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冲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压铆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省时省力、效率高且压铆均匀的自动压铆装置。一种自动压铆装置,包括有:安装机架和脚轮,安装机架上转动式设有四个脚轮;下压机构,安装机架上设有下压机构;夹持机构,安装机架上设有夹持机构,下压机构与夹持机构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气缸运作使吸铁石上下反复移动,吸铁石吸住铆钉并带动铆钉向下移动,直至将铆钉压入橡胶板中,达到了自动压铆的效果,省时省力,同时通过电机左侧的输出轴转动使前侧的两个脚轮在橡胶板上转动,从而使安装机架移动,继而使后侧的两个脚轮在橡胶板上转动,如此本设备压铆时能够自动匀速移动,由此使橡胶板上的铆钉均匀分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压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冲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压铆装置。
技术介绍
铆钉是一种一端有帽的零件或构件的钉形物件,在铆接中,铆钉是一种利用自身形变或过盈连接被铆接的零件,铆钉种类繁多,而且不拘形式。在机械生产过程中,人们需要对橡胶板装上多个铆钉,现有的技术是人们手动利用吸铁石块将铆钉压入橡胶板中,由于吸铁石块具有一定的重量,且人们需要不断使吸铁石块上下移动,这会耗费人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长时间工作后,人们容易产生疲惫感,从而降低工作效率,另外人们手动操作会使橡胶板上的铆钉不均匀。专利申请CN210936960U,公开日2020.07.07,公开了一种不锈钢材质伞花形铆钉冲压设备,包括有机架、冲压模具组件、下压机构、上料机构和进退料机构等,通过上料机构带动铆钉移动到冲压模具组件的位置处,在进退料机构将铆钉送入进冲压模具组件的内部后,下压机构对冲压模具组件进行击打,从而对铆钉进行冲孔操作,然而该装置冲压铆钉后需要人工手动清扫,较为费时费力。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研发一种省时省力、效率高且压铆均匀的自动压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人工手动操作费时费力、效率较低且较不均匀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省时省力、效率高且压铆均匀的自动压铆装置。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压铆装置,包括有:脚轮,安装机架上转动式设有四个脚轮;下压机构,安装机架上设有下压机构;夹持机构,安装机架上设有夹持机构,下压机构与夹持机构配合。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下压机构包括有:气缸,安装机架上部内侧设有气缸;挤压杆,气缸上设有挤压杆;吸铁石,挤压杆上设有吸铁石,吸铁石与夹持机构配合。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夹持机构包括有:第一固定块,安装机架内侧设有两块第一固定块;第一连接杆,两块第一固定块内侧均滑动式设有第一连接杆;第一楔形块,两个第一连接杆上均设有第一楔形块,两个第一楔形块对称;第一弹簧,第一连接杆上绕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与第一固定块和第一楔形块连接。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清洁机构,安装机架上设有清洁机构,清洁机构包括有:电机,安装机架上安装有电机;传动轴,安装机架上转动式设有传动轴,传动轴穿过安装机架;锥齿轮组,传动轴上设有锥齿轮组,锥齿轮组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一转轴,安装机架上转动式设有两根第一转轴;全齿轮,传动轴上与靠近电机的一侧的第一转轴上均设有全齿轮,两个全齿轮相互啮合;第一皮带轮,传动轴下部与远离电机的一侧的第一转轴上均设有第一皮带轮;第一平皮带,两个第一皮带轮上绕有第一平皮带;扫帚,两根第一转轴上均设有扫帚。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上料机构,安装机架上设有上料机构,上料机构与挤压杆连接,料机构包括有:第二滑轨,安装机架上设有两根第二滑轨;第三固定块,两根第二滑轨顶部连接有第三固定块;第四连杆,第三固定块上滑动式设有第四连杆;第二推杆,第四连杆上设有第二推杆,第二推杆与第二滑轨顶部滑动式连接;第三弹簧,第四连杆上绕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一侧与第二推杆连接,第三弹簧另一侧与第三固定块连接;第三连接杆,第二推杆上与挤压杆上部均设有第三连接杆;第二楔形块,两根第三连接杆上均设有第二楔形块,两块第二楔形块相互配合。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进料机构,安装机架上设有进料机构,进料机构与第二滑轨配合,进料机构包括有:第一滑轨,安装机架上设有两根第一滑轨,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配合;第二固定块,两根第一滑轨顶部连接有第二固定块;第二连接杆,第二固定块内侧滑动式设有第二连接杆;第一推杆,第二连接杆上设有第一推杆,第一推杆与第一滑轨顶部滑动式连接;第二弹簧,第二连接杆上绕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一侧与第一推杆连接,第二弹簧另一侧与第二固定块连接。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自动推进机构,安装机架上设有自动推进机构,自动推进机构与电机远离锥齿轮组一侧的输出轴连接,自动推进机构与最靠近传动轴的一侧的两个脚轮连接,自动推进机构包括有:第二转轴,安装机架上转动式设有第二转轴;第三转轴,最靠近传动轴的一侧的两个脚轮之间连接有第三转轴;第二皮带轮,电机上远离锥齿轮组一侧的输出轴上、第二转轴上与第三转轴上均设有第二皮带轮;第三皮带轮,第二转轴上设有第三皮带轮;第二平皮带,最上侧的第二皮带轮与第三皮带轮上绕有第二平皮带;第三平皮带,下侧相邻的两个第二皮带轮上绕有第三平皮带。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第二连接杆的材料为合金。