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承插式管道,所述承插式管道包括管道本体,所述管道本体的第一端设有承口或插口,管道本体的第二端设有插口或承口;一个承插式管道的插口能与另一承插式管道的承口配合;所述插口外表面设置至少两圈凹槽,至少两圈凹槽包括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设置第一密封机构,第二凹槽设置第二密封机构;所述插口在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之间设有试验通孔,所述试验通孔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插口的内表面,所述试验通孔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插口的外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承插式管道,可在管道使用前检测是否漏气漏水,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加快工程进度。加快工程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承插式管道
[0001]本技术属于地下管道
,涉及一种地下管道,尤其涉及一种承插式管道。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管道闭水闭气检验法,是管道铺设好以后,在需要检测的某一段两头堵塞后,再进行灌水试验,经过24小时或48小时后观察水位下沉程度来证明管道是否渗水、漏水。现有的检测方式工作量大、需要的施工人员多、成本高、设备昂贵、效率低下、操作不方便等弊端。
[0003]有鉴于此,如今迫切需要设计一种新的地下管道,以便克服现有地下管道存在的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承插式管道,可在管道使用前检测是否漏气漏水,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承插式管道,所述承插式管道包括管道本体,所述管道本体的第一端设有承口或插口,管道本体的第二端设有插口或承口;一个承插式管道的插口能与另一承插式管道的承口配合;
[0007]所述插口外表面设置至少两圈凹槽,至少两圈凹槽包括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设置第一密封机构,第二凹槽设置第二密封机构;
[0008]所述插口在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之间设有试验通孔,所述试验通孔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插口的内表面,所述试验通孔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插口的外表面。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密封机构、第二密封机构均为O型膨胀胶圈。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试验通孔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之间。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出的承插式管道,可在管道使用前检测是否漏气漏水,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在实际施工中,把漏水漏气消灭在萌芽。将彻底解决传统的检验方法各种弊端而且简单方便,省力、省时、高效、快速、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承插式管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
[0014]为了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技术权利要求的限制。
[0015]该部分的描述只针对几个典型的实施例,本技术并不仅局限于实施例描述的范围。相同或相近的现有技术手段与实施例中的一些技术特征进行相互替换也在本技术描述和保护的范围内。
[0016]本技术揭示了一种承插式管道,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承插式管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承插式管道包括管道本体1,所述管道本体1的第一端设有承口2或插口3,管道本体1的第二端设有插口3或承口2;一个承插式管道的插口能与另一承插式管道的承口配合。
[001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管道本体1的第一端设有承口2,管道本体的第二端设有插口3;当然,一个管道本体1的两端可以都设置插口2,其两个插口2分别与设置承口3的管道的承口3配合;同样的,一个管道本体1的两端也可以都设置承口3,其两个承口3分别与设置插口2的管道的插口2配合。
[0018]所述插口3外表面设置至少两圈凹槽,至少两圈凹槽包括第一凹槽31及第二凹槽32;所述第一凹槽31设置第一密封机构41,第二凹槽32设置第二密封机构42。所述插口3在第一凹槽31及第二凹槽32之间设有试验通孔5,所述试验通孔5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插口3的内表面,所述试验通孔5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插口3的外表面。
[0019]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机构41、第二密封机构42均为O型膨胀胶圈。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试验通孔5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31与第二凹槽32之间。
[0020]本技术的使用方式:当两端管道承插好后,用肥皂水或可用其他泡沫剂涂于管道连接部位,然后用在管道内部的试验孔注入气体,当注入气体一定压力时,管道连接部位冒泡,说明连接不当有漏水漏气的可能,反之说明连接可靠。
[0021]综上所述,本技术提出的承插式管道,可在管道使用前检测是否漏气漏水,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在实际施工中,把漏水漏气消灭在萌芽。将彻底解决传统的检验方法各种弊端而且简单方便,省力、省时、高效、快速、安全、可靠。
[0022]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23]这里本技术的描述和应用是说明性的,并非想将本技术的范围限制在上述实施例中。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的变形和改变是可能的,对于那些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实施例的替换和等效的各种部件是公知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的是,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本质特征的情况下,本技术可以以其它形式、结构、布置、比例,以及用其它组件、材料和部件来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进行其它变形和改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承插式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插式管道包括管道本体,所述管道本体的第一端设有承口或插口,管道本体的第二端设有插口或承口;一个承插式管道的插口能与另一承插式管道的承口配合;所述插口外表面设置至少两圈凹槽,至少两圈凹槽包括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设置第一密封机构,第二凹槽设置第二密封机构;所述插口在第一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顺昌,蔡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正鸣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