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型汽车升降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2699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升降平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型汽车升降平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成本高和噪音大的缺点,包括底板、顶板、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所述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交叉设置在底板和顶板的两侧,所述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的两端均活动设置有第一销轴,所述底板的中间设置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驱动机构,使用一个液压伸缩杆即可调整升降平台的高度,使用方便,成本低,所述顶板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活动内板,且活动内板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挡边,所述顶板的一端设置有卡槽和限位板,且卡槽内部设置有弹性橡胶垫,需要时可以调整顶板的长度,适用性强,便于收纳,噪音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型汽车升降平台
本技术涉及汽车升降平台
,具体为一种自动型汽车升降平台。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为了便于残疾人的出行,通常在汽车上设置有升降平台,通过将平台与车内内板高度调节至一致,便于残疾人上车,给残疾人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现有的自动型的升降平台一般通过在平台的两侧设置伸缩气缸,调节平台的高度,成本较高,且现有的升降平台一般为多级支撑板通过合页铰接,不使用时可以进行折叠,实际使用时,翻折过程中板与板之间相互撞击,噪音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型汽车升降平台,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成本高和噪音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型汽车升降平台,包括底板、顶板、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所述顶板设置在底板的上方,所述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交叉设置在底板和顶板的两侧,且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重合部分通过第二销轴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的两端均活动设置有第一销轴,所述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一端的第一销轴分别与底板和顶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型汽车升降平台,包括底板(1)、顶板(2)、第一驱动杆(3)和第二驱动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设置在底板(1)的上方,所述第一驱动杆(3)和第二驱动杆(4)交叉设置在底板(1)和顶板(2)的两侧,且第一驱动杆(3)和第二驱动杆(4)重合部分通过第二销轴(6)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杆(3)和第二驱动杆(4)的两端均活动设置有第一销轴(5),所述第一驱动杆(3)和第二驱动杆(4)一端的第一销轴(5)分别与底板(1)和顶板(2)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杆(3)另一端的第一销轴(5)通过滑块与顶板(2)滑动连接,且顶板(2)的两侧均设置有与滑块相互匹配的滑槽(201),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型汽车升降平台,包括底板(1)、顶板(2)、第一驱动杆(3)和第二驱动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设置在底板(1)的上方,所述第一驱动杆(3)和第二驱动杆(4)交叉设置在底板(1)和顶板(2)的两侧,且第一驱动杆(3)和第二驱动杆(4)重合部分通过第二销轴(6)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杆(3)和第二驱动杆(4)的两端均活动设置有第一销轴(5),所述第一驱动杆(3)和第二驱动杆(4)一端的第一销轴(5)分别与底板(1)和顶板(2)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杆(3)另一端的第一销轴(5)通过滑块与顶板(2)滑动连接,且顶板(2)的两侧均设置有与滑块相互匹配的滑槽(201),所述第二驱动杆(4)另一端的第一销轴(5)与底板(1)滑动连接,所述底板(1)的中间设置有安装槽(102),且安装槽(102)的内部设置有驱动机构(8),所述顶板(2)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活动内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型汽车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底端的中间设置有限位槽(202),且限位槽(202)内部的活动内板(7)上设置有限位块(702),所述限位槽(202)为开口靠近限位块(702)的U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型汽车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的一端设置有卡槽(203),所述活动内板(7)的一端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蓓蓓仲震宇陈康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信德泰克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