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合动力系统运行状态控制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合动力车辆
,更具体地说,涉及混合动力系统运行状态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后处理系统,是利用还原剂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在富氧的环境内将氮氧化物选择性还原生成氮气和水。在后处理过程中,定量给料单元会根据发动机电控单元给出的指令,精确地将与发动机运行工况相匹配的尿素量喷入排气管,尿素分解出的氨与氮氧化物在催化器中经过催化还原反应最后生成无害的氮气和水。混合动力系统是将内燃机、电机和电池进行系统集成使用,以降低燃料消耗,同时降低排放的系统。混合动力系统中的内燃机还需要使用后处理系统进行废气优化;但是,内燃机的废气会对后处理系统产生影响,现在亟需一种对内燃机运行状态进行调整,以提高后处理系统的排放控制效果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混合动力系统运行状态控制方法及装置,欲提高混合动力车辆中后处理系统的排放控制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现提出的方案如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混合动力系统运行状态控制方法,包括: >根据后处理系统的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合动力系统运行状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根据后处理系统的状态,确定后处理系统的温度需求;/n当所述温度需求为高温请求时,控制所述混合动力系统中的内燃机给电池充电,以使所述内燃机的负荷大于预设的第一负荷阈值;/n当所述温度需求为保温请求时,控制所述混合动力系统中的内燃机给电池充电,以使所述内燃机的负荷不低于预设的第二负荷阈值,所述第二负荷阈值不大于所述第一负荷阈值;/n当所述温度需求为降温请求时,控制所述混合动力系统中的电机输出动力,以使内燃机的负荷低于预设的第三负荷阈值,所述第三负荷阈值小于所述第二负荷阈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动力系统运行状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后处理系统的状态,确定后处理系统的温度需求;
当所述温度需求为高温请求时,控制所述混合动力系统中的内燃机给电池充电,以使所述内燃机的负荷大于预设的第一负荷阈值;
当所述温度需求为保温请求时,控制所述混合动力系统中的内燃机给电池充电,以使所述内燃机的负荷不低于预设的第二负荷阈值,所述第二负荷阈值不大于所述第一负荷阈值;
当所述温度需求为降温请求时,控制所述混合动力系统中的电机输出动力,以使内燃机的负荷低于预设的第三负荷阈值,所述第三负荷阈值小于所述第二负荷阈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运行状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控制所述混合动力系统中的内燃机给电池充电,以使所述内燃机的负荷大于预设的第一负荷阈值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内燃机的排气流量是否在预设的流量范围内,以及判断所述内燃机的排气温度是否在预设的温度范围内,并在所述内燃机的排气流量在预设的流量范围内且所述内燃机的排气温度在预设的温度范围内时,才执行所述控制所述混合动力系统中的内燃机给电池充电,以使所述内燃机的负荷大于预设的第一负荷阈值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运行状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所述内燃机的排气流量是否在预设的流量范围内,以及判断所述内燃机的排气温度是否在预设的温度范围内的过程中,还包括:
若有内燃机熄火请求,则执行所述内燃机熄火请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运行状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控制所述混合动力系统中的内燃机给电池充电,以使所述内燃机的负荷大于预设的第一负荷阈值的过程;在控制所述混合动力系统中的内燃机给电池充电,以使所述内燃机的负荷不低于预设的第二负荷阈值的过程;和/或,在控制所述混合动力系统中的电机输出动力,以使内燃机的负荷低于预设的第三负荷阈值的过程,还包括:
禁止内燃机熄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运行状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后处理系统的状态,确定后处理系统的温度需求,具体包括:
当颗粒物捕集器需再生、SCR因硫中毒需要脱硫或者混合器结晶严重需消除结晶时,确定后处理系统的温度需求为高温请求;
当颗粒物捕集器需要保证被动再生效率、SCR或TWC需保证转化效率、内燃机启动阶段或内燃机熄火阶段时,确定后处理系统的温度需求为保温请求;
当颗粒物捕集器主动再生、脱硫再生或消结晶再生后,SCR因高温转化效率受限,或内燃机的排气温度大于预设的温度阈值时,确定后处理系统的温度需求为降温请求。
6.一种混合动力系统运行状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华,刘近报,张萍,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