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型铜带上引连铸结晶器及异型铜带生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7812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异型铜带上引连铸结晶器及异型铜带生产设备,通过在结晶器的外壳内设置内胆和外胆,并配合形成相连通的冷却液腔和出液腔,并设置进液口和出液口使得冷却液从冷却液腔进入并从出液腔流出冷却后进行循环,在两个腔体内的流动过程中对内胆内的异型铜带进行冷却,冷却液与内胆接触面积大,保证异型铜带冷却速度,以确保铜带生产质量,提高异型铜带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异型铜带上引连铸结晶器及异型铜带生产设备
本技术属于铜带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异型铜带上引连铸结晶器及异型铜带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高精度异型铜带是制造三极管的重要原材料,其需要具备一定的抗压力、不易折弯、可电镀,点焊与高温封装的高精度异型铜带。目前的异型铜带生产方法有锻锤法、上引法等方法。锻锤法通过快速锻打的方法使异型铜带逐步成型,此方法生产的异型铜带密度精密,但无法有效控制材料尺寸,且成本高昂。上引法有多种工艺:上引出型材,多次轧机塑形;上引出平带材,多次锻打成形;上引出铜杆,通过水平连铸机塑形成异型材,再做挤压变形等。作为生产高精度异型铜带的初始工序,上引出型材后经多次轧机塑形的工艺较为简单可靠,成本相较于其他方法较为经济,且有利于控制材料尺寸。但目前异型铜带生产中存在成本高,工艺复杂,上引冷却不可靠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异型铜带上引连铸结晶器及异型铜带生产设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的一种异型铜带上引连铸结晶器,包括石墨模具、冷却器、密封件;所述冷却器包括外壳、中胆、内胆、进水单元、出水单元;所述内胆穿设于所述外壳,且所述内胆的首端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槽口与所述外壳相连;所述内胆的尾端与所述外壳的尾端相连,用于连接外部装置;所述中胆设于所述内胆和所述外壳之间,所述中胆与所述内胆配合形成冷却液腔,所述中胆与所述外壳配合形成出液腔,所述冷却液腔与所述出液腔连通;所述进水单元穿设于所述外壳和所述中胆并与所述冷却液腔连通;所述出水单元穿设于所述外壳并与所述出液腔连通;所述石墨模具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连接槽;所述密封件设于所述石墨模具与所述连接槽的连接位置,用于密封所述石墨模具与所述连接槽之间的缝隙。本技术的异型铜带上引连铸结晶器,还包括第一端块;所述石墨模具用于连接所述连接槽的连接端设有楔形凸起,且所述楔形凸起与所述石墨模具配合形成一固定端面;所述连接槽为与所述楔形凸起相对应的楔形槽;所述石墨模具通过所述楔形凸起嵌合于所述楔形槽内;所述第一端块设于所述外壳的首端并与所述固定端面相接,用于限位所述石墨模具与所述外壳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本技术的异型铜带上引连铸结晶器,所述冷却液腔的尾端与所述出液腔的首端连通,且所述进水单元与所述冷却液枪的首端连通,所述出水单元与所述出液腔的尾端连通。本技术的异型铜带上引连铸结晶器,所述进水单元为进水法兰,所述出水单元为出水法兰。本技术的异型铜带上引连铸结晶器,所述密封件为石棉线。本技术的异型铜带上引连铸结晶器,所述外壳、所述中胆和所述内胆的材料为45号钢。本技术的异型铜带上引连铸结晶器,所述石墨模具为单T字通孔模具或双T字通孔模具。本技术的一种异型铜带生产设备,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异型铜带上引连铸结晶器。本技术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1、本技术一实施例通过在外壳内设置内胆和外胆,并配合形成相连通的冷却液腔和出液腔,并设置进液口和出液口使得冷却液从冷却液腔进入并从出液腔流出冷却后进行循环,在两个腔体内的流动过程中对内胆内的异型铜带进行冷却,加大冷却过程中液体与壳体接触的面积与时间,增加单位体积液体吸收的热量,加快冷却的速度;同时冷却液与内胆接触面积大,保证异型铜带冷却速度,以确保铜带生产质量,提高异型铜带合格率。2、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结晶器整体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可以根据不同厚度铜带增减腔体长度,调整冷却效率,避免冷却过快或过慢影响铜带生产质量,易于控制铜带尺寸,成本较低。3、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石墨模具与连接槽配合处为楔形,易于契合装配,并使用石棉线填充空隙保证无氧无水进入内胆。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异型铜带上引连铸结晶器的爆炸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异型铜带上引连铸结晶器的石墨模具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的异型铜带上引连铸结晶器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石墨模具;2:第一端块;3:内胆;4:中胆;5:第二端块;6:外壳;7:出水单元;8:进水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异型铜带上引连铸结晶器及异型铜带生产设备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实施例一参看图1至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异型铜带上引连铸结晶器,包括石墨模具1、冷却器、密封件。