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冲工件的复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2016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压冲工件的复合机,凸模固定在上台板下面,凹模固定在下台板上面,上台板设有导向孔,导向板的上部连接上油缸的活塞杆,下部可沿竖直方向运动地设置在导向孔内,凸模设有与导向孔联通的冲针通孔,冲针穿过冲针通孔设置,冲针上部设有冲针尾端,冲针尾端和冲针弹簧位于导向孔内,冲针弹簧套设在冲针上,一端顶住冲针尾端,另一端顶住凸模上表面,压工件的平台面时,凸模与凹模合模,冲压工件平台,冲工件孔时,凸模和凹模固定不动以配合压住工件平台,上油缸带动导向板将冲针和冲针弹簧下压至冲出平台上的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压冲工件的复合机能在自动化生产中减少工序,压平效果好,减少设备投资,提高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冲工件的复合机
本技术属于金属材料成型加工
,特别是一种压冲工件的复合机。
技术介绍
冲压是古老的生产技术,又是充满活力且前景广阔的生产技术。当前,飞机、汽车、船舶、大型发电设备和化工容器以及军工领域的许多大型的重要零件,以及仪器、钟表中的一些精密零件,几乎都是采用冲压的方法制造的。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客观上对冲压技术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现有技术对于在曲面上冲压平台孔,需要两个工序才能完成,即先压平台,再完成冲孔,这样的加工方式效率低,投资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压冲工件的复合机,解决冲压平台孔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本技术的一种压冲工件的复合机,包括:机架和压冲复合模具。该机架包括上油缸、小立柱、大立柱、调节螺母,上台板、下台板、导向板、曲轴机构、机座和下油缸,该机座上方自下而上地设有该下台板和该上台板,该大立柱沿竖直方向贯穿该上台板和该下台板,该大立柱的下端固定在该机座上,该大立柱的上端设置在该上台板上方,该大立柱的上端还设有两个该调节螺母,两个该调节螺母分别位于该上台板的上面和下面,该上台板包括导向孔,该导向孔设在上台板中间,该小立柱设置在该上台板上方,该小立柱的下端固定在该上台板的上表面,该小立柱的上端固定在该上油缸上,且该小立柱穿过该导向板的上部,该导向板的上部连接该上油缸的活塞杆,该导向板的下部可沿竖直方向运动地设置在该导向孔内,该曲轴机构设在该下台板和该机座之间,该曲轴机构的上端固定在该下台板的下表面,该曲轴机构的下端固定在该机座的上表面,且该曲轴机构连接在该下油缸的活塞杆上,用以驱动该下台板上下运动,该下油缸沿竖直方向贯穿地设置在该机座上。该压冲复合模具包括凸模、凹模、冲针和冲针弹簧,该压冲复合模具设置在该上台板和下台板之间,该凸模在该凹模的上方,该凸模固定在该上台板的下表面,该凹模固定在该下台板的上表面,该凸模设有冲针通孔,该冲针通孔和该导向孔联通,该冲针穿过该冲针通孔设置,该冲针上部设有冲针尾端,该冲针尾端和该冲针弹簧位于该导向孔内,该冲针弹簧套设在该冲针上,该冲针弹簧一端顶住该冲针尾端,该冲针弹簧另一端顶住该凸模上表面。其中,在该压冲复合模具压工件的平台面时,该下油缸带动该曲轴机构顶起该凸模至与该凹模合模,在该压冲复合模具冲该工件的平台孔时,该凸模和该凹模固定不动以配合压住该工件的平台面,该上油缸带动该导向板将该冲针下压至冲出该工件的平台孔。较佳的,该大立柱设有四个,在该机座上沿对角线对称分布;该小立柱设有四个,在该上台板上沿对角线对称分布,且位于四个该大立柱内侧。较佳的,在该压冲复合模具压该工件的平台面时,该冲针下端面和该凸模下端面平齐。较佳的,该压冲复合模具还包括锁模器,该锁模器设置于该凸模和该凹模之间,用以锁定该凸模和该凹模合模时的相对位置。