式采用孔底返浆法一次灌浆方式;
S309:锚索张拉,锚索内力设计值110kN,设计给出的锁定值为60kN,加荷方式采用分级加荷,每级荷载为20kN,锚索张拉力达到60kN时,停止加载;
S310:检测锚束应力达到稳定设计值后,灌浆封锚;
S4:冠梁施工;冠梁施工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401:基坑表层土方开挖,微型钢管桩施工完,待强度达到后,由测量放线定出冠梁土方开挖界限,采用人工清除孔桩覆土和孔桩之间的土方,土方清除至冠梁设计底标高,开挖时做好防护措施,并及时对基坑壁做好加固工作,开始冠梁施工;
S402:施工测量、放线,挖掉表层覆土及桩间土石后,根据微型钢管桩冠梁的设计位置及高程,在微型钢管桩顶面施放中线控制点及高程,中线控制点引至桩外,并做好控制点位标志及做好点位保护装置,防止其在施工中受到损坏;
S403:桩头清理,将松动的混凝土块清除掉,用气泵把开凿面吹喷干净,并浇筑垫层混凝土,经质检员验收后,方可绑扎钢筋;
S404:施工放样冠梁中心线,垫层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将冠梁中心线控制点加密引至桩顶,施放完冠梁中心点,将各点连成线,作为冠梁施工控制中心线;
S405:钢筋绑扎,冠梁钢筋在加工场加工完成后,搬运到现场安装,安装时确定钢筋的摆放尺寸及主筋的位置,按照设计尺寸及间距安装;
S406:模板,先在基底砂浆找平层上弹出冠梁边线,再把侧模对准边线垂直竖立,用水平尺校正侧板顶面水平后,再用斜撑和平撑钉牢;
S407:混凝土浇筑,浇筑采用水平分层的浇筑方式,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振捣按排式布点,振捣过程随时掌握振捣时间与距离,防止过振和漏振情况发生;
S5:施工监测,基槽监测时间段为基槽开始挖土至基槽回填完成,监测周期如下:基坑开挖期间,开挖深度5m<H≤10m,1次/2天;开挖深度10m<H≤15m,1次/1天;基坑开挖完成后,1~7天,1次/天;7~15天,1次/2天;15~30天,1次/3天;30天后,1次/周;经数据分析确认达到稳定后,1次/月;基坑变形控制值坡顶水平位移为46mm,坡顶竖向位移为46mm;周边地表沉降控制值为5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桩预应力锚索复合土钉墙深基坑支护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S1土钉墙施工过程中,土方开挖必须与土钉墙修坡配合施工,土钉墙施工工作面分段分层进行土方开挖,每段长度15~20m,每层挖土深度为孔口标高下500mm,一则便于土钉施工,二则避免超挖造成边坡塌方;
土钉墙施工与土方开挖交替进行,每步土钉墙修坡施工结束并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进行,方可进行下一步土方开挖,并在下一步土方开挖时要注意对上部混凝土面层及土钉的保护,避免碰触已施工完的护坡面混凝土面层及土钉;
土方开挖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坡度,工作面开挖后及时人工修坡,坡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为±20mm;
修坡结束后确定土钉孔位,然后用机型成孔,土钉成孔孔深允许偏差:±50mm;孔径允许偏差:±5mm;孔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彪许文俊李承祥彭松曹俊益郭凯越陈仲礼刘建维李超李辉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