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刹车盘生产用混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1694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原料混合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刹车盘生产用混砂装置,包括一端开口且呈圆筒状的下混合筒和上混合筒,所述上混合筒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下混合筒的正上方,所述上混合筒的顶部中心竖直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底部竖直固定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贯穿上混合筒的顶部延伸至下混合筒的内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转动的圆锥状混料斗对原料先进行初步混合,提高混合效率,通过挡板以及搅拌板上圆孔的配合设计,圆孔可以在搅拌板转动搅拌时透过部分原料,提高搅拌效果,其次被搅拌的原料经挡板的阻挡,形成二次搅拌,搅拌效果更佳且质量小的原料不易被搅动至下混合筒的边缘,结构简单且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刹车盘生产用混砂装置
本技术涉及原料混合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刹车盘生产用混砂装置。
技术介绍
刹车盘,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圆的盘子,车子行进时它也是转动的。制动卡钳夹住刹车盘而产生制动力的,踩刹车时就是它夹住刹车盘起到减速或者停车的作用。刹车盘制动效果好,且比鼓形刹车更易维护。刹车盘在生产时需要对配比后的原料进行混合,而目前用于刹车盘原料的搅拌装置在使用时,由于原料的质量大小不一,质量小的原料在搅拌叶的搅拌下很容易被搅拌至搅拌内筒的边缘处,导致搅拌不均匀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刹车盘生产用混砂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刹车盘生产用混砂装置,具有对刹车盘原料搅拌效果好的特点。(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刹车盘生产用混砂装置,包括一端开口且呈圆筒状的下混合筒和上混合筒,所述上混合筒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下混合筒的正上方,所述上混合筒的顶部中心竖直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底部竖直固定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贯穿上混合筒的顶部延伸至下混合筒的内底部;所述驱动轴的上端外壁上套接有混料机构,所述混料机构包括有圆锥状的混料斗,所述混料斗的中心竖直固定连接有空心管,所述空心管套接于所述驱动轴上并通过螺栓与其固定连接,所述混料斗上均匀贯穿有下料孔;所述驱动轴的下端外壁上水平对称固定连接有搅拌板,所述搅拌板设置有多组且沿驱动轴的长度方向等距离设置;所述上混合筒上贯穿设置有下料斗,且下料斗的底端位于所述混料斗的上方设置,所述下混合筒的底端侧壁上设置有出料口。优选的,所述下混合筒的内壁上竖直均匀固定设置有若干个挡板。优选的,所述下混合筒的内底部中心固定设置有限位筒,所述限位筒为顶部开口的圆柱体状中空结构且限位筒用以所述驱动轴的底部伸入。优选的,所述搅拌板上水平贯穿有圆孔。优选的,所述下料斗设置有两个。优选的,所述下混合筒的底端设置有支撑脚。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1、通过转动的圆锥状混料斗对原料先进行初步混合,提高混合效率;2、通过挡板以及搅拌板上圆孔的配合设计,圆孔可以在搅拌板转动搅拌时透过部分原料,提高搅拌效果,其次被搅拌的原料经挡板的阻挡,形成二次搅拌,搅拌效果更佳且质量小的原料不易被搅动至下混合筒的边缘,结构简单且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结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中混料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混料斗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下混合筒的俯视图;其中:101、下混合筒;102、限位筒;103、挡板;104、下料斗;201、上混合筒;202、驱动电机;203、驱动轴;204、混料斗;205、空心管;206、下料孔;301、搅拌板;302、圆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5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刹车盘生产用混砂装置,包括一端开口且呈圆筒状的下混合筒101和上混合筒201,下混合筒101的底端设置有支撑脚用于支撑