其中,冷却器包括外壳6、中胆4、内胆3、进水单元8、出水单元7。内胆3穿设于外壳6,且内胆3的首端设有连接槽,连接槽的槽口与外壳6相连。内胆3的尾端与外壳6的尾端相连,用于连接外部装置。中胆4设于内胆3和外壳6之间,中胆4与内胆3配合形成冷却液腔,中胆4与外壳6配合形成出液腔,冷却液腔与出液腔连通。进水单元8穿设于外壳6和中胆4并与冷却液腔连通。出水单元7穿设于外壳6并与出液腔连通。石墨模具1可拆卸连接于连接槽。密封件则设于石墨模具1与连接槽的连接位置,用于密封石墨模具1与连接槽之间的缝隙。其中,外壳6、中胆4、内胆3、进水单元8、出水单元7均可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易于生产,并可保证内部无氧无水。在使用时,石墨模具1作为上引结晶模具,置于上引池铜水中,在压差作用下铜水被吸入石墨模具1中进行上引结晶,在经过冷却器后从尾端处由PLC驱动伺服电机向上引出。冷却液由进水单元8进入内胆3与中胆4之间的冷却液腔,与内胆3进行热交换,对内胆3中的异型铜带进行冷却;中胆4的首端与外壳6之间留有空隙,使冷却液在此处回流至中胆4与外壳6之间的出液腔,再由出水单元7流出冷却器,冷却液经冷却后进行循环,对异型铜带进行持续冷却。本实施例通过在外壳6内设置内胆3和外胆,并配合形成相连通的冷却液腔和出液腔,并设置进液口和出液口使得冷却液从冷却液腔进入并从出液腔流出冷却后进行循环,在两个腔体内的流动过程中对内胆3内的异型铜带进行冷却,冷却液与内胆3接触面积大,保证异型铜带冷却速度,以确保铜带生产质量,提高异型铜带合格率。下面对本实施例的异型铜带上引连铸结晶器的具体结构进行进一步说明:在本实施例中,异型铜带上引连铸结晶器还包括有第一端块2和第二端块5。其中,石墨模具1用于连接连接槽的连接端设有楔形凸起,且楔形凸起与石墨模具1配合形成一固定端面。内胆3首端的连接槽则为与楔形凸起相对应的楔形槽,石墨模具1通过楔形凸起嵌合于该楔形槽内。第一端块2设于外壳6的首端并与固定端面相接,对楔形槽进行覆盖,用于限位石墨模具1与外壳6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第二端盖则设于外壳6的第二端,分别与外壳6和中胆4相连接,同时内胆3的尾端穿设出第二端盖。在本实施例中,冷却液腔的尾端与出液腔的首端连通,且进水单元8与冷却液枪的首端连通,出水单元7与出液腔的尾端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异型铜带上引连铸结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石墨模具、冷却器、密封件;/n所述冷却器包括外壳、中胆、内胆、进水单元、出水单元;所述内胆穿设于所述外壳,且所述内胆的首端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槽口与所述外壳相连;所述内胆的尾端与所述外壳的尾端相连,用于连接外部装置;所述中胆设于所述内胆和所述外壳之间,所述中胆与所述内胆配合形成冷却液腔,所述中胆与所述外壳配合形成出液腔,所述冷却液腔与所述出液腔连通;所述进水单元穿设于所述外壳和所述中胆并与所述冷却液腔连通;所述出水单元穿设于所述外壳并与所述出液腔连通;/n所述石墨模具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连接槽;/n所述密封件设于所述石墨模具与所述连接槽的连接位置,用于密封所述石墨模具与所述连接槽之间的缝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型铜带上引连铸结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石墨模具、冷却器、密封件;
所述冷却器包括外壳、中胆、内胆、进水单元、出水单元;所述内胆穿设于所述外壳,且所述内胆的首端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槽口与所述外壳相连;所述内胆的尾端与所述外壳的尾端相连,用于连接外部装置;所述中胆设于所述内胆和所述外壳之间,所述中胆与所述内胆配合形成冷却液腔,所述中胆与所述外壳配合形成出液腔,所述冷却液腔与所述出液腔连通;所述进水单元穿设于所述外壳和所述中胆并与所述冷却液腔连通;所述出水单元穿设于所述外壳并与所述出液腔连通;
所述石墨模具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连接槽;
所述密封件设于所述石墨模具与所述连接槽的连接位置,用于密封所述石墨模具与所述连接槽之间的缝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型铜带上引连铸结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端块;
所述石墨模具用于连接所述连接槽的连接端设有楔形凸起,且所述楔形凸起与所述石墨模具配合形成一固定端面;
所述连接槽为与所述楔形凸起相对应的楔形槽;
所述石墨模具通过所述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苗程道来蔡震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双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