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铁路货车车门表面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18242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铁路货车车门表面预处理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工件输送;工件输送系统将待处理工件依次送入抛丸室、喷漆室、烘干室和除尘室;步骤二:抛丸清理;抛丸器对进入抛丸室中的工件进行抛丸处理,处理后的丸料进入抛丸室体两侧、沿抛丸室体流入溜沙斗;位于溜沙斗中的丸料通过斗式提升机运送至顶部横螺旋,再通过清理器清理后通过扇形分配阀进入抛丸器;步骤三:喷漆;喷漆室中的自动喷枪对抛丸清理后的工件的上、下表面进行同时喷漆;步骤四:烘干;烘干室对喷漆后的工件进行烘干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对轨道交通铁路货车车门的表面进行抛丸除锈处理,保证轨道交通铁路货车车门的安装精度及使用效果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轨道交通铁路货车车门表面预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轨道交通铁路货车车门表面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轨道交通铁路货车车门在使用前暴露在空气中容易生锈,生锈后的轨道交通铁路货车车门尺寸与生锈前的存在很大差异,影响轨道交通铁路货车车门的安装精度及使用效果,同时生锈影响轨道交通铁路货车车门的外观。因此,有必要在使用前对轨道交通铁路货车车门进行除锈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轨道交通铁路货车车门表面预处理方法,对轨道交通铁路货车车门的表面进行抛丸除锈处理,保证轨道交通铁路货车车门的安装精度及使用效果;同时强化轨道交通铁路货车车门的表面,防止其生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轨道交通铁路货车车门表面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工件输送;工件输送系统将待处理工件依次送入抛丸室、喷漆室、烘干室和除尘室;其中,抛丸清理室包括抛丸室和清理室;步骤二:抛丸清理;在抛丸室和清理室开启前后,启动除尘系统;除尘系统将抛丸室和清理室内的粉尘通过吸风管道吸出,再经预分离器A7沉降、经过滤、最后将废气高空排放;检测装置根据工件的宽度和输送速度控制抛丸器的启闭时间和启用数量;加料斗向抛丸器供丸,抛丸器对进入抛丸室中的工件进行抛丸处理,处理后的丸料进入抛丸室体两侧、沿抛丸室体流入溜沙斗;位于溜沙斗中的丸料通过斗式提升机运送至顶部横螺旋,再通过清理器清理后通过扇形分配阀进入抛丸器;其中,抛丸器有多台,多台抛丸器分为上下两层设置,位于上层的抛丸器与位于下层的抛丸器设置在不同的截面上、且呈错开布置;清理室对抛丸后工件上的丸料进行清理,使输出后的工件上表面无残留丸料及灰尘;步骤三:喷漆;喷漆室中的自动喷枪对抛丸清理后的工件的上、下表面进行同时喷漆;步骤四:烘干;烘干室对喷漆后的工件进行烘干处理。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步骤二中,检测装置设置在抛丸室入口处;检测装置有多套。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步骤二中,当工件宽度小于1米时,工件靠近抛丸室体一侧进入抛丸室,此时,一对抛丸器的扇形阀开启;当工件宽度大于1米、且小于2米时,工件靠近抛丸室体另一侧进入抛丸室,工件压下另一组检测装置;此时,两对抛丸器的扇形阀开启;当工件宽度大于2米或处理型钢时,压下两套检测装置;此时,三对抛丸器的扇形阀全部开启,六台抛丸器同时工作。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步骤二中,除尘系统排放的废气中,粉尘浓度小于80mg/m3;经除尘系统处理后,抛丸室和清理室内的粉尘浓度小于10mg/m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斗式提升机安装在清理室外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步骤二中,对工件进行抛丸处理的丸料为铸钢丸和钢丝切丸。