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车架安全杠悬辊装置,包括操作台支撑柱,所述操作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横支撑架,所述电机横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前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旋转轴,所述电机旋转轴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履带,所述履带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一旋转轴。该车架安全杠悬辊装置设置有进料挡板和挡块,开启旋转电机,旋转电机通过履带从而带动第一旋转轴转动,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一旋转轴进而带动第二齿轮旋转,此时将汽车保险杠从进料板放入悬辊的中部,进料挡板和挡块能够有效的防止汽车保险杠在辊压的过程中产生偏移,大大提高了辊压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架安全杠悬辊装置
本技术涉及车架零部件加工装置
,具体为车架安全杠悬辊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保险杠是吸收和减缓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前后部的安全装置,现有技术中,汽车保险机的制造方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冲压成型,另一种是辊压成型,辊压成型的工作方式是这样的:能压成型生产线由多组轮形银压模具组成,板形型材在多组模具的滚压过程中逐渐变形,最终形成设计的形状,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工程塑料在汽车工业的大量应用,汽车保险杠作为一种重要的安全装置也走向了革新的道路,今天的轿车前后保险杠除了保持原有的保护功能外,还要追求与车体造型的和谐与统一,追求本身的轻量化,轿车的前后保险杠都是塑料制成的,人们称为塑料保险杠,保险杠位于汽车前方和后方的大部分区域,表面上被设计于避免车辆外部损坏对车辆安全系统造成的影响,他们具有在高速撞击时减少驾乘人员伤害的能力,现在越来越多的被设计用于行人保护。现有滚压模具存在的缺陷是,在辊压生产的关键工序中,由于下限位成形辊轮的两侧为平面形,在辊压过程中,下限位成形辊轮的两侧与型材的两侧边存在间隙,型材在传送、辊压过程中易产生横向位移,使型材产生变形,改变接缝位置,影响焊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车架安全杠悬辊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车架安全杠悬辊装置,包括操作台支撑柱,所述操作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横支撑架,所述电机横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前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旋转轴,所述电机旋转轴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履带,所述履带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顶部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背面活动连接有悬辊支撑座,所述悬辊支撑座的背面活动连接有挡块,所述挡块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悬辊,所述悬辊支撑座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进料板,所述进料板的前面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挡板,所述进料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料板支撑柱,所述悬辊支撑座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右侧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内部背面弹簧,所述弹簧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校正挡板。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料板。优选的,所述悬辊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成型模具。优选的,所述进料板支撑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操作台。优选的,所述操作台支撑柱的中部上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横支撑架。优选的,所述操作台的顶部中部固定连接有悬辊支撑座。优选的,所述悬辊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旋转轴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履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车架安全杠悬辊装置设置有进料挡板和挡块,开启旋转电机,旋转电机通过履带从而带动第一旋转轴转动,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一旋转轴进而带动第二齿轮旋转,此时将汽车保险杠从进料板放入悬辊的中部,进料挡板和挡块能够有效的防止汽车保险杠在辊压的过程中产生偏移,大大提高了辊压的工作效率。(2)该车架安全杠悬辊装置设置有校正挡板和弹簧,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料板,支撑板的内部背面弹簧,通过悬辊对汽车保险杠进行辊压,最后从悬辊的右端移动出来,通过校正挡板和弹簧能够有效的防止辊压后的汽车保险杠二次移动出进料板的两侧,进一步提高了汽车保险杠的生产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背面结果示意图;图3为悬辊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截取的支撑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操作台支撑柱、2操作台、3电机横支撑架、4旋转电机、5电机旋转轴、6履带、7第一旋转轴、8连接杆、9第一齿轮、10第二齿轮、11悬辊支撑座、12挡块、13悬辊、14进料板、15进料挡板、16进料板支撑柱、17连接块、18支撑杆、19支撑板、20弹簧、21校正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车架安全杠悬辊装置,包括操作台支撑柱1,操作台支撑柱1的中部上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横支撑架3,操作台支撑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操作台2,操作台2的顶部中部固定连接有悬辊支撑座11,操作台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横支撑架3,电机横支撑架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4,旋转电机4的前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旋转轴5,电机旋转轴5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履带6,履带6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一旋转轴7,第一旋转轴7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