较佳的,该曲轴机构包括长连杆、“L”型连杆和短连杆,该长连杆的一端铰接在该下台板的下表面上,该长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该”L”型连杆的拐角端,该“L”型连杆的长端铰接在该机座的上表面,该“L”型连杆的短端铰接在该短连杆的一端,该短连杆的另一端固定在该下油缸的活塞杆上。进一步的,该长连杆的两个铰接端和该“L”型连杆的长端呈一直线时为最大行程处。较佳的,可调节高度的该上台板通过该调节螺母固定。较佳的,该压冲工件的复合机还包括光电保护装置,该光电保护装置设置在该上台板和该下台板之间。较佳的,该压冲工件的复合机还包括液压系统,该液压系统设立在该机架的第一侧,该液压系统分别连接该上油缸和该下油缸。进一步的,该压冲工件的复合机还包括给该液压系统提供动力的电气系统,该电气系统设置在该机架的第二侧,该电气系统由PLC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自动化生产中减少一个工序,压平效果好,减少了设备投资,提高了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压冲工件的复合机压工件的平台面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压冲工件的复合机冲工件的平台孔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对本技术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请参照图1、图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压冲工件的复合机100,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和压冲复合模具2。机架1包括机座10、上油缸11、小立柱12、大立柱13、调节螺母14,上台板15、下台板16、导向板17、曲轴机构18和下油缸19,机座10上方自下而上地设有下台板16和上台板15,大立柱13沿竖直方向贯穿上台板15和下台板16,大立柱13的下端固定在机座10上,大立柱13的上端设置在上台板15上方,大立柱13的上端还设有两个调节螺母14,两个调节螺母14分别位于上台板15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台板15包括导向孔151,导向孔151设在上台板15中间,小立柱12设置在上台板15上方,小立柱12的下端固定在上台板15的上表面,小立柱12的上端固定在上油缸11上,且小立柱12穿过导向板17的上部,导向板17的上部连接上油缸11的活塞杆,导向板17的下部可沿竖直方向运动地设置在导向孔151内,导向板17的上部大于导向板17的下部,曲轴机构18设在下台板16和机座10之间,曲轴机构18的上端固定在下台板16的下表面,曲轴机构18的下端固定在机座10的上表面,且曲轴机构18连接在下油缸19的活塞杆上,用以驱动下台板16上下运动,下油缸19沿竖直方向贯穿地设置在机座10上。压冲复合模具2包括凸模21、凹模22、冲针23和冲针弹簧24,压冲复合模具2设置在上台板15和下台板16之间,凸模21在凹模22的上方,凸模21固定在上台板15的下面,凹模22固定在下台板16的上面,凸模21设有冲针通孔211,冲针通孔211和导向孔151联通,冲针23穿过冲针通孔211设置,冲针23上部设有冲针尾端231,冲针尾端231和冲针弹簧24位于导向孔151内,冲针弹簧24套设在冲针23上,冲针弹簧24一端顶住冲针尾端231,冲针弹簧24另一端顶住凸模21上表面。其中,在压冲复合模具2压工件的平台面时,下油缸19带动曲轴机构18顶起凸模21至与凹模22合模,在压冲复合模具2冲工件的平台孔时,凸模21和凹模22固定不动以配合压住工件的平台面,上油缸11带动导向板17将冲针23和冲针弹簧24下压至冲出工件的平台孔。优选的,大立柱13设有四个,在机座10上沿对角线对称分布;小立柱12设有四个,在上台板15上沿对角线对称分布,且位于四个大立柱13内侧。这样设置冲压时受力更加均匀,工作空间宽敞,便于四面观察和接近。优选的,压工件的平台面时,冲针23下端面和凸模21下端面平齐,降低对后续冲工件的平台孔的影响。优选的,压冲复合模具2还包括锁模器25,锁模器25设置在凸模21和凹模22之间,用以锁定凸模21和凹模22合模时的相对位置。锁模器可以为插销或卡块结构,用以将上下两个模具固定。