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丸料为0.8mm的铸钢丸和钢丝切丸;其中,在第一次向抛丸器加入丸料时,丸料中的铸钢丸与钢丝切丸的比例为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步骤四中,烘干室包括烘干室体、循环风机、过滤箱和加热器;加热器、循环风机、过滤箱和烘干室体依次连接;且烘干室体通过送风管与加热器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喷漆室包括排气系统、喷漆室体、喷漆系统、喷枪运动系统和供漆系统;排气系统设置在喷漆室体上端;喷枪运动系统设置在喷漆室体内;供漆系统与喷漆系统连接;喷漆系统与喷枪运动系统连接。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可对轨道交通铁路货车车门表面进行抛丸除锈处理,且对轨道交通铁路货车车门表面有一定的强化作用;本专利技术还可以用于对其他钢板、门板表面进行抛丸除锈、且对钢板、门板表面进进行强化;(2)本专利技术中的工件输送系统不断地运输工件,抛丸清理室连续对工件进行抛丸及清理,自动喷漆室对抛丸后的工件进行自动喷漆,烘干室连续烘干进入其内的喷漆后的工件,各系统按顺序连续工作,保证工件(即轨道交通铁路货车车门)的连续稳定抛丸除锈以及强化,保证工件的除锈及强化效果,提高工件的处理效率;(3)本专利技术中的工件输送系统、抛丸清理室、自动喷漆室和烘干室等均设置观察窗及急停按钮,便于监控各区段的运行情况,保证检修人员的安全以及在出现问题时及时关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抛丸清理室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喷漆室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5为图3的左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的烘干室的主视图。图7为图6的俯视图。图8为图6的左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斗式提升机的局部透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抛丸室辊道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工件输送系统中的上料辊道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工件输送系统中的下料辊道结构示意图。图中A-抛丸清理室,A1-隔离室,A1.1-橡胶帘悬,A2-抛丸室,A2.1-抛丸室体,A2.11-抛丸室上体,A2.12-抛丸室下体,A2.2-抛丸室门,A3-清理室,A3.1-清理室上体,A3.2-清理室下体,A4-丸料循环系统,A4.1-溜沙斗,A4.2-斗式提升机,4.21-提顶盖板、4.22-上轮、4.23-上轴、4.24-料斗,4.25-下轮,4.26-下轴,4.27-斗提机用皮带,4.28-斗提减速机,A4.3-顶部横螺旋,A4.4-丸料清理器,A4.41-风力分选结构,A5-抛丸室辊道,A6-抛丸器,A6.1-第一抛丸器,A6.2-第二抛丸器,A6.3-第三抛丸器,A6.4-第四抛丸器,A7-预分离器,A8-加料斗,A9-吸风管道,A10-梯台,A11-上部平台,A12-护栏,A13-护板,A14-集丸斗,B-喷漆室,B1-排气系统,B2-喷漆室体,B3-喷漆系统,B3.1-自动喷头,B4-灯罩,B5-灯具,B6-喷枪运动系统,B6.1-小车,B6.2-拖链,B6.3-小车驱动,B7-供漆系统,B8-盖板系统,B9-喷漆辊道,B10-栅格地板,B11-过滤系统,C-烘干室,C1-保温室体,C2-梯形管,C3-软管,C4-循环风机,C5-弯头,C6-过滤箱,C7-加热器,C8-送风管,C9-轴送链条,C10-主动链轮轴组成,C11-摆线针轮减速机,C12-外层保温板,C13-摆线针轮减速机,C14-从动链轮轴组成,C15-托梁组成,D-除尘系统,E-工件输送系统。图1中,AA表示电控箱;AB表示加料斗向抛丸器供丸的线路。