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卧式折弯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1991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钢结构卧式折弯机,包括底座、下模机构以及上模机构,其中底座上设有折弯工位,下模机构安装于底座,且设于折弯工位的一侧,下模机构具有开槽,开槽沿底座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开槽的槽口用以朝向折弯工位,上模机构安装于底座,且设于折弯工位的另一侧,上模机构包括顶块以及驱动装置,顶块在靠近或远离开槽的方向上呈可活动设置,驱动装置与顶块连接,用以驱动顶块靠近或远离开槽,以使得顶块在靠近开槽时,与开槽相配合。在开槽和顶块之间,设置有较大的空间,便于加工人员放入大尺寸的钢板件,以及对钢板件进行翻转、移动等操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大大改善了厚钢板的产品加工性能及精度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卧式折弯机
本技术涉及钢结构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钢结构卧式折弯机。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工业制造的稳健发展,装配式钢结构桥梁的兴起,随之相关钢板结构件的加工方法也不断增加,其中板料折弯加工方法是一种使用最为广泛的技术,相应产生的折弯机设备层出不穷,国内常规板厚尺寸的折弯机早在80年代已实现了彻底数控液压化,但在钢结构桥梁加工行业内能加工折制中厚板的折弯机却不多,且相关实例数据较少。在大跨度钢混组合梁钢结构加工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30mm到50mm中厚钢板件的折弯加工,且板件外形尺寸偏大,对加工设备投入大且安装复杂场地要求高等问题。目前国内研究多针对普通吨位折弯机,设计中采用传统方法,未充分考虑结构优化,同步精度和不同子系统间参数耦合关系等设计关键问题。随着市场对加工件的尺寸及精度要求逐步提高,加工设备能力较为滞后,基于此,需要提出一种可精确加工折制中厚板的折弯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卧式折弯机,旨在解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钢结构卧式折弯机,包括:底座,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结构卧式折弯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折弯工位;/n下模机构,安装于所述底座,且设于所述折弯工位的一侧,所述下模机构具有开槽,所述开槽沿所述底座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开槽的槽口用以朝向所述折弯工位;以及,/n上模机构,安装于所述底座,且设于所述折弯工位的另一侧,所述上模机构包括顶块以及驱动装置,所述顶块在靠近或远离所述开槽的方向上呈可活动设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顶块连接,用以驱动所述顶块靠近或远离所述开槽,以使得所述顶块在靠近所述开槽时,与所述开槽相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卧式折弯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折弯工位;
下模机构,安装于所述底座,且设于所述折弯工位的一侧,所述下模机构具有开槽,所述开槽沿所述底座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开槽的槽口用以朝向所述折弯工位;以及,
上模机构,安装于所述底座,且设于所述折弯工位的另一侧,所述上模机构包括顶块以及驱动装置,所述顶块在靠近或远离所述开槽的方向上呈可活动设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顶块连接,用以驱动所述顶块靠近或远离所述开槽,以使得所述顶块在靠近所述开槽时,与所述开槽相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卧式折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机构还包括:
下模支撑体,沿所述底座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下模支撑体在所述折弯工位处设有第一立板,所述第一立板沿所述底座的宽度方向延展设置;以及,
夹持体,对应所述折弯工位安装于所述第一立板,所述夹持体沿所述底座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且具有呈相对设置的两个工作面,呈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工作面和所述第一立板用以共同围合形成所述开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结构卧式折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支撑体还包括:
多个第二立板,所述多个第二立板沿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延展设置,且在所述底座的宽度方向上呈分散且间隔设置;以及,
多个连接板,沿水平延展设置,每一所述连接板依次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立板之间,用以在所述底座的宽度方向上将所述多个第二立板连接在一起。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结构卧式折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体的两个工作面上可拆卸地设有调节垫板,所述调节垫板设有一个或多个。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卧式折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顺周盛冉婷叶佳
申请(专利权)人:海波重型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