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型内孔键槽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01:将产品安装在专用的工装板上;S02:采用气缸对产品进行夹紧;S03:设置加工程序,机床在主轴不转动的情况下进行上下插铣工作;S04:再将特制刀具夹持在主轴上,对产品进行键槽加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CNC加工程序让机床实现主轴不转动的情况下进行上下插铣工作,再将刨床刀具夹持在主轴上实现键槽加工,在加工过程中能够通过切削速度、切削量、进给量的参数来调整键槽的精度,并且通过自动换刀来实现多工步的加工,实现产品少周转,提高效率,提高精度,提升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内孔键槽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小型内孔键槽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目前,关于小型内孔键槽加工的常用设备有:插床、拉床、车床、刨床、等单一动作的机床。以上列举的机床均无法满足多种类型的加工,例:钻孔、铣孔、铣面、攻丝等多种动作。由于以上机床不能满足多种加工类型工作,导致工序不集中,精度难以控制自动化程度比较低下。现有的内孔键槽加工工艺包括车床加工,CNC加工和插床加工,插床加工会导致产品多一次周转、多一次装夹及因装夹带来的二次定位误差所产生的精度误差,从而导致产品生产效率以及合格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小型内孔键槽加工工艺,用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共提到的现有的内孔键槽加工工艺包括车床加工,CNC加工和插床加工,插床加工会导致产品多一次周转、多一次装夹及因装夹带来的二次定位误差所产生的精度误差,从而导致产品生产效率以及合格率降低的技术问题。2.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小型内孔键槽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01:将产品安装在专用的工装板上;S02:采用气缸对产品进行夹紧;S03:设置加工程序,机床在主轴不转动的情况下进行上下插铣工作;S04:再将特制刀具夹持在主轴上,对产品进行键槽加工。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步骤S03中加工程序包括以下步骤:A:主轴转速,采用M19定向,不能旋转;B:加工槽深起始位置,-2.8mm设置为#1;C:设置加工槽深:1.3mm设置为#2;D:切削量设置:每次进刀量0.1mm设置为#3;E:设置条件返回程序用于计算加工的槽深:如果#1加#3小于等于#2就返回到开始的位置继续加工,依此类推,直到槽深到程序设定的#2深度后,完成内孔键槽加工。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特制刀具包括直线端和加工端,所述直线端的长度为19mm,所述直线端的宽度为8mm,所述直线端的高度为8mm,所述加工端的长度为4mm,所述加工端与直线端呈一定角度倾斜设置。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工装板上对称至少设有两组用于安装产品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两端设有用于夹紧产品的夹紧装置,所述定位槽与所述夹紧装置呈间隙分布。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定位槽上设有多个与产品相适配的安装凸起。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夹紧装置至少设有三组,所述夹紧装置包括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设有连接板,靠近产品的一端,所述连接板下方设有压紧杆,所述压紧杆的末端设有压紧圆环。3.有益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CNC加工程序让机床实现主轴不转动的情况下进行上下插铣工作,再将刨床刀具夹持在主轴上实现键槽加工,在加工过程中能够通过切削速度、切削量、进给量的参数来调整键槽的精度,并且通过自动换刀来实现多工步的加工,实现产品少周转,提高效率,提高精度,提升合格率,工艺流程由原来的3道工序,减少到2道工序,提高生产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工装板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特制刀具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特制刀具尺寸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现有工艺流程与本专利技术工艺流程对比示意图。附图标记1-产品;2-工装板;3-气缸;4-特制刀具;401-直线端;402-加工端;5-定位槽;501-安装凸起;6-连接板;7-压紧杆;8-压紧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型内孔键槽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01:将产品1安装在专用的工装板2上;S02:采用气缸3对产品1进行夹紧;S03:设置加工程序,机床在主轴不转动的情况下进行上下插铣工作;S04:再将特制刀具4夹持在主轴上,对产品进行键槽加工。刀具4通过刀杆安装在CNC加工机床上。在步骤S01前对产品的另一面(即产品与定位槽的接触面)进行初加工,从而便于将产品快速平稳的放置在定位槽上。所述步骤S03中加工程序包括以下步骤:A:主轴转速,采用M19定向,不能旋转;B:加工槽深起始位置,-2.8mm设置为#1;C:设置加工槽深:1.3mm设置为#2;D:切削量设置:每次进刀量0.1mm设置为#3;E:设置条件返回程序用于计算加工的槽深:如果#1加#3小于等于#2就返回到开始的位置继续加工,依此类推,直到槽深到程序设定的#2深度后,完成内孔键槽加工。所述特制刀具4包括直线端401和加工端402,所述直线端401的长度为19mm,所述直线端401的宽度为8mm,所述直线端401的高度为8mm,所述加工端402的长度为4mm,所述加工端402与直线端401呈一定角度倾斜设置,其中一侧加工端402与直线端401的水平夹角为30度,相对一侧的加工端402与直线端401的水平夹角为91.5度。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小型内孔键槽加工工装,包括工装板2,所述工装板2上对称至少设有两组用于安装产品1的定位槽5,所述定位槽5的两端设有用于夹紧产品1的夹紧装置,所述定位槽5与所述夹紧装置呈间隙分布。所述定位槽5上设有多个与产品相适配的安装凸起501,定位槽5上设有安装凸起501,方便与产品1上的安装孔配合定位,从而快速完成产品1的定位与夹紧,便于后续对产品1进行加工。所述夹紧装置至少设有三组,所述夹紧装置包括气缸3,所述气缸3的输出端设有连接板6,靠近产品1的一端,所述连接板6下方设有压紧杆7,所述压紧杆7的末端设有压紧圆环8。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工装板2上设有至少两组定位槽5和至少三组与其间隙设置的夹紧装置,从而在一块工装板2上至少完成两组产品1的机加工工序,提高加工效率。需要说明的是,图4中的阴影部分为加工部分。工艺流程由原来的3道工序,减少到2道工序,产生的效益为:此专利技术比以往的技术减少了设备的投入,减少专业技术人员的投入,直接减少开发成本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型内孔键槽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01:将产品(1)安装在专用的工装板(2)上;/nS02:采用气缸(3)对产品(1)进行夹紧;/nS03:设置加工程序,机床在主轴不转动的情况下进行上下插铣工作;/nS04:再将特制刀具(4)夹持在主轴上,对产品(1)进行键槽加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内孔键槽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01:将产品(1)安装在专用的工装板(2)上;
S02:采用气缸(3)对产品(1)进行夹紧;
S03:设置加工程序,机床在主轴不转动的情况下进行上下插铣工作;
S04:再将特制刀具(4)夹持在主轴上,对产品(1)进行键槽加工。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内孔键槽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3中加工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A:主轴转速,采用M19定向,不能旋转;
B:加工槽深起始位置,-2.8mm设置为#1;
C:设置加工槽深:1.3mm设置为#2;
D:切削量设置:每次进刀量0.1mm设置为#3;
E:设置条件返回程序用于计算加工的槽深:如果#1加#3小于等于#2就返回到开始的位置继续加工,依此类推,直到槽深到程序设定的#2深度后,完成内孔键槽加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内孔键槽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制刀具(4)包括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荣辉,束剑锋,叶宏,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舜富精密压铸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