整个装置,上混合筒201通过螺纹连接于下混合筒101的正上方,上混合筒201的顶部中心竖直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202,驱动电机202的底部竖直固定连接有驱动轴203,驱动轴203贯穿上混合筒201的顶部延伸至下混合筒101的内底部,驱动电机202带动驱动轴203转动提供整个装置的搅拌混合驱动作用;驱动轴203的上端外壁上套接有混料机构,混料机构包括有圆锥状的混料斗204,混料斗204的中心竖直固定连接有空心管205,空心管205套接于驱动轴203上并通过螺栓与其固定连接,混料斗204上均匀贯穿有下料孔206,利用螺栓将空心管205和混料斗204安装到驱动轴203上,当原料落入混料斗204后会在转动的混料斗204中初步混合再由下料孔206落下;驱动轴203的下端外壁上水平对称固定连接有搅拌板301,搅拌板301设置有多组且沿驱动轴203的长度方向等距离设置,搅拌板301上水平贯穿有圆孔302,搅拌板301对进入下混合筒101中的原料进行搅拌,且开设的圆孔302会提高搅拌效果,防止质量较小的原料全部到下混合筒101的边缘;上混合筒201上贯穿设置有两个下料斗104,且两个下料斗104的底端均位于混料斗204的上方设置,下料斗104中可放入原料落至混料斗204中,下混合筒101的底端侧壁上设置有出料口用于排出混合后的原料。下混合筒101的内壁上竖直均匀固定设置有若干个挡板103,挡板103在搅拌板301搅拌时,可以阻挡部分原料起到搅拌的效果,避免质量小的原料全部被甩至下混合筒101的边缘,提高混合效果,下混合筒101的内底部中心固定设置有限位筒102,限位筒102为顶部开口的圆柱体状中空结构且限位筒102用以驱动轴203的底部伸入,可以提高驱动轴203转动时的稳定性。工作原理:本技术中,先开启驱动电机202带动驱动轴203、混料斗204和搅拌板301转动,通过两个下料斗104放入不同的原料,原料从下料斗104落至混料斗204中,经转动的混料斗204初步混合然后经混料斗204上的下料孔206落下,落入下混合筒101时,经转动的多组搅拌板301搅拌混合,在搅拌板301搅拌时其开设的圆孔302可以透过一部分原料,提高搅拌效果,且下混合筒101上设置的挡板103可以在搅拌板301转动时阻挡一部分原料,大大提高了搅拌效果,搅拌后通过下混合筒101上的出料口排出混合后的原料。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技术,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刹车盘生产用混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端开口且呈圆筒状的下混合筒(101)和上混合筒(201),所述上混合筒(201)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下混合筒(101)的正上方,所述上混合筒(201)的顶部中心竖直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202),所述驱动电机(202)的底部竖直固定连接有驱动轴(203),所述驱动轴(203)贯穿上混合筒(201)的顶部延伸至下混合筒(101)的内底部;/n所述驱动轴(203)的上端外壁上套接有混料机构,所述混料机构包括有圆锥状的混料斗(204),所述混料斗(204)的中心竖直固定连接有空心管(205),所述空心管(205)套接于所述驱动轴(203)上并通过螺栓与其固定连接,所述混料斗(204)上均匀贯穿有下料孔(206);/n所述驱动轴(203)的下端外壁上水平对称固定连接有搅拌板(301),所述搅拌板(301)设置有多组且沿驱动轴(203)的长度方向等距离设置;/n所述上混合筒(201)上贯穿设置有下料斗(104),且下料斗(104)的底端位于所述混料斗(204)的上方设置,所述下混合筒(101)的底端侧壁上设置有出料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刹车盘生产用混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端开口且呈圆筒状的下混合筒(101)和上混合筒(201),所述上混合筒(201)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下混合筒(101)的正上方,所述上混合筒(201)的顶部中心竖直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202),所述驱动电机(202)的底部竖直固定连接有驱动轴(203),所述驱动轴(203)贯穿上混合筒(201)的顶部延伸至下混合筒(101)的内底部;
所述驱动轴(203)的上端外壁上套接有混料机构,所述混料机构包括有圆锥状的混料斗(204),所述混料斗(204)的中心竖直固定连接有空心管(205),所述空心管(205)套接于所述驱动轴(203)上并通过螺栓与其固定连接,所述混料斗(204)上均匀贯穿有下料孔(206);
所述驱动轴(203)的下端外壁上水平对称固定连接有搅拌板(301),所述搅拌板(301)设置有多组且沿驱动轴(203)的长度方向等距离设置;
所述上混合筒(201)上贯穿设置有下料斗(104),且下料斗(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戎彪
申请(专利权)人:丹阳市汉德瑞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