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件清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2285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铸件清理装置,包括箱体、正面加工模块和反面加工模块,正面加工模块和反面加工模块均包括打磨部和旋转部。箱体的侧面分别开设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用于容置正面加工模块的旋转部,第二通孔用于容置反面加工模块的旋转部。打磨部设于箱体内,用于打磨铸件。旋转部具有旋转轴线,旋转部上设有两个关于旋转轴线对称分布的工作平台,工作平台上连接有用于夹紧铸件的夹具。同一旋转部上的两个工作平台分别位于箱体内和箱体外,旋转部绕旋转轴线旋转180度后两个工作平台调换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利用第二工位和第四工位上的铸件被打磨的时间,对第一工位和第三工位上的铸件进行抓取、翻面和更换,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铸件清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铸件表面清理
,尤其涉及一种铸件清理装置。
技术介绍
在汽车和3C行业中,生产规模很大,要求供应商在短时间内能够大批量的提供合格产品。因此对铸件飞边、毛刺的自动化清理程度越来越高,以满足生产节拍的需求。由于生产技术的提高和生产规模的提升,铸件通常通过机器人来打磨飞边和毛刺。通过机器人来打磨,则当铸件的正反两面都需要打磨时,铸件的抓取和定位就成了大问题。在现有技术中,有采用六轴工业机器人配置专用抓手来进行抓取工件清理的。然而,机器人在抓取铸件的过程需要占用工作节拍,影响工作效率,且要完全加工所有的被加工面,运动轨迹复杂,容易产生干涉。在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专机设备清理的,通过流水线形式对要加工的铸件进行处理。然而采用此种方法,由于转机设备的灵活性不足,工艺分散,所以一台专机通常只做一个工序,同时生产线占地面积大,调试复杂,难以适应当前敏捷制造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铸件清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当铸件正反两面都需要打磨时铸件抓取、翻面和更换占用工作节拍,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铸件清理装置,包括箱体、正面加工模块和反面加工模块,所述正面加工模块和所述反面加工模块均包括打磨部和旋转部;所述箱体的侧面分别开设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容置所述正面加工模块的所述旋转部,所述第二通孔用于容置所述反面加工模块的所述旋转部;所述打磨部设于所述箱体内,用于打磨铸件;所述旋转部具有旋转轴线,所述旋转部上设有两个关于所述旋转轴线对称分布的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上连接有用于夹紧所述铸件的夹具;同一所述旋转部上的两个所述工作平台分别位于所述箱体内和所述箱体外,所述旋转部绕所述旋转轴线旋转180度后两个所述工作平台调换位置;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所述箱体外侧为第一工位,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所述箱体内侧为第二工位,所述第二通孔对应的所述箱体外侧为第三工位,所述第二通孔对应的所述箱体内侧为第四工位;工作状态下,根据所述铸件清理装置的加工顺序,所述铸件包括第一铸件、第二铸件和第三铸件;所述第三铸件在所述第一工位时,所述第二铸件位于所述第二工位打磨正面;所述第二铸件打磨正面结束,旋转所述正面加工模块的所述旋转部;所述第三铸件进入所述第二工位打磨正面,所述第二铸件进入所述第一工位,取下所述第二铸件翻面进入所述第三工位,此时已经打磨完正面的所述第一铸件位于所述第四工位打磨反面,所述第一铸件打磨反面结束,旋转所述反面加工模块的旋转部;所述第二铸件进入所述第四工位打磨反面,所述第一铸件进入第三工位,取下所述第一铸件,所述第一铸件打磨结束。优选地,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同一所述旋转部上的两个所述工作平台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线朝外设置,所述工作平台所在的平面和所述旋转轴线相交成锐角。优选地,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旋转部包括驱动件、转台和夹具支架;所述转台具有所述旋转轴线;所述夹具支架包括连接板、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连接板、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配合连接成三角结构,所述连接板和所述转台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转台带动所述夹具支架绕所述旋转轴线转动,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分别具有两个所述工作平台;所述驱动件的固定端和所述箱体连接,输出端和所述转台的固定端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转台绕所述旋转轴线转动。优选地,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和所述转台的输出端可拆卸连接。优选地,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打磨部为一打磨机器人,所述打磨机器人的固定端与所述箱体连接,输出端上设有打磨头。优选地,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还分别包括集屑部,所述集屑部活动连接于所述箱体内,且位于所述工作平台的下方。优选地,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集屑部为集屑车,所述箱体上设有开口,用于所述集屑车进出所述箱体。优选地,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吸尘部,设置于所述箱体上,用于吸取所述打磨部打磨所述铸件时产生的粉尘。优选地,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吸尘部包括吸尘口,所述吸尘口设置于所述箱体的上壁面,所述吸尘口连接有外部吸尘设备。