连接杆8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9,第一齿轮9的顶部啮合有第二齿轮10,第二齿轮10的背面活动连接有悬辊支撑座11,悬辊支撑座11的背面活动连接有挡块12,挡块12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悬辊13,悬辊1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成型模具,悬辊13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旋转轴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履带,悬辊支撑座1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进料板14,进料板14的前面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挡板15,开启旋转电机4,旋转电机4通过履带6从而带动第一旋转轴7转动,第一齿轮9与第二齿轮10啮合,第一旋转轴7进而带动第二齿轮旋转,此时将汽车保险杠从进料板14放入悬辊13的中部,进料挡板15和挡块12能够有效的防止汽车保险杠在辊压的过程中产生偏移,大大提高了辊压的工作效率,进料板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料板支撑柱16,进料板支撑柱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操作台2,悬辊支撑座11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7,连接块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8,支撑杆18的右侧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9,支撑板1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料板14,支撑板19的内部背面弹簧20,弹簧20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校正挡板21,支撑板1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料板14,支撑板19的内部背面弹簧20,通过悬辊13对汽车保险杠进行辊压,最后从悬辊13的右端移动出来,通过校正挡板21和弹簧20能够有效的防止辊压后的汽车保险杠二次移动出进料板14的两侧,进一步提高了汽车保险杠的生产质量。工作原理:该车架安全杠悬辊装置在使用中,连接外接电源,开启旋转电机4,旋转电机4通过履带6从而带动第一旋转轴7转动,第一齿轮9与第二齿轮10啮合,第一旋转轴7进而带动第二齿轮旋转,此时将汽车保险杠从进料板14放入悬辊13的中部,进料挡板15和挡块12能够有效的防止汽车保险杠在辊压的过程中产生偏移,通过悬辊13对汽车保险杠进行辊压,最后从悬辊13的右端移动出来,通过校正挡板21和弹簧20能够有效的防止辊压后的汽车保险杠二次移动出进料板14的两侧,该装置即可完成工作。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车架安全杠悬辊装置,包括操作台支撑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支撑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操作台(2),所述操作台(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横支撑架(3),所述电机横支撑架(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4),所述旋转电机(4)的前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旋转轴(5),所述电机旋转轴(5)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履带(6),所述履带(6)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一旋转轴(7),所述第一旋转轴(7)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9),所述第一齿轮(9)的顶部啮合有第二齿轮(10),所述第二齿轮(10)的背面活动连接有悬辊支撑座(11),所述悬辊支撑座(11)的背面活动连接有挡块(12),所述挡块(12)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悬辊(13),所述悬辊支撑座(1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进料板(14),所述进料板(14)的前面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挡板(15),所述进料板(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料板支撑柱(16),所述悬辊支撑座(11)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7),所述连接块(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8),所述支撑杆(18)的右侧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9),所述支撑板(19)的内部背面弹簧(20),所述弹簧(20)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校正挡板(21)。/n...
【技术特征摘要】
1.车架安全杠悬辊装置,包括操作台支撑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支撑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操作台(2),所述操作台(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横支撑架(3),所述电机横支撑架(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4),所述旋转电机(4)的前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旋转轴(5),所述电机旋转轴(5)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履带(6),所述履带(6)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一旋转轴(7),所述第一旋转轴(7)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9),所述第一齿轮(9)的顶部啮合有第二齿轮(10),所述第二齿轮(10)的背面活动连接有悬辊支撑座(11),所述悬辊支撑座(11)的背面活动连接有挡块(12),所述挡块(12)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悬辊(13),所述悬辊支撑座(1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进料板(14),所述进料板(14)的前面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挡板(15),所述进料板(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料板支撑柱(16),所述悬辊支撑座(11)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7),所述连接块(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8),所述支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桂才,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新东方金属材料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