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S形切线流道的压铸模具
本技术涉及压铸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S形切线流道的压铸模具。
技术介绍
压铸模具是铸造金属零部件的一种工具,其工作原理是先将合金金属液(锌合金、铝合金、镁合金)通过流道注入到模具型腔成型出压铸件产品,然后压铸件产品再脱模去掉水口废料得到成品,现有压铸模具的主流道是直接与型腔相通的,缺少一定的缓冲,金属液到达主流道和型腔连接处容易发生湍流,导致成型出的压铸件产品与流道水口废料的连接处形状复杂、较厚,在后续工序中难以快速去水口,如果操作人员力太大的话,还容易使产品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如何从模具结构上进行改进从而保证压铸件产品脱模后容易去水口,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S形切线流道的压铸模具,包括上模板、上模仁、下模板、下模仁、支撑板、顶针板和底板,上模板内安装上模仁,下模板内安装下模仁,上模仁、下模仁分别设有与压铸产品相配合的轮廓,上模仁、下模仁合模形成生产压铸产品的型腔,下模板底部安装支撑板,两块支撑板之间安装顶针板,支撑板下方安装底板,上模仁中心处设有主流道,下模仁设有S形分流道,S形分流道由第一弯曲弧形流道、第二弯曲弧形流道、第一直边流道、第二直边流道、第一过渡流道、第二过渡流道组成,第一直边流道、第一弯曲弧形流道、第二弯曲弧形流道、第二直边流道依次连通成S形,主流道出口位于第一弯曲弧形流道、第二弯曲弧形流道相交处,经主流道输入的压铸溶液一分为二进入第一弯曲弧形流道、第二弯曲弧形流道,第一弯曲弧形流道、第二弯曲弧形流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S形切线流道的压铸模具,包括上模板、上模仁、下模板、下模仁、支撑板、顶针板和底板,上模板内安装上模仁,下模板内安装下模仁,上模仁、下模仁分别设有与压铸产品相配合的轮廓,上模仁、下模仁合模形成生产压铸产品的型腔,下模板底部安装支撑板,两块支撑板之间安装顶针板,支撑板下方安装底板,其特征在于:上模仁中心处设有主流道,下模仁设有S形分流道,S形分流道由第一弯曲弧形流道、第二弯曲弧形流道、第一直边流道、第二直边流道、第一过渡流道、第二过渡流道组成,第一直边流道、第一弯曲弧形流道、第二弯曲弧形流道、第二直边流道依次连通成S形,主流道出口位于第一弯曲弧形流道、第二弯曲弧形流道相交处,经主流道输入的压铸溶液一分为二进入第一弯曲弧形流道、第二弯曲弧形流道,第一弯曲弧形流道、第二弯曲弧形流道的延伸方向相反,第一直边流道连通第一过渡流道,第一过渡流道与左型腔连接处为切线,第二直边流道连通第二过渡流道,第二过渡流道与右型腔连接处为切线,第一直边流道、第一过渡流道分别与第二直边流道、第二过渡流道镜像对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S形切线流道的压铸模具,包括上模板、上模仁、下模板、下模仁、支撑板、顶针板和底板,上模板内安装上模仁,下模板内安装下模仁,上模仁、下模仁分别设有与压铸产品相配合的轮廓,上模仁、下模仁合模形成生产压铸产品的型腔,下模板底部安装支撑板,两块支撑板之间安装顶针板,支撑板下方安装底板,其特征在于:上模仁中心处设有主流道,下模仁设有S形分流道,S形分流道由第一弯曲弧形流道、第二弯曲弧形流道、第一直边流道、第二直边流道、第一过渡流道、第二过渡流道组成,第一直边流道、第一弯曲弧形流道、第二弯曲弧形流道、第二直边流道依次连通成S形,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征平,徐敏,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星河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