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通过气缸运作使挤压杆上下反复移动,从而带动吸铁石上下反复移动,当吸铁石向下移动时,吸铁石与铆钉接触后会将其吸住,吸铁石继续向下移动,并带动铆钉向下移动,直至将铆钉压入橡胶板中,达到了自动压铆的效果,省时省力;2、本专利技术通过电机左侧的输出轴转动使第三转轴转动,第三转轴转动带动前侧的两个脚轮在橡胶板上转动,前侧的两个脚轮在橡胶板上转动使安装机架移动,继而使后侧的两个脚轮在橡胶板上转动,如此使本设备压铆时能够自动匀速移动,从而使橡胶板上的铆钉均匀分布。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脚轮和安装机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安装机架和下压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安装机架和夹持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安装机架和清洁机构第一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清洁机构第二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安装机架和进料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安装机架、气缸和上料机构等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脚轮、电机和部分自动推进机构等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自动推进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1:脚轮,2:安装机架,3:下压机构,31:气缸,32:挤压杆,33:吸铁石,4:夹持机构,41:第一固定块,42:第一连接杆,43:第一弹簧,44:第一楔形块,5:清洁机构,51:电机,52:锥齿轮组,53:传动轴,54:全齿轮,55:第一皮带轮,56:第一转轴,57:第一平皮带,58:扫帚,6:进料机构,61:第一滑轨,62:第二固定块,63:第一推杆,64:第二弹簧,65:第二连接杆,7:上料机构,71:第三连接杆,72:第二楔形块,73:第二滑轨,74:第三固定块,75:第四连杆,76:第三弹簧,77:第二推杆,8:自动推进机构,81:第二皮带轮,82:第二转轴,83:第三皮带轮,84:第二平皮带,85:第三平皮带,86:第三转轴。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在下文中更全面地描述本专利技术,在附图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当前优选的实施方式。然而,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本文所阐述的实施方式;而是为了透彻性和完整性而提供这些实施方式,并且这些实施方式将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技术人员。实施例1一种自动压铆装置,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7、图8和图9所示,包括有脚轮1、安装机架2、下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压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n脚轮(1),安装机架(2)上转动式设有四个脚轮(1);/n下压机构(3),安装机架(2)上设有下压机构(3);/n夹持机构(4),安装机架(2)上设有夹持机构(4),下压机构(3)与夹持机构(4)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压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脚轮(1),安装机架(2)上转动式设有四个脚轮(1);
下压机构(3),安装机架(2)上设有下压机构(3);
夹持机构(4),安装机架(2)上设有夹持机构(4),下压机构(3)与夹持机构(4)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压铆装置,其特征在于,下压机构(3)包括有:
气缸(31),安装机架(2)上部内侧设有气缸(31);
挤压杆(32),气缸(31)上设有挤压杆(32);
吸铁石(33),挤压杆(32)上设有吸铁石(33),吸铁石(33)与夹持机构(4)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压铆装置,其特征在于,夹持机构(4)包括有:
第一固定块(41),安装机架(2)内侧设有两块第一固定块(41);
第一连接杆(42),两块第一固定块(41)内侧均滑动式设有第一连接杆(42);
第一楔形块(44),两个第一连接杆(42)上均设有第一楔形块(44),两个第一楔形块(44)对称;
第一弹簧(43),第一连接杆(42)上绕有第一弹簧(43),第一弹簧(43)与第一固定块(41)和第一楔形块(44)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压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清洁机构(5),安装机架(2)上设有清洁机构(5),清洁机构(5)包括有:
电机(51),安装机架(2)上安装有电机(51);
传动轴(53),安装机架(2)上转动式设有传动轴(53),传动轴(53)穿过安装机架(2);
锥齿轮组(52),传动轴(53)上设有锥齿轮组(52),锥齿轮组(52)与电机(51)的输出轴连接;
第一转轴(56),安装机架(2)上转动式设有两根第一转轴(56);
全齿轮(54),传动轴(53)上与靠近电机(51)的一侧的第一转轴(56)上均设有全齿轮(54),两个全齿轮(54)相互啮合;
第一皮带轮(55),传动轴(53)下部与远离电机(51)的一侧的第一转轴(56)上均设有第一皮带轮(55);
第一平皮带(57),两个第一皮带轮(55)上绕有第一平皮带(57);
扫帚(58),两根第一转轴(56)上均设有扫帚(58)。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压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上料机构(7),安装机架(2)上设有上料机构(7),上料机构(7)与挤压杆(32)连接,料机构(7)包括有:
第二滑轨(73),安装机架(2)上设有两根第二滑轨(73);
第三固定块(74),两根第二滑轨(73)顶部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吉祥,
申请(专利权)人:王吉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