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控自动窗帘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228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光控自动窗帘盒是利用闪光电筒发射低频光脉冲信号,在一定距离内照射安装在窗帘盒一端的光接收电路,经光电转换控制电路对光脉冲信号进行转换放大,检波后去驱动微电机运转,经机械传动装置拖动窗帘沿导轨启闭。具有自动记忆功能的换向电路确定窗帘的启、闭位置,并对应窗帘限位提供换向信号。(*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电自动控制
,具体地说是采用脉冲光源控制电路动作,从而实现窗帘的自动开启或关闭。随着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提高,饭店、宾馆、影剧院乃至家庭对窗帘的美观及操作方式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过去那种手拉式的,不仅费力,而且容易损坏,已不适应当代要求。现有的电动窗帘机如北京地毯六厂生产的封闭式电动窗帘盒,由于其(1)操作开关直接切换220V交流电源,因而潜在着不安全因素,(2)正反程开关电路接线复杂,开关成本高,(3)窗帘运动速度过快(约0.5米/秒),起动突然,噪声大。因而影响了它的推广使用。本技术的目的除克服上述缺陷外,同时提供光电控制和自动换向装置,使操作者在距窗帘10米或更远距离内实现窗帘的自动开启或关闭。本技术的目的这样实现的通常220V电源总是接通的,控制电路工作于低功耗的微电流状态,此时微电机不带电,当闪光电筒发射低频光脉冲,在一定距离内照射安装在窗帘盒一端的光接收器时,光电转换控制电路对光脉冲信号进行放大、检波去驱动微电机运转,经机械传动装置拖动牵引绳上的窗帘沿导轨启、闭。具有记忆功能的换向电路确定窗帘的启闭位置,并对应窗帘限位时提供自动换向信号。本技术主要由光电转换控制装置,机械传动装置及窗帘部分组成。光电转换控制装置包括闪光电筒——脉冲光源、光电转换控制电路、微电机等;机械传动装置包括三级齿轮减速器,传动轮,机架等;窗帘部分由导轨、牵引绳、行走架等组成。附图说明图1为光控自动窗帘盒安装结构图。图2为光控自动窗帘盒电原理框图。图3为闪光电筒结构示意图。图4为脉冲光源电原理图。图5为光电转换控制电路图。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光控自动窗帘盒实施安装结构如图1所示1.尾罩,2.微电机,3.三级齿轮减速器,4.机架,5.变压器,6.电路板,7.光接收管,8.开启指示灯,9.关闭指示灯,10.导轨,11.传动轮,12.行走架,13.牵引绳,14.主梁。本实施例是采用型材组装形成。光接收管(7)接收的光脉冲信号经电路板(6)上的电路控制机架(4)上的微电机(2)运转,输出轴带动机架(4)上的三级齿轮减速器,本实施例中设计减速比为301固定在减速器最后齿轮轴上的传动轮(11)上绕有牵引绳(13),绳上固定着窗帘行走架(12),行走架(12)在牵引绳(13)的拖动下沿导轨(10)运动。启、闭指示灯(8、9)颜色不同,以示区别。牵引绳的中部设有弹簧,以保持绳的松紧性。光控自动窗帘盒电原理方框图如图2所示闪光电筒发射的低频光脉冲信号被光接收电路接收,转换,放大经检波,控制、驱动电路去驱动微电机运转,通过取样电阻及确定窗帘的启闭位置,经换向电路自动控制电机旋转方向,整流稳压电源向整个电路供电。为适应不同情况下使用,本电路设有手动开关K,无需输入光脉冲信号,按动开关K,电机即能正常工作。闪光电筒安装结构实施例如图3所示在现有手电筒结构基础上加装一块脉冲光源电路板即可;壳体(15)内,电池(16)通过开关(17)与脉冲光源电路(18)及灯泡(19)相连。脉冲光源电路可采用典型低频张驰振荡电路,也可采用如图4所示电路BG1、BG2组成等效可控硅电路,电源E经电阻R2向电容C1充电,使A点电位上升,当达到可控硅触发电平时(约0.6V),BG1、BG2导通,BG3亦导通,使灯炮Y发光,同时BG3的导通电流经电阻R3向电容C2充电,使B点电位上升,当达到BG4导通电平时,BG4导通又使电容C1放电,从而使A点电位归零,则BG1、BG2截止,则C2经BG4的B、E结及R4放电,BG3、BG4截止,灯灭。然后又重复上述过程,这样形成光脉冲信号。本电路的特征是灯泡的间歇和发光时间由时间带数R2、C1及R3、R4、C2分别确定,并可单独进行调整。图5所示为光电转换控制电路图。由变压器、二极管D1~D4、C1、C2、C3、C5、BG4、BG5、BG11等组成整流滤波及稳压电源电路,其中BG11,提供恒定电流使BG5两端的稳压值更趋稳定。BG6、BG7接成弱电流工作状态的低频交流放大器电路,将来自光接收管BG12的光脉冲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放大并经由跟随器BG8输出至二极管D7、D8倍压检波后去驱动BG9、BG10导通,使继电器J1吸合,启动微电机M运转,带动窗帘动作。