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在机快速互换镶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2016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具在机快速互换镶块结构,包括:前模板、第一拆装杆、第二拆装杆、镶块,所述前模板上嵌入设有凹腔,所述镶块活动设置在所述凹腔中,所述第一拆装杆、第二拆装杆活动设置在所述前模板中,所述第一拆装杆与所述镶块卡扣连接,所述第二拆装杆与所述镶块相抵接,所述镶块的第一表面设有第一皮纹,所述第一皮纹与所述前模板的表面设置的第二皮纹相匹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镶块结构加工简单,使用可靠,制造成本低,使前模皮纹或碰穿孔太小无法从模具分型面设计螺钉锁紧的情况下,实现在机快速互换镶块,提高换款制品快速切换响应率,无需多人同时操作,对操作者要求较低,降低人工成本,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在机快速互换镶块结构
本技术涉及模具
,特别涉及一种模具在机快速互换镶块结构。
技术介绍
为满足各类人群对同一款车型购买需求,往往一款车型分多种不同配置来满足消费者,经常出现同款车型低配无前雷达孔或无侧气囊标示等,但在高配车型中又需要体现这些配置,通常模具成型此类产品时,通过需模具在机快速互换镶块,但对于前模板皮纹或碰穿孔太小无法从模具分型面设计螺钉锁紧的情况下,无法实现模具在机快速互换镶块,导致模具必须下机更换,再次上机调试后再生产,效率低,操作繁琐,操作人员专业性高。因此,需本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制造成本低,使用可靠的模具在机快速互换镶块结构,以便在前模板上为皮纹面或碰穿孔太小分型面快速互换镶块。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模具在机快速互换镶块结构,包括:前模板、第一拆装杆、第二拆装杆、镶块,所述前模板上嵌入设有凹腔,所述镶块活动设置在所述凹腔中,所述第一拆装杆、第二拆装杆活动设置在所述前模板中,所述第一拆装杆与所述镶块卡扣连接,所述第二拆装杆与所述镶块相抵接。优选地,所述镶块包括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设有第一皮纹,所述第一皮纹与所述前模板的表面设置的第二皮纹相匹配。优选地,所述第一拆装杆水平设置,所述第一拆装杆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包括第一上表面、第一下表面,所述第一上表面水平设置,所述第一下表面为斜面,所述第一上表面与所述第一下面成锐角,所述第二端活动设有锁紧装置。优选地,所述第二拆装杆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一拆装杆的下部,所述第二拆装杆包括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为楔形,所述第三端的端部为斜面,所述斜面与所述第一下表面相对设置,所述第四端设有顶出装置。优选地,所述镶块的中部设有一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第一端相匹配,所述卡槽的下表面为斜面。优选地,所述前模板水平设有第一导向槽、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第二导向槽水平设置,所述第二导向槽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槽的下部,所述第一导向槽与所述第一拆装杆相匹配,所述第二导向槽与所述第二拆装杆相匹配,所述第二导向槽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拆装杆的长度。优选地,所述前模板、第一拆装杆、第二拆装杆均设有防呆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镶块结构加工简单,使用可靠,制造成本低,使前模皮纹或碰穿孔太小无法从模具分型面设计螺钉锁紧的情况下,实现模具在机快速互换镶块,提高换款制品快速切换响应率,无需多人同时操作,对操作者没有太高要求,降低人工成本,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模具在机快速互换镶块结构实施例的装配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模具在机快速互换镶块结构实施例中图1的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模具在机快速互换镶块结构实施例的拆出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模具在机快速互换镶块结构实施例中图3的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第一拆装杆,2-第二拆装杆,3-镶块,4-前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4所示,一种模具在机快速互换镶块结构,包括:前模板4、第一拆装杆1、第二拆装杆2、镶块3,前模板4上嵌入设有凹腔,镶块3活动设置在凹腔中,第一拆装杆1、第二拆装杆2活动设置在前模板4中,第一拆装杆1与镶块3卡扣连接,第二拆装杆2与镶块4相抵接。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镶块3包括第一表面,第一表面设有第一皮纹,第一皮纹与前模板4的表面设置的第二皮纹相匹配。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第一表面的形状与前模板4的表面的形状相匹配。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第一拆装杆2水平设置,第一拆装杆1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包括第一上表面、第一下表面,第一上表面水平设置,第一下表面为斜面,第一上表面与第一下面成锐角,第二端活动设有锁紧装置。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第二拆装杆2水平设置在第一拆装杆1的下部,第二拆装杆2包括第三端和第四端,第三端为楔形,第三端的端部为斜面,斜面与第一下表面相对设置,第四端设有顶出装置。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镶块3的中部设有一卡槽,卡槽与第一端相匹配,卡槽的下表面为斜面。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前模板4水平设有第一导向槽、第二导向槽,第一导向槽、第二导向槽水平设置,第二导向槽位于第一导向槽的下部,第一导向槽与第一拆装杆1相匹配,第二导向槽与第二拆装杆2相匹配,第二导向槽的长度大于第二拆装杆2的长度。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前模板4、第一拆装杆1、第二拆装杆2均设有防呆面。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第一拆装杆1向模具外侧先抽出后,第二拆装杆2向模具内侧敲入,利用头部楔形将互换镶块3从模具槽内部分顶出,操作人员利用顶出部分从分型面取出镶块3实现模具在机快速互换镶块。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在机快速互换镶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模板、第一拆装杆、第二拆装杆、镶块,所述前模板上嵌入设有凹腔,所述镶块活动设置在所述凹腔中,所述第一拆装杆、第二拆装杆活动设置在所述前模板中,所述第一拆装杆与所述镶块卡扣连接,所述第二拆装杆与所述镶块相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在机快速互换镶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模板、第一拆装杆、第二拆装杆、镶块,所述前模板上嵌入设有凹腔,所述镶块活动设置在所述凹腔中,所述第一拆装杆、第二拆装杆活动设置在所述前模板中,所述第一拆装杆与所述镶块卡扣连接,所述第二拆装杆与所述镶块相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在机快速互换镶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镶块包括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设有第一皮纹,所述第一皮纹与所述前模板的表面设置的第二皮纹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在机快速互换镶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拆装杆水平设置,所述第一拆装杆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包括第一上表面、第一下表面,所述第一上表面水平设置,所述第一下表面为斜面,所述第一上表面与所述第一下面成锐角,所述第二端活动设有锁紧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具在机快速互换镶块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汉翔唐洪荣刘强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瑞德模具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