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流直弧形铸坯连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2071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流直弧形铸坯连铸机,包括钢包、运载和承托钢包的钢包回转台、位于所述钢包下方的中间罐、铸坯连铸机生产线;铸坯连铸机生产线包括依次设置的结晶器组件、密排夹持段、拉矫机组和火切机;结晶器组件设置于中间罐下方;密排夹持段包括设置在结晶器组件下端的弯曲段以及设置在弯曲段下方的扇形段;弯曲段上端与结晶器组的下端出口相连;扇形段上方设有扇形段更换装置;密排夹持段末端与拉矫机组接合处装有冷却装置;拉矫机组末端通过中间辊道与火切机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冷却装置以及拉矫机组解决铸坯过程中容易出现鼓肚的问题,同时设置有多流道生产线用以解决传统铸坯产量小拉速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流直弧形铸坯连铸机
本技术涉及冶金机械连铸
,具体涉及一种多流直弧形铸坯连铸机。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石油输送管线、核电锅炉等高端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大型化,同时为了降低制造成本,成品加工制造企业对其所用原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突出表现在:尺寸更大、质量更高、产品性能更加稳定,因此也就要求轧制其所需的铸坯必须具有良好的质量。目前,生产铸坯料还是采用模铸或立式连铸方法,存在生产效率低、能耗低、生产成本高等问题。而连铸方法具有生产流程短、生产效率高、节能降耗等特点,更适合于铸坯的制造,但由于铸坯尺寸规格大,制造过程中铸坯容易产生鼓肚及矫直裂纹,表面质量难以保证。同时为与大型转炉的生产节奏相匹配,铸坯连铸机所配制的流数也越来越多,现有8流铸坯生产拉速较低,铸机产量小,不能满足现代化工艺生产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流直弧形铸坯连铸机,用于解决铸坯过程中容易出现鼓肚的问题,同时设置有多流道生产线用以解决传统铸坯产量小拉速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流直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流直弧形板坯连铸机,包括钢包(1)、运载和承托所述钢包(1)的钢包回转台(2)、位于所述钢包下方的中间罐(3)和板坯连铸机生产线;所述板坯连铸机生产线包括依次设置的结晶器组件(4)、密排夹持段(5)、拉矫机组(6)和火切机(7);/n所述结晶器组件(4)设置于中间罐(3)下方;所述结晶器组件(4)上端入口与所述中间罐(3)下端出水口相连;所述密排夹持段(5)包括设置在结晶器组件(4)下端的弯曲段(51)以及设置在所述弯曲段下方的扇形段(52);所述弯曲段(51)上端与结晶器组件(4)的下端出口相连;所述扇形段(52)上方设有扇形段更换装置(8);所述密排夹持段(5)末端与拉矫机组(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流直弧形板坯连铸机,包括钢包(1)、运载和承托所述钢包(1)的钢包回转台(2)、位于所述钢包下方的中间罐(3)和板坯连铸机生产线;所述板坯连铸机生产线包括依次设置的结晶器组件(4)、密排夹持段(5)、拉矫机组(6)和火切机(7);
所述结晶器组件(4)设置于中间罐(3)下方;所述结晶器组件(4)上端入口与所述中间罐(3)下端出水口相连;所述密排夹持段(5)包括设置在结晶器组件(4)下端的弯曲段(51)以及设置在所述弯曲段下方的扇形段(52);所述弯曲段(51)上端与结晶器组件(4)的下端出口相连;所述扇形段(52)上方设有扇形段更换装置(8);所述密排夹持段(5)末端与拉矫机组(6)接合处装有冷却装置(9);所述拉矫机组(6)由多个沿横向方向交替设置的直压拉矫机(61)和侧压拉矫机(62)组成;所述拉矫机组(6)末端通过中间辊道(10)与所述火切机(7)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流直弧形板坯连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罐(3)下方设置有4~8个水口,每个所述水口与一条所述板坯连铸机生产线连接,每组生产线之间的流间距为1200~1800m;所述水口设置为箱式浸入式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流直弧形板坯连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器组件(4)包括结晶器和结晶器振动机构,所述结晶器与所述中间罐(3)下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锋卞大鹏张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