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缠绕增强管道及其制备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2584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多层缠绕增强管道及其制备设备,所述多层缠绕增强管道包括:作为内壁的第一缠绕层、通过方管缠绕在所述内壁的方管缠绕层及覆盖在所述方管缠绕层外的纤维缠绕层;所述第一缠绕层形成一整体,所述方管缠绕层形成一整体,所述纤维缠绕层形成一整体;所述第一缠绕层、方管缠绕层及纤维缠绕层共同形成一整体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多层缠绕增强管道及其制备设备,可消除普通缠绕增强管存在的弹簧效应,提高管道的环刚度、环柔度及抗冲击性,提高管道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层缠绕增强管道及其制备设备
本技术属于排水管道
,涉及一种缠绕管道,尤其涉及一种多层缠绕增强管道及其制备设备。
技术介绍
缠绕管是一种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原料,经缠绕焊接成型的一种管材,由于其独特的成型工艺,可以生产直径达3米的管材,这是其他生产工艺难以完成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由于其本身优异的融焊接性能不但保证了产品成型工艺和产品质量,而且也为施工连接提供了多种可靠方式,如电热熔焊接,热收缩连接等等,同时这也是渗漏情况很少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种管材才具有其它管材不具备的独特的环保功能,这对当前人们关注的污染防治提供了非常有效的方法。传统缠绕管在各项性能都比较优异,但会产生“弹簧”效应。有鉴于此,如今迫切需要设计一种新的缠绕管,以便克服现有缠绕管存在的上述至少部分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层缠绕增强管道及其制备设备,可消除普通缠绕增强管存在的弹簧效应,提高管道的环刚度、环柔度及抗冲击性,提高管道使用寿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层缠绕增强管道,所述多层缠绕增强管道包括:作为内壁的第一缠绕层、通过方管缠绕在所述内壁的方管缠绕层及覆盖在所述方管缠绕层外的纤维缠绕层;所述第一缠绕层形成管道内壁,所述方管缠绕层形成管道中壁,所述纤维缠绕层形成管道外壁;所述第一缠绕层、方管缠绕层及纤维缠绕层共同形成一整体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缠绕层、方管缠绕层及纤维缠绕层的厚度比为1:5~30:0.5~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方管缠绕层包括若干圈方管缠绕单元,相邻方管缠绕单元之间通过胶体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方管缠绕层为聚丙烯缠绕层,方管缠绕层采用聚丙烯材质;或者,所述方管缠绕层为高密度聚乙烯缠绕层,方管缠绕层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材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缠绕层为聚丙烯缠绕层,方管缠绕层采用聚丙烯材质;或者,所述第一缠绕层为高密度聚乙烯缠绕层,方管缠绕层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材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多层缠绕增强管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管道外壁外的第四缠绕层,所述第四缠绕层形成管道保护层。一种多层缠绕增强管道,所述多层缠绕增强管道包括:通过方管缠绕在所述内壁的方管缠绕层及覆盖在所述方管缠绕层外的纤维缠绕层;所述方管缠绕层形成管道主体,所述纤维缠绕层形成管道外壁;所述方管缠绕层及纤维缠绕层融合为一体。一种多层缠绕增强管道的制备设备,所述制备设备包括:第一加热塑化装置、第二加热塑化装置、成型装置、涂胶装置;所述第一加热塑化装置包括第一下料机构、第一管道、第一加热塑化机构、第一成型机构、第一冷却机构、第一挤出机构;所述第一下料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一端,第一原料能通过第一下料机构进入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设有第一加热塑化区域、第一成型区域、第一冷却区域;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一加热塑化区域设置所述第一加热塑化机构,能将进入第一管道的第一原料加热塑化;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一成型区域设有第一成型机构,能将从所述第一加热塑化机构加热塑化后的材料成型为方管;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一冷却区域设有第一冷却机构,能将成型的方管冷却;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二端设置所述第一挤出机构,经过冷却的方管能从所述第一挤出机构挤出;所述第二加热塑化装置包括第二下料机构、第二容器、第二加热塑化机构、第二挤出机构;所述第二下料机构连接所述第二容器,第二原料能通过第二下料机构进入所述第二容器;所述第二容器设有第二加热塑化区域;所述第二容器的第二加热塑化区域设置所述第二加热塑化机构,能将进入第二容器的第二原料加热塑化为第二材料;所述第二容器连接所述第二挤出机构,经过塑化的第二材料通过第二挤出机构挤出至设定位置;所述成型装置包括缠绕驱动装置、缠绕辊、压料机构;所述缠绕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缠绕辊,能驱动缠绕辊旋转;所述压料机构靠近所述缠绕辊的第一端设置,能将方管及布设于所述方管外侧的第二材料限制在设定的区域;所述第一挤出机构靠近所述缠绕辊的第一端设置,从第一挤出机构挤出的方管能在所述缠绕辊上缠绕,形成缠绕管的主要部分;所述第二挤出机构靠近所述缠绕辊的第一端设置;从第二挤出机构挤出的第二材料能挤出于所述方管缠绕形成的缠绕管主要部分外,形成缠绕管的外壁;所述涂胶装置包括融胶机构、胶体挤出机构、涂胶头;所述融胶机构连接所胶体挤出机构,所述胶体挤出机构的一端设置涂胶头;所述涂胶头靠近所述缠绕辊的第一端设置,能在方管缠绕于缠绕辊时在相邻两个方管之间涂覆胶体,使得方管形成的缠绕管紧密连接,形成为一体。