图2中,抛丸器A6包括第一抛丸器A6.1、第二抛丸器A6.2、第三抛丸器A6.3、第四抛丸器A6.4;其中第一抛丸器A6.1、第二抛丸器A6.2与第三抛丸器A6.3、第四抛丸器A6.4布置在不同的截面上、且二者呈错开布置;第一抛丸器A6.1和第三抛丸器A6.3呈左旋喷射,第二抛丸器A6.2和第四抛丸器A6.4呈右旋喷射。图2中的G表示待抛光工件;抛光工件G位于抛丸室辊道A5上、且位于第一抛丸器A6.1与第三抛丸器A6.3之间、且位于第二抛丸器A6.2与第四抛丸器A6.4之间。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轨道交通铁路货车车门表面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一:工件输送;/n工件输送系统(D)将待处理工件依次送入抛丸清理室(A)、喷漆室(B)和烘干室(C);其中,抛丸清理室(A)包括抛丸室(A2)和清理室(A3);/n步骤二:抛丸清理;/n在抛丸清理室(A)开启前后,启动除尘系统(D);除尘系统(D)将抛丸清理室(A)内的粉尘通过吸风管道(A9)吸出,再经预分离器(A7)沉降、经过滤、最后将废气高空排放;/n检测装置根据工件的宽度和输送速度控制抛丸器(A6)的启闭时间和启用数量;/n加料斗(A8)向抛丸器(A6)供丸,抛丸器(A6)对进入抛丸室(A2)中的工件进行抛丸处理,处理后的丸料进入抛丸室(A2)两侧、沿抛丸室(A2)流入溜沙斗;位于溜沙斗(A4.1)中的丸料通过斗式提升机(A4.2)运送至顶部横螺旋(A4.3),再通过清理器清理后通过扇形分配阀进入抛丸器(A6);其中,抛丸器(A6)有多台,多台抛丸器(A6)分为上下两层设置,位于上层的抛丸器(A6)与位于下层的抛丸器(A6)设置在不同的截面上、且呈错开布置;/n清理室(A3)对抛丸后工件上的丸料进行清理,使输出后的工件上表面无残留丸料及灰尘;/n步骤三:喷漆;/n喷漆室(B)中的自动喷枪对抛丸清理后的工件的上、下表面进行同时喷漆;/n步骤四:烘干;/n烘干室(C)对喷漆后的工件进行烘干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轨道交通铁路货车车门表面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工件输送;
工件输送系统(D)将待处理工件依次送入抛丸清理室(A)、喷漆室(B)和烘干室(C);其中,抛丸清理室(A)包括抛丸室(A2)和清理室(A3);
步骤二:抛丸清理;
在抛丸清理室(A)开启前后,启动除尘系统(D);除尘系统(D)将抛丸清理室(A)内的粉尘通过吸风管道(A9)吸出,再经预分离器(A7)沉降、经过滤、最后将废气高空排放;
检测装置根据工件的宽度和输送速度控制抛丸器(A6)的启闭时间和启用数量;
加料斗(A8)向抛丸器(A6)供丸,抛丸器(A6)对进入抛丸室(A2)中的工件进行抛丸处理,处理后的丸料进入抛丸室(A2)两侧、沿抛丸室(A2)流入溜沙斗;位于溜沙斗(A4.1)中的丸料通过斗式提升机(A4.2)运送至顶部横螺旋(A4.3),再通过清理器清理后通过扇形分配阀进入抛丸器(A6);其中,抛丸器(A6)有多台,多台抛丸器(A6)分为上下两层设置,位于上层的抛丸器(A6)与位于下层的抛丸器(A6)设置在不同的截面上、且呈错开布置;
清理室(A3)对抛丸后工件上的丸料进行清理,使输出后的工件上表面无残留丸料及灰尘;
步骤三:喷漆;
喷漆室(B)中的自动喷枪对抛丸清理后的工件的上、下表面进行同时喷漆;
步骤四:烘干;
烘干室(C)对喷漆后的工件进行烘干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铁路货车车门表面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检测装置设置在抛丸室入口处;检测装置有多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交通铁路货车车门表面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当工件宽度小于1米时,工件靠近抛丸室体(A2.1)一侧进入抛丸室,此时,一对抛丸器(A6)的扇形阀开启;
当工件宽度大于1米、且小于2米时,工件靠近抛丸室体(A2.1)另一侧进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全胜徐幼东王少斌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世纪宏设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