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腿部结构及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器人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腿部结构及机器人。
技术介绍
人形机器人的腿部结构一般包括髋部自由度、膝部自由度和踝部自由度。现有的机器人,其腿部结构大都使用旋转舵机来控制关节自由度。采用旋转舵机会造成机器人腿部结构尺寸较大,堆叠困难,整体惯量大,对旋转舵机的力矩需求也比较大,因此造成现有人形机器人运动能力有限,运动能力的提升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腿部结构及机器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采用旋转舵机控制关节自由度的腿部结构整体惯量大,机器人的运动能力提升较为困难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腿部结构,包括:大腿部;小腿部和第一直线驱动机构,所述小腿部摆动安装于所述大腿部,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大腿部铰接,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小腿部铰接;脚部和并联设置的两个第二直线驱动机构,所述脚部活动连接于所述小腿部,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的一端通过第一旋转关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腿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大腿部;/n小腿部和第一直线驱动机构,所述小腿部摆动安装于所述大腿部,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大腿部铰接,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小腿部铰接;/n脚部和并联设置的两个第二直线驱动机构,所述脚部活动连接于所述小腿部,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的一端通过第一旋转关节与所述小腿部铰接,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旋转关节与所述脚部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腿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大腿部;
小腿部和第一直线驱动机构,所述小腿部摆动安装于所述大腿部,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大腿部铰接,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小腿部铰接;
脚部和并联设置的两个第二直线驱动机构,所述脚部活动连接于所述小腿部,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的一端通过第一旋转关节与所述小腿部铰接,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旋转关节与所述脚部铰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腿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均包括电机、减速器、丝杆、丝杆螺母和套筒,所述电机通过所述减速器与所述丝杆驱动连接,所述丝杆螺母螺合于所述丝杆,所述套筒套于所述丝杆外周,所述套筒的一端与所述丝杆螺母固定,所述套筒能沿所述丝杆的轴向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腿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设于外壳中,所述第一旋转关节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外壳的上表面,所述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外壳的下表面,所述丝杆螺母和所述套筒位于所述外壳的下方,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外壳并与所述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丝杆的一端伸入所述外壳并与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腿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中设有套于所述丝杆的支撑轴承,所述支撑轴承的外圈与所述外壳固定,所述支撑轴承的内圈与所述丝杆固定。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腿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远离所述外壳的一端套装有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与所述丝杆滑动配合,所述直线轴承的外圈固定于所述套筒的内壁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腿部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和所述小腿部三者与所述脚部的连接处呈三角形状分布。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腿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位于所述大腿部的前侧,两个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位于所述小腿部的前侧。
技术研发人员:汪文广,杨雄威,柴延辉,丁宏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