本技术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1)本技术提供的铸件清理装置,可以利用第二工位和第四工位上的铸件被打磨的时间,对第一工位和第三工位上的铸件进行抓取、翻面和更换;同时,只要控制好各个工位的工作节奏,使得第二铸件打磨完正面从第一工位取下,翻面放置于第三工位后,此时正好位于第四工位上的第一铸件打磨完反面,旋转反面加工模块的旋转部,将第二铸件送入第四工位打磨反面,即可使得铸件的抓取、翻面和更换不占用工作节拍,提高效率,解决现有技术中当铸件正反两面都需要打磨时铸件抓取、翻面占用工作节拍,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2)本技术提供的铸件清理装置,工作平台所在的平面和旋转轴线之间具有夹角,且夹角为锐角,使得切屑容易掉落。(3)本技术提供的铸件清理装置,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专机设备清理,通过流水线形式对要加工的铸件进行处理的方式,本技术的体积更小,占地面积更小,布置更灵活。(4)本技术提供的铸件清理装置,打磨采用打磨机器人进行自动加工,铸件的一致性好。(5)本技术提供的铸件清理装置,整个打磨的过程在箱体内进行,加工区域密闭,且具有较好的降噪效果;吸尘口和吸尘设备,能够对加工区域进行有效地除尘,加工后留下的切屑收集在集屑车内,集屑车满后可通过开口将集屑车内的切屑垃圾进行处理,安全、环保。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铸件清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铸件清理装置的正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铸件清理装置的侧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铸件清理装置的后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一种旋转部和铸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一种中空旋转台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一种铸件清理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案部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箱体;101:工具抽屉;102:工作灯;103:操作按钮;104:启闭按钮;2:打磨部;201:打磨机器人;202:打磨头;3:旋转部;301:驱动件;302:转台;3021:支撑座;3022:台面;30221:齿圈;3023:轴承;3024:小齿轮;303:夹具支架;304:铸件;305:阀岛;306:夹具;307:减速机;4:集屑车;5:吸尘口;6:集屑漏斗;7:控制电柜;8:气源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铸件清理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铸件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正面加工模块和反面加工模块,所述正面加工模块和所述反面加工模块均包括打磨部和旋转部;/n所述箱体的侧面分别开设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容置所述正面加工模块的所述旋转部,所述第二通孔用于容置所述反面加工模块的所述旋转部;/n所述打磨部设于所述箱体内,用于打磨铸件;/n所述旋转部具有旋转轴线,所述旋转部上设有两个关于所述旋转轴线对称分布的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上连接有用于夹紧所述铸件的夹具;/n同一所述旋转部上的两个所述工作平台分别位于所述箱体内和所述箱体外,所述旋转部绕所述旋转轴线旋转180度后两个所述工作平台调换位置;/n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所述箱体外侧为第一工位,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所述箱体内侧为第二工位,所述第二通孔对应的所述箱体外侧为第三工位,所述第二通孔对应的所述箱体内侧为第四工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件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正面加工模块和反面加工模块,所述正面加工模块和所述反面加工模块均包括打磨部和旋转部;
所述箱体的侧面分别开设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容置所述正面加工模块的所述旋转部,所述第二通孔用于容置所述反面加工模块的所述旋转部;
所述打磨部设于所述箱体内,用于打磨铸件;
所述旋转部具有旋转轴线,所述旋转部上设有两个关于所述旋转轴线对称分布的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上连接有用于夹紧所述铸件的夹具;
同一所述旋转部上的两个所述工作平台分别位于所述箱体内和所述箱体外,所述旋转部绕所述旋转轴线旋转180度后两个所述工作平台调换位置;
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所述箱体外侧为第一工位,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所述箱体内侧为第二工位,所述第二通孔对应的所述箱体外侧为第三工位,所述第二通孔对应的所述箱体内侧为第四工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件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旋转部上的两个所述工作平台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线朝外设置,所述工作平台所在的平面和所述旋转轴线相交成锐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件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包括驱动件、转台和夹具支架;
所述转台具有所述旋转轴线;
所述夹具支架包括连接板、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念皓易昌何珂钟波朱亚军王索元朱宇航
申请(专利权)人:德屹智能科技扬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