当无光脉冲信号输入时J1释放。由晶体管BG1、BG2、BG3、D5、D6等组成具有记忆功能的自动换向电路。如设初始状态为窗帘开启准备状态,即J2的常闭点接通正电源E,同时指示开启的指示灯D6亮(红色),此时BG1的基极电位低于BG2的基极由R7、R24、W1分压所得的电位,电路处于自锁状态,窗帘不动作。当接收到光脉冲信号时,J1吸合使微电机M运转,窗帘缓缓开启,此刻电机工作电流在R6上的正向压降经R4、C4积分后,使BG1基极电位仍低于BG2基极电位,电极运转方向不变。只有当窗帘开启到限位位置时,电机工作电流增大,R6上压降亦增大,经R4、C4积分后,BG1基极电位高于BG2基极电位,比较器BG1、BG2翻转,使BG3导通,继电器J2吸合,切换成负电源供电,同时开启指示灯D6灭,而关闭指示灯D5亮(绿色),电路亦处于自锁状态,即关闭窗帘的准备状态。此刻开启窗帘动作即完成,光脉冲不再输入,电机停转,电路处于记忆状态。当需要关闭窗帘时,输入光脉冲信号,电路动作,电机运转,此时,电阻R6上的负向压降不足以使比较器BG1、BG2翻转,窗帘继续关闭运动。只有当窗帘关闭到限位位置时,电机M工作电流增大,使BG1基极负电位低于BG2基极电位,则比较器再次翻转,即处于开启窗帘的准备状态,红灯D6亮,绿灯D5灭。由上述分析可知,只有输入光脉冲信号,窗帘才能根据记忆电路所记忆状态完成开启或关闭窗帘的动作。如果连续输入光脉冲,则窗帘即能周而复始地完成开启和关闭运动。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将窗帘启闭到某一位置时,只要在此瞬间停止输入光脉冲即可。电阻R8和C4所组成的充放电时间常数应大于窗帘关闭或开放全程的动作时间,用以确保记忆电路能自动翻转,从而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图5中所示的手动开关K的作用如前所述。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采用低频脉冲光源,并对应于低频放大电路,对电路源50HZ干拢具有较强的抑制能力,防止误动作,提高可靠性。2、采用可见光较无线电、红外、超声波等控制方式成本低,与常规电动窗帘盒相比,具有较高性能价格比。同时,由于齿轮传动比加大而具有较大旋转力距,可带动较重帘幕。3、具有遥控功能,操作简便可靠,同时兼有低压(24V直流)手动控制开关,适应于各种情况下使用。4、一个脉冲光源(闪光电筒)可对多个窗帘分别控制,与其它遥控方式相比,具有成本低,可靠性高的优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光控自动窗帘盒由主梁(14)、微电机(2)、导轨(10)、牵引绳(13)、尾罩(1)、行走架(12)组成,其特征在于闪光电筒发射的光脉冲信号被光接收管(7)接收,经光电转换控制电路(6)驱动微电机(2)运转,与之相接的机械传动装置(3、4、11)拖动行走架(12)上的窗帘沿导轨(10)开启或关闭,指示灯(8、9)显示工作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光控自动窗帘盒由主梁(14)、微电机(2)、导轨(10)、牵引绳(13)、尾罩(1)、行走架(12)组成,其特征在于闪光电筒发射的光脉冲信号被光接收管(7)接收,经光电转换控制电路(6)驱动微电机(2)运转,与之相接的机械传动装置(3、4、11)拖动行走架(12)上的窗帘沿导轨(10)开启或关闭,指示灯(8、9)显示工作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光控自动窗帘盒,其机械传动装置由机架(4)、减速器(3)、传动轮(11)等组成,机架(4)上微电机(2)输出轴固定减速器(3)第一级小齿轮,传动轮(11)和减速器未级齿轮同轴,其上绕有牵引绳(13),其特征在于减速器(3)为三级齿轮减速器,减速比为301。3.如权利要求1所述光控自动窗帘盒,其特征在于闪光电筒由通用手电筒加装脉冲光源电路板而成,即壳体(15)内,电池(16)通过开关(17)与脉冲光源电路板(18)及灯炮(19)相连。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控自动窗帘盒,其特征在于上述的脉冲光源电路板(18)采用典型低频张驰振荡器电路或采用如下电路(BG1、BG2)组成等效可控硅电路,电源(E)经电阻(R2)向(C1)充电,使(BG1、BG2)导通,灯炮(Y)发光;(BG3)导通电流经(R2)向(C2)充电,使(BG4)导通,使(C1)放电,则(BG1、BG2)截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洪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测量与仪器咨询开发中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