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配件的加工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冲压座,所述上模的模体上设有冲压设备连接端头、限位柱和端头固定座,所述端头固定座上设有冲压端头,所述下模上设有冲压模贯穿槽孔、限位槽和冲压槽,所述冲压座嵌合于下模的底座上,所述冲压座包括第一冲压座和第二冲压座,所述第一冲压座和第二冲压座通过连接架衔接,所述第一冲压座与液压推动器的推动柱连接,所述冲压座底部设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的两侧设有限位扣。本加工模具的下模采用冲压座嵌入式结构,通过液压推动器来实现冲压座的移动,通过此方式,可以实现连续性冲压,避免了单体冲压模出现冲压空档期的情况,有效的提高了冲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汽车配件的加工模具
本技术涉及冲压模具
,具体为一种用于汽车配件的加工模具。
技术介绍
汽车配件是构成汽车整体的各个单元及服务于汽车的一种产品。汽车配件的种类繁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消费也越来越多,汽车配件的这个市场变得也越来越大。汽车配件大多都为小型零件,在制作时一般都是通过冲压的方式来进行加工,目前的冲压模具,在冲压时,多为单体性冲压,对零件一次冲压后,需要将零件取下,在装入需要冲压的零件,过程中会出现冲压的空档期,影响了冲压效率,不能达到冲压的最佳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配件的加工模具,解决了目前的冲压模具,在冲压时,多为单体性冲压,对零件一次冲压后,需要将零件取下,在装入需要冲压的零件,过程中会出现冲压的空档期,影响了冲压效率,不能达到冲压的最佳效果。(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汽车配件的加工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冲压座,所述上模的模体上设有冲压设备连接端头、限位柱和端头固定座,所述端头固定座上设有冲压端头,所述下模上设有冲压模贯穿槽孔、限位槽和冲压槽,所述冲压座嵌合于下模的底座上,所述冲压座包括第一冲压座和第二冲压座,所述第一冲压座和第二冲压座通过连接架衔接,所述第一冲压座与液压推动器的推动柱连接,所述冲压座底部设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的两侧设有限位扣。优选的,所述下模的底座上设有滑道,所述滑道的两侧设有限位滑轨,所述滑道和限位滑轨分别与滑动座和限位扣嵌合连接。优选的,所述限位槽与限位柱嵌合连接,所述端头固定座与冲压槽的大小匹配一致。优选的,所述第一冲压座和第二冲压座的座体大小相同,所述第一冲压座和第二冲压座的座体上设有固定组件。优选的,所述冲压端头通过螺丝与端头固定座固定,所述端头固定座与上模为一体化结构。优选的,所述冲压模贯穿槽孔位于下模底座两侧的模体上,所述冲压模贯穿槽孔的大小相同且位置对应。(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配件的加工模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加工模具的下模采用冲压座嵌入式结构,通过液压推动器来实现冲压座的移动,在对第一冲压模上的零件进行冲压的同时,可对第二冲压模上安装预冲压的零件,第一冲压模冲压结束后,液压推动器带动第二冲压座进入下模内进行冲压,此时,第一冲压模会从下模内移出,将冲压完成后的零件取下并安装预冲压的零件,通过此方式,可以实现连续性冲压,避免了单体冲压模出现冲压空档期的情况,有效的提高了冲压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上模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下模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冲压座结构示意图。图中,上模-1,下模-2,冲压座-3,液压推动器-4,限位柱-5,端头固定座-6,冲压端头-7,限位槽-8,冲压槽-9,第一冲压座-10,第二冲压座-11,连接架-12,滑动座-13,限位扣-1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汽车配件的加工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2和冲压座3,所述上模1的模体上设有冲压设备连接端头、限位柱5和端头固定座6,所述端头固定座6上设有冲压端头7,所述下模2上设有冲压模贯穿槽孔、限位槽8和冲压槽9,所述冲压座3嵌合于下模2的底座上,所述冲压座3包括第一冲压座10和第二冲压座11,所述第一冲压座10和第二冲压座11通过连接架12衔接,所述第一冲压座10与液压推动器4的推动柱连接,所述冲压座3底部设有滑动座13,所述滑动座13的两侧设有限位扣14。