另外,上下两个模具也可以全部采用液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冲工件的复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和压冲复合模具;/n该机架包括上油缸、小立柱、大立柱、调节螺母,上台板、下台板、导向板、曲轴机构、机座和下油缸,该机座上方自下而上地设有该下台板和该上台板,该大立柱沿竖直方向贯穿该上台板和该下台板,该大立柱的下端固定在该机座上,该大立柱的上端设置在该上台板上方,该大立柱的上端还设有两个该调节螺母,两个该调节螺母分别位于该上台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该上台板包括导向孔,该导向孔设在上台板中间,该小立柱设置在该上台板上方,该小立柱的下端固定在该上台板的上表面,该小立柱的上端固定在该上油缸上,且该小立柱穿过该导向板的上部,该导向板的上部连接该上油缸的活塞杆,该导向板的下部可沿竖直方向运动地设置在该导向孔内,该曲轴机构设在该下台板和该机座之间,该曲轴机构的上端固定在该下台板的下表面,该曲轴机构的下端固定在该机座的上表面,且该曲轴机构连接在该下油缸的活塞杆上,用以驱动该下台板上下运动,该下油缸沿竖直方向贯穿地设置在该机座上;/n该压冲复合模具包括凸模、凹模、冲针和冲针弹簧,该压冲复合模具设置在该上台板和下台板之间,该凸模在该凹模的上方,该凸模固定在该上台板的下面,该凹模固定在该下台板的上面,该凸模设有冲针通孔,该冲针通孔和该导向孔联通,该冲针穿过该冲针通孔设置,该冲针上部设有冲针尾端,该冲针尾端和该冲针弹簧位于该导向孔内,该冲针弹簧套设在该冲针上,该冲针弹簧一端顶住该冲针尾端,该冲针弹簧另一端顶住该凸模上表面;/n其中,在该压冲复合模具压工件的平台面时,该下油缸带动该曲轴机构顶起该凸模至与该凹模合模,在该压冲复合模具冲该工件的平台孔时,该凸模和该凹模固定不动以配合压住该工件的平台面,该上油缸带动该导向板将该冲针下压至冲出该工件的平台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冲工件的复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和压冲复合模具;
该机架包括上油缸、小立柱、大立柱、调节螺母,上台板、下台板、导向板、曲轴机构、机座和下油缸,该机座上方自下而上地设有该下台板和该上台板,该大立柱沿竖直方向贯穿该上台板和该下台板,该大立柱的下端固定在该机座上,该大立柱的上端设置在该上台板上方,该大立柱的上端还设有两个该调节螺母,两个该调节螺母分别位于该上台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该上台板包括导向孔,该导向孔设在上台板中间,该小立柱设置在该上台板上方,该小立柱的下端固定在该上台板的上表面,该小立柱的上端固定在该上油缸上,且该小立柱穿过该导向板的上部,该导向板的上部连接该上油缸的活塞杆,该导向板的下部可沿竖直方向运动地设置在该导向孔内,该曲轴机构设在该下台板和该机座之间,该曲轴机构的上端固定在该下台板的下表面,该曲轴机构的下端固定在该机座的上表面,且该曲轴机构连接在该下油缸的活塞杆上,用以驱动该下台板上下运动,该下油缸沿竖直方向贯穿地设置在该机座上;
该压冲复合模具包括凸模、凹模、冲针和冲针弹簧,该压冲复合模具设置在该上台板和下台板之间,该凸模在该凹模的上方,该凸模固定在该上台板的下面,该凹模固定在该下台板的上面,该凸模设有冲针通孔,该冲针通孔和该导向孔联通,该冲针穿过该冲针通孔设置,该冲针上部设有冲针尾端,该冲针尾端和该冲针弹簧位于该导向孔内,该冲针弹簧套设在该冲针上,该冲针弹簧一端顶住该冲针尾端,该冲针弹簧另一端顶住该凸模上表面;
其中,在该压冲复合模具压工件的平台面时,该下油缸带动该曲轴机构顶起该凸模至与该凹模合模,在该压冲复合模具冲该工件的平台孔时,该凸模和该凹模固定不动以配合压住该工件的平台面,该上油缸带动该导向板将该冲针下压至冲出该工件的平台孔。


2.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国林马英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越海拉伸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