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金刚线张力调整的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2484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硬脆材料切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金刚线张力调整的机构。包括进刀龙门架,进刀龙门架包括横梁和两根侧梁;换向导轮组件有两组,并排设于横梁下方;张力调整组件有两组,分设于每根侧梁外侧中部,包括固定滑块,固定滑块固定在侧梁上,其内部有气缸;气缸输出轴通过导杆连接摇臂杆一端,摇臂杆另一端与连杆的一端连接;连杆的中间位置固定有导轮组件,连杆的另一端与固定机架连接,固定机架固定侧梁上;过渡导轮组件有两组,分设于每根侧梁内侧下部;收放线轮组件有两组,分设于进刀龙门架两侧的底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气缸的往复运动带动导轮组件摆动,可实现张力的实时调整控制,气缸采购便利,制造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金刚线张力调整的机构
本技术涉及硬脆材料切割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金刚线切割设备的新型张力调整的机构。
技术介绍
金刚线具有金刚石微型锯齿,可大大加快切割速度与切割能力,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多晶硅切片、单晶硅、晶棒等光伏领域被广泛应用。金刚线切割设备在工作时,需要施加一定的张力,以确保切割过程的平稳进行。传统的金刚线切割设备的张力调整方法的不足之处:1、由伺服电机、张力臂、导轮组件组成电机张紧装置,通过伺服电机的转动带动导轮组件摆动,进而对金刚线施加张力,但伺服电机需要定期保养,也会产生一定的噪声。2、由导轨、连接板、定滑轮、滑套、重锤组成重锤张力调整装置,重锤的一端与连接板固定,另一端通过2个定滑轮后,拉绳拉住重锤自然下垂,通过重锤的重力拖动连接板顺导轨向上对金刚线施加张力,但其结构较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此,需要提供一种用于金刚线张力调整的机构,以优化现有技术中的用于金刚线切割设备的张力调整机构,提高张力调节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为:提供了一种用于金刚线张力调整的机构,包括进刀龙门架、换向导轮组件、张力调整组件、收放线组件和过渡导轮组件;进刀龙门架设于底架上,包括横梁和两根侧梁;换向导轮组件有两组,并排设于横梁下方;张力调整组件有两组,分设于每根侧梁外侧中部,张力调整组件包括固定滑块,固定滑块固定在侧梁上,其内部设有气缸;气缸输出轴通过导杆连接摇臂杆一端,摇臂杆另一端通过铰链与连杆的一端连接;连杆的中间位置固定有导轮组件,连杆的另一端通过铰链与固定机架连接,固定机架固定侧梁上;过渡导轮组件有两组,分设于每根侧梁内侧下部;收放线组件有两组,分设于进刀龙门架两侧的底架上。作为一种改进,导轮组件通过螺母固定在连杆的中间位置。作为一种改进,张力调整组件的固定滑块为空心结构,既起到导杆的导向作用,又作为气缸保护罩的作用,保护气缸受外界环境的破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用于金刚线张力调整的机构,有两个张力调整组件分别设置于金刚线切割设备的两侧,可分别进行张力调整,又互不干涉;由气缸的往复运动带动导轮组件摆动,可实现张力的实时调整控制,气缸采购便利,制造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用于金刚线张力调整机构的使用状态图;图2为本技术的金刚线张力调整组件原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进刀单元龙门架;2-换向导轮组件;3-张力调整组件;301-机架;302-连杆;303-导轮组件;304-固定滑块;305-导杆;306-摇臂杆;307-气缸;4-过渡导轮组件;5-金刚线;6-收放线组件;7-底架。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金刚张力调整的机构,能够通过气缸的往复运动带动导轮组件摆动,从而实现对金刚线进行张力调整,气缸采购便利,制造简单,使用方便。请参阅图1,在具体的实施例中,用于金刚张力调整的机构包括进刀单元龙门架1、换向导轮组件2、张力调整组件3、过渡导轮组件4、金刚线5、收放线组件6、底架7。进刀单元龙门架1固定在底架7上,包括横梁和两根侧梁。收放线组件6有两个且分别固定在进刀单元龙门架1左右两侧的底架7上,过渡导轮组件4有两个且分别固定在进刀单元龙门架1侧梁内侧,张力调整组件3有两个且分别固定进刀单元龙门架1侧梁外侧中部,换向导轮组件2有两个且分别固定在进刀单元龙门架1横梁下端面左右两边;金刚线5经过收放线组件6绕到过渡导轮组件4上,再绕到张力调整组件3,由张力调整组件3对金刚线进行压紧后绕到换向导轮组件2,最后金刚线通向设备的切割单元进行高速切割。请参阅图2,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张力调整组件3包括固定机架301、连杆302、导轮组件303、固定滑块304、导杆305、摇臂杆306、气缸307,导杆305的一端固定在气缸307上,且一起被套在固定滑块304里面,固定滑块304固设于侧梁上,摇臂杆306的一端与导杆305铰链连接,另一端与连杆302的一端铰链连接,连杆302的另一端与固定机架301铰链连接,导轮组件303固定在连杆302中间位置,固定机架301也固定于侧梁上。工作时,气缸307向外推动带动导杆305在固定滑块304向外滑动,引起摇臂杆306绕着摇臂杆306与导杆305的连接点顺时针旋转,进而带动连杆302绕着连杆302与固定机架301的连接点逆时针旋转,最终实现固定在连杆302的导轮组件303对金刚线5的张紧。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技术的创新理念,对本文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金刚线张力调整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刀龙门架、换向导轮组件、张力调整组件、收放线组件和过渡导轮组件;/n所述进刀龙门架设于底架上,包括横梁和两根侧梁;所述换向导轮组件有两组,并排设于横梁下方;所述张力调整组件有两组,分设于每根侧梁外侧中部,/n所述张力调整组件包括固定滑块,固定滑块固定在侧梁上,其内部设有气缸;气缸输出轴通过导杆连接摇臂杆一端,摇臂杆另一端通过铰链与连杆的一端连接;连杆的中间位置固定有导轮组件,连杆的另一端通过铰链与固定机架连接,固定机架固定侧梁上;/n所述过渡导轮组件有两组,分设于所述每根侧梁内侧下部;所述收放线组件有两组,分设于进刀龙门架两侧的底架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金刚线张力调整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刀龙门架、换向导轮组件、张力调整组件、收放线组件和过渡导轮组件;
所述进刀龙门架设于底架上,包括横梁和两根侧梁;所述换向导轮组件有两组,并排设于横梁下方;所述张力调整组件有两组,分设于每根侧梁外侧中部,
所述张力调整组件包括固定滑块,固定滑块固定在侧梁上,其内部设有气缸;气缸输出轴通过导杆连接摇臂杆一端,摇臂杆另一端通过铰链与连杆的一端连接;连杆的中间位置固定有导轮组件,连杆的另一端通过铰链与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亮卢嘉彬周锋张航高红刚张杨燕严浩曹建伟傅林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