所述下模2的底座上设有滑道,所述滑道的两侧设有限位滑轨,所述滑道和限位滑轨分别与滑动座13和限位扣14嵌合连接。滑道与滑动座嵌合,实现了冲压座的滑动,限位滑轨和限位扣嵌合,对冲压座的滑动起到限位作用。所述限位槽8与限位柱5嵌合连接,所述端头固定座6与冲压槽9的大小匹配一致。限位槽与限位柱位置对应,确保了上模与下模嵌合位置的对应性,端头固定座与冲压槽大小相同,确保了冲压端头可以对冲压座上的配件进行冲压。所述第一冲压座10和第二冲压座11的座体大小相同,所述第一冲压座10和第二冲压座11的座体上设有固定组件。相同结构的冲压座,通过液压推动器可实现连续性冲压。所述冲压端头7通过螺丝与端头固定座6固定,所述端头固定座6与上模1为一体化结构。螺丝固定结构的冲压端头,便于拆装。所述冲压模贯穿槽孔位于下模2底座两侧的模体上,所述冲压模贯穿槽孔的大小相同且位置对应。冲压模贯穿槽,实现了冲压座可以嵌入下模内部。工作原理:在对汽车零件进行冲压时,首先在上模1上安装相应的冲压端头7,再将预冲压的零件安装于第一冲压座10上,启动液压推动器4,液压推动器4带动第一冲压座10进入下模2内,并使得第一冲压座10处于冲压的位置,此时第二冲压座11将从下模2另一端移出,此时将预冲压的零件安装于第二冲压座11上,启动液压装置,液压装置带动上模1与下模2嵌合,冲压端头7会对第一冲压座10上的零件进行冲压,冲压后,液压推动器4将带动第一冲压座10由下模2内移出,此时第二冲压模11将进入下模2内并处于冲压位置,将第一冲压模10上的冲压零件取下并安装预冲压的零件,此时上模1带动冲压端头7对第二冲压模11上的零件进行冲压,依次类推,实现了连续性冲压,解决了冲压空档期的问题。本技术的上模1,下模2,冲压座3,液压推动器4,限位柱5,端头固定座6,冲压端头7,限位槽8,冲压槽9,第一冲压座10,第二冲压座11,连接架12,滑动座13,限位扣14,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目前的冲压模具,在冲压时,多为单体性冲压,对零件一次冲压后,需要将零件取下,在装入需要冲压的零件,过程中会出现冲压的空档期,影响了冲压效率,不能达到冲压的最佳效果,本技术加工模具的下模采用冲压座嵌入式结构,通过液压推动器来实现冲压座的移动,在对第一冲压模上的零件进行冲压的同时,可对第二冲压模上安装预冲压的零件,第一冲压模冲压结束后,液压推动器带动第二冲压座进入下模内进行冲压,此时,第一冲压模会从下模内移出,将冲压完成后的零件取下并安装预冲压的零件,通过此方式,可以实现连续性冲压,避免了单体冲压模出现冲压空档期的情况,有效的提高了冲压效率。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汽车配件的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下模(2)和冲压座(3),所述上模(1)的模体上设有冲压设备连接端头、限位柱(5)和端头固定座(6),所述端头固定座(6)上设有冲压端头(7),所述下模(2)上设有冲压模贯穿槽孔、限位槽(8)和冲压槽(9),所述冲压座(3)嵌合于下模(2)的底座上,所述冲压座(3)包括第一冲压座(10)和第二冲压座(11),所述第一冲压座(10)和第二冲压座(11)通过连接架(12)衔接,所述第一冲压座(10)与液压推动器(4)的推动柱连接,所述冲压座(3)底部设有滑动座(13),所述滑动座(13)的两侧设有限位扣(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配件的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下模(2)和冲压座(3),所述上模(1)的模体上设有冲压设备连接端头、限位柱(5)和端头固定座(6),所述端头固定座(6)上设有冲压端头(7),所述下模(2)上设有冲压模贯穿槽孔、限位槽(8)和冲压槽(9),所述冲压座(3)嵌合于下模(2)的底座上,所述冲压座(3)包括第一冲压座(10)和第二冲压座(11),所述第一冲压座(10)和第二冲压座(11)通过连接架(12)衔接,所述第一冲压座(10)与液压推动器(4)的推动柱连接,所述冲压座(3)底部设有滑动座(13),所述滑动座(13)的两侧设有限位扣(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配件的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的底座上设有滑道,所述滑道的两侧设有限位滑轨,所述滑道和限位滑轨分别与滑动座(13)和限位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安,楼佳俊,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