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豆炭疽病抗性鉴定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作物抗性育种
,具体涉及一种大豆炭疽病抗性鉴定方法。
技术介绍
大豆炭疽病是大豆生产,尤其是鲜食大豆生产中主要病害之一。大豆各部位都可能受到炭疽病的侵染,豆荚及叶片的症状为黑褐色“同心轮”状或条状病斑,茎上呈褐色条形病斑。大豆炭疽病发生南方重于北方,尤其是对南方鲜食大豆生产造成严重影响,严重田块病荚率可达85%以上,一旦发生导致外观品质下降,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在生产上,防治主要使用的是杀菌剂,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和减小该病害的损失,然而生化防治会增加生产成本导致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问题,同时也易导致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导致防治效果不稳定。因此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最经济有效安全的方法,而抗性鉴定是抗病育种研究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大豆炭疽病抗性鉴定主要采取的方法是活体孢子喷雾接种法。即在大豆豆荚鼓粒初期对豆荚进行孢子喷雾接种,接种后,套袋保湿24h,待感病材料发病到最高级的时候统计发病情况。活体接种一般在田间自然环境中进行虽然更接近自然发病,然而对于抗性鉴定而言易受温度、湿度等不可控环 ...
【技术保护点】
1.大豆炭疽病抗性鉴定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A:材料准备:/n利用平头炭疽菌,配制浓度为35~45mg/L的菌丝悬浮液;/n将待抗性鉴定的大豆播种于无菌土上于无菌的温室中生长,待生长至豆荚鼓粒初期,采荚;/n步骤B:离体豆荚菌丝喷雾接种:/n将菌丝悬浮液均匀喷洒到豆荚上,直到豆荚上菌丝悬浮液溢流停止喷雾,待豆荚上菌丝悬浮液不再溢流后置于培养皿中,培养皿中事先放置用于保湿的含无菌水的滤纸;接种后,将装有豆荚的培养皿置于光照植物培养箱内25±1℃黑暗培养24h后改为14h黑暗/10h光周期培养,培养温度为25±1℃;/n步骤C:抗性评价:/n接种4~6d后采用图像 ...
【技术特征摘要】
1.大豆炭疽病抗性鉴定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材料准备:
利用平头炭疽菌,配制浓度为35~45mg/L的菌丝悬浮液;
将待抗性鉴定的大豆播种于无菌土上于无菌的温室中生长,待生长至豆荚鼓粒初期,采荚;
步骤B:离体豆荚菌丝喷雾接种:
将菌丝悬浮液均匀喷洒到豆荚上,直到豆荚上菌丝悬浮液溢流停止喷雾,待豆荚上菌丝悬浮液不再溢流后置于培养皿中,培养皿中事先放置用于保湿的含无菌水的滤纸;接种后,将装有豆荚的培养皿置于光照植物培养箱内25±1℃黑暗培养24h后改为14h黑暗/10h光周期培养,培养温度为25±1℃;
步骤C:抗性评价:
接种4~6d后采用图像分析系统扫描计算病斑面积占全荚面积百分比,分析各待抗性鉴定的大豆的病情指数;根据大豆炭疽病病情指数进行品种的抗感特性评价;
0级:无病斑;
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豆荚面积的10.00%以下;
2级:病斑面积占整个豆荚面积的10.01%~35.00%;
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豆荚面积的35.01%~65.00%;
4级:病斑面积占整个豆荚面积的65.01%~90.00%;
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豆荚面积的90.00%以上;
病情指数计算公式为:
病情指数(DI,Diseaseindex)=[(∑各级病荚数×各级严重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竹龙鸣,袁凤杰,冯乐乐,杨清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