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型客车上的车载床,在后排座椅的后面设置有床箱,床箱的前端与后排座椅接壤,床箱的后端紧挨车厢后门,床箱的上端面与放倒后的后排座椅同高,床箱的后端面设置有向下开合的箱门,箱门的侧边与床箱的侧边之间设置有限位绳,中排两个座椅之间设置有可移动的支架,支架上设置有床板,床板的长度方向两端担在中排座椅上。该车外出旅游可避免旅游高峰期找不到宾馆的尴尬局面,可随时走随时休息,经济实惠,符合人平常的睡觉习惯,可缓解一天的奔波劳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型客车上的车载床
本技术涉及微型客车,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微型客车上的车载床。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家旅游已是很普遍,尤其是自驾旅游非常的惬意,但是,我们国家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出门旅游时,尤其是在旅游旺季,各个旅游景点都是人满爆棚,附近的宾馆也都是价格昂贵,而且宾馆也都是客满,所以住宿问题是一个很头疼棘手的问题,于是在自驾车里睡觉休息就成了人们的选择。房车虽然功能齐全,休息舒适,但其造价昂贵,不适合大众家庭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合微型客车的车载床。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微型客车上的车载床,包括前、中、后三排可乘坐七人的微型客车,后排三个座椅和中排两个座椅的靠背可向前翻倒放平,在后排座椅的后面设置有床箱,所述床箱的宽度略小于车厢内宽度,床箱的前端与后排座椅接壤,床箱的后端紧挨车厢后门,床箱的上端面与放倒后的后排座椅同高,床箱的后端面设置有向下开合的箱门,箱门的侧边与床箱的侧边之间设置有限位绳,保证箱门打开后在水平位置;所述中排两个座椅之间设置有可移动的支架,支架的高度与放倒后的中排座椅同高,支架上设置有床板,床板的长度方向两端担在中排座椅上。上述方案中,所述床箱内设置有上下两层格档,上层格档的中间设置有竖隔板。上述方案中,所述床箱的底板通过四个螺栓固定在车厢的底板上。上述方案中,所述床箱的上端两侧边设置有加宽的侧翼,侧翼与床箱之间通过合页连接。上述方案中,所述床板由两半组合而成,两半之间用合页连接。上述方案中,所述支架为X形支架,支架的上端设置有两个撑杆,两撑杆之间设置有可调节长度的调节拉杆。上述方案中,所述床箱和床板用硬塑料板制作。上述方案中,所述床箱和床板之间的车厢内设置有隔帘。该微型客车上的车载床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1、该车载床为硬板床,人在上面睡着很舒服,符合人平常的睡觉习惯,可缓解一天的奔波劳顿。2、该车载床床箱上可睡三个大人,而且拆装灵活方便,简单,造价低廉,适合大众消费者的需求。3、该车载床即可当床又可放物,方便实惠。4、开上该车外出旅游可避免旅游高峰期找不到宾馆的尴尬局面,可随时走随时休息,不受时间的约束,更能省掉一大笔住宾馆的开销,经济实惠,外出旅游休息有如家的感觉。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微型客车上的车载床的总体布局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件2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件6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件7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体,2.床箱,3.后排座椅,4.隔帘,5.中排座椅,6.床板,7.支架,8.侧翼,9.侧翼合页,10.限位绳,11.螺栓,12.箱门,13.下层格档,14.竖隔板,15.上层格档,16.床板合页,17.撑杆,18.X形支腿,19.调节拉杆,20.调节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微型客车上的车载床作进一步的描述:图1是本技术微型客车上的车载床的总体布局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件2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件5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件6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该微型客车上的车载床,包括前、中、后三排可乘坐七人的微型客车,后排三个座椅和中排两个座椅的靠背可向前翻倒放平,在后排座椅的后面设置有床箱2,所述床箱2的宽度略小于车厢内宽度,床箱2的前端与后排座椅3接壤,床箱2的后端紧挨车厢后门,床箱2的上端面与放倒后的后排座椅3同高,床箱2的后端面设置有向下开合的箱门12,箱门12的侧边与床箱2的侧边之间设置有限位绳10,保证箱门打开后在水平位置。所述中排两个座椅之间设置有可移动的支架7,支架7的高度与放倒后的中排座椅5同高,支架7上设置有床板6,床板6的长度方向两端担在中排座椅5上。床箱2内设置有上、下层格档15和13,上层格档15的中间设置有竖隔板14,床箱2的底板通过四个螺栓11固定在车体1的底板上,床箱2的上端两侧边设置有加宽的侧翼8,侧翼8与床箱2之间通过两个侧翼合页9连接,侧翼8可向上折叠收纳,如果需要卸掉床箱时,松开四个螺栓11即可将床箱取下。床板6由两半组合而成,两半之间用两个床板合页16连接,不用时可折叠收起放置在床箱2上。支架7为X形支架,下面用X形支腿18支撑,支架的上端设置有两个撑杆17,撑杆17之间设置有可调节长度的调节拉杆19,调节拉杆的端部设置为螺纹,并用调节螺母20来调节支架的高度,停车休息时,也可将支架7作为小马扎来坐,床箱2和床板6用硬塑料板制作,轻便,结实,收放都比较轻松,床箱2和床板6之间的车厢内设置有隔帘4,用来遮挡异性家人的隐私。开这样的车外出旅游可避免旅游高峰期找不到宾馆的尴尬局面,可随时走随时休息,不受时间的约束,更能省掉一大笔住宾馆的开销,经济实惠,人在上面睡着也很舒服,符合人平常的睡觉习惯,可缓解一天的奔波劳顿。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及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的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型客车上的车载床,包括前、中、后三排可乘坐七人的微型客车,后排三个座椅和中排两个座椅的靠背可向前翻倒放平,其特征在于:在后排座椅的后面设置有床箱,所述床箱的宽度略小于车厢内宽度,床箱的前端与后排座椅接壤,床箱的后端紧挨车厢后门,床箱的上端面与放倒后的后排座椅同高,床箱的后端面设置有向下开合的箱门,箱门的侧边与床箱的侧边之间设置有限位绳,保证箱门打开后在水平位置;所述中排两个座椅之间设置有可移动的支架,支架的高度与放倒后的中排座椅同高,支架上设置有床板,床板的长度方向两端担在中排座椅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客车上的车载床,包括前、中、后三排可乘坐七人的微型客车,后排三个座椅和中排两个座椅的靠背可向前翻倒放平,其特征在于:在后排座椅的后面设置有床箱,所述床箱的宽度略小于车厢内宽度,床箱的前端与后排座椅接壤,床箱的后端紧挨车厢后门,床箱的上端面与放倒后的后排座椅同高,床箱的后端面设置有向下开合的箱门,箱门的侧边与床箱的侧边之间设置有限位绳,保证箱门打开后在水平位置;所述中排两个座椅之间设置有可移动的支架,支架的高度与放倒后的中排座椅同高,支架上设置有床板,床板的长度方向两端担在中排座椅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客车上的车载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箱内设置有上下两层格档,上层格档的中间设置有竖隔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客车上的车载床,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宝成,
申请(专利权)人:杨宝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