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免急性弹性恢复的冲压头专用减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1661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避免急性弹性恢复的冲压头专用减震装置,涉及减震装置技术领域。该避免急性弹性恢复的冲压头专用减震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滑动连接有冲压杆,所述冲压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冲头,所述冲压杆的顶端转动连接有交叉杆,所述交叉杆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内弹性片,所述交叉杆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有外弹性片。该避免急性弹性恢复的冲压头专用减震装置,能够利用液压力对冲压杆进而双重缓冲,且液压力也会逐渐增大,避免了在对坚硬工件冲压时,对于内部零件的过度挤压变形,提高了减震的效果和装置的使用寿命,使得冲压杆不会急性的向下弹出,来避免冲压完成时的二次振动对于机械的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避免急性弹性恢复的冲压头专用减震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减震装置
,具体为一种避免急性弹性恢复的冲压头专用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冲压是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的成形加工方法,而在冲压的过程中,为了减小噪音和产生的振动对机械的损坏,在冲压头中均会安装减震装置,而传统冲压头的减震装置只是简单的利用弹簧来进行减震,在对坚硬材料进行冲压时,对于弹簧受到的反作用增大,长时间使用容易使弹簧发生形变,降低了减震的效果,且在进行分离式的冲压时,传统的缓冲装置会在冲压完成时,冲头受到的阻力消失,使得冲头在缓冲装置恢复力的作用下快速向外冲出,进而容易造成误伤,也容易产生二次振动,对机械造成损坏。为解决上述问题,专利技术者提供了一种避免急性弹性恢复的冲压头专用减震装置,能够利用液压力对冲压杆进而双重缓冲,且液压力也会逐渐增大,避免了在对坚硬工件冲压时,对于内部零件的过度挤压变形,提高了减震的效果和装置的使用寿命,使得冲压杆不会急性的向下弹出,来避免冲压完成时的二次振动对于机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避免急性弹性恢复的冲压头专用减震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滑动连接有冲压杆(2),所述冲压杆(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冲头(3),所述冲压杆(2)的顶端转动连接有交叉杆(4),所述交叉杆(4)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内弹性片(5),所述交叉杆(4)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有外弹性片(6),所述壳体(1)的外围固定连接有缓冲盘(7),所述缓冲盘(7)的内部开设有油腔(8),所述油腔(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9),所述第一活塞(9)与冲压杆(2)的顶部之间传动连接有传动杆(10),所述油腔(8)内部第一活塞(9)远离交叉杆(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座(11),所述安装座(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避免急性弹性恢复的冲压头专用减震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滑动连接有冲压杆(2),所述冲压杆(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冲头(3),所述冲压杆(2)的顶端转动连接有交叉杆(4),所述交叉杆(4)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内弹性片(5),所述交叉杆(4)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有外弹性片(6),所述壳体(1)的外围固定连接有缓冲盘(7),所述缓冲盘(7)的内部开设有油腔(8),所述油腔(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9),所述第一活塞(9)与冲压杆(2)的顶部之间传动连接有传动杆(10),所述油腔(8)内部第一活塞(9)远离交叉杆(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座(11),所述安装座(11)远离第一活塞(9)的一侧弹性连接有限流球(12),所述油腔(8)远离交叉杆(4)的一侧通过细孔(13)连通有过渡腔(14),所述过渡腔(1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15),所述第二活塞(1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铁芯(16),所述铁芯(16)的外围缠绕有线圈(17),所述第二活塞(15)远离细孔(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免急性弹性恢复的冲压头专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杆(4)的数量共有三组,且上下首尾两侧转动连接,所述交叉杆(4)的顶端与壳体(1)的顶壁限位滑动连接,所述交叉杆(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鹏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紫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