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制备设备还包括第三加热塑化装置;所述第三加热塑化装置包括第三下料机构、第三管道、第三加热塑化机构、第三挤出机构;所述第三下料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三管道的第一端,第三原料能通过第三下料机构进入所述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设有第三加热塑化区域;所述第三管道的第三加热塑化区域设置所述第三加热塑化机构,能将进入第三管道的第三原料加热塑化,经过加热塑化的第三材料能从所述第三挤出机构挤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出的多层缠绕增强管道及其制备设备,可消除普通缠绕增强管存在的弹簧效应,提高管道的环刚度、环柔度及抗冲击性,提高管道使用寿命。在本技术的一种使用场景下,多层缠绕纤维增强(MPP)工程专用管,是以晶须纤维改性聚丙烯(PP)为主要原料,采用高温高压缠绕成型工艺制成的结构壁管材,管材具有可扭曲、可压缩、可拉伸但不易压扁的特点。这一点对于基本无内压,外压比较大的市政排水管材来讲非常重要,因为这种结构为管材提供了非常优异的抗外压能力。焊接方式的焊条与方管的两壁形成了一个“工”字钢型加强结构,这个结构又被内外上层壁所束缚,其位置相对稳定,管材在受外压作用时结构稳定,使得管材耐外负荷能力大幅提高,螺旋中空结构壁使管材耐外耐外压能力提高的同时重量降低。由于其独特的成型工艺,理论生产口径达3000mm的大口径管材,这种管材具有柔韧性好、寿命长、重量轻、防腐、耐磨、抗低温冲击性能好等优点,是市政排水、排污的优质管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多层缠绕增强管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多层缠绕增强管道的制备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三加热塑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为了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技术权利要求的限制。该部分的描述只针对几个典型的实施例,本技术并不仅局限于实施例描述的范围。相同或相近的现有技术手段与实施例中的一些技术特征进行相互替换也在本技术描述和保护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缠绕增强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缠绕增强管道包括:作为内壁的第一缠绕层、通过方管缠绕在所述内壁形成的方管缠绕层及覆盖在所述方管缠绕层外的纤维缠绕层;/n所述第一缠绕层形成管道内壁,所述方管缠绕层形成管道中壁,所述纤维缠绕层形成管道外壁;所述第一缠绕层、方管缠绕层及纤维缠绕层共同形成一整体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缠绕增强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缠绕增强管道包括:作为内壁的第一缠绕层、通过方管缠绕在所述内壁形成的方管缠绕层及覆盖在所述方管缠绕层外的纤维缠绕层;
所述第一缠绕层形成管道内壁,所述方管缠绕层形成管道中壁,所述纤维缠绕层形成管道外壁;所述第一缠绕层、方管缠绕层及纤维缠绕层共同形成一整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缠绕增强管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缠绕层、方管缠绕层及纤维缠绕层的厚度比为1:5~30:0.5~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缠绕增强管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管缠绕层为聚丙烯缠绕层,方管缠绕层采用聚丙烯材质;
或者,所述方管缠绕层为高密度聚乙烯缠绕层,方管缠绕层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缠绕增强管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层缠绕增强管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管道外壁外的第四缠绕层,所述第四缠绕层形成管道保护层。


5.一种多层缠绕增强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缠绕增强管道包括:通过方管缠绕在内壁的方管缠绕层及覆盖在所述方管缠绕层外的纤维缠绕层;
所述方管缠绕层形成管道主体,所述纤维缠绕层形成管道外壁;所述方管缠绕层及纤维缠绕层融合为一体。


6.一种多层缠绕增强管道的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设备包括:第一加热塑化装置、第二加热塑化装置、成型装置、涂胶装置;
所述第一加热塑化装置包括第一下料机构、第一管道、第一加热塑化机构、第一成型机构、第一冷却机构、第一挤出机构;所述第一下料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一端,第一原料能通过第一下料机构进入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设有第一加热塑化区域、第一成型区域、第一冷却区域;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一加热塑化区域设置所述第一加热塑化机构,能将进入第一管道的第一原料加热塑化;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一成型区域设有第一成型机构,能将从所述第一加热塑化机构加热塑化后的材料成型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顺昌蔡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正鸣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