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伸缩插接式气液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1545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50
一种伸缩插接式气液分离装置,包括分离罐体、排气阀、入液管、排液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液体流速不高时可进行额外控制转动叶片进行主动旋转,而当液体流速达到驱动转动叶片旋转时就不需要额外的动力进行驱动,从而可以节约能耗,如此可以根据不同的液体流速进而选择是否进行额外驱动转动叶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伸缩插接式气液分离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伸缩插接式气液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液体输送管路中混入和产生的气体属于必须及时排除的安全生产隐患,因此将输液管路中的气体快速、彻底排除是化工管路设计中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排气措施多采用在上位管道安装自动排气阀,但该措施在液体流速较高的工况气体难以分离;另有采用串联脱气罐以减低流速排气的办法,但是当液体的流速不强时会导致难以驱动转动叶片转动,如此使得气体难以受到搅动后进行彻底分离,因此排气效果差,需要提供一种针对液体流速不高时可进行额外控制转动叶片进行主动旋转,而当液体流速达到驱动转动叶片旋转时就不需要额外的动力进行驱动,从而可以节约能耗,如此可以根据不同的液体流速进而选择是否进行额外驱动转动叶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解决的问题为:提供一种可根据不同液体流速控制转动叶片是否需要进行额外动力的、气液分离效果好的伸缩插接式气液分离装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伸缩插接式气液分离装置,包括分离罐体、排气阀、入液管、排液管;所述的分离罐体内部设有分离腔;所述分离腔的上端设有封闭盖板;所述分离罐体的一侧连通安装入液管,分离罐体的下端连通安装排液管,分离罐体上端的封闭盖板上安装排气阀;还包括分离机构,所述分离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旋转轴、插接浮动螺杆、夹持螺母、定位杆、定位板条、转动叶片;所述定位板条固定安装于分离罐体的内部下方;所述定位板条的上端中间垂直安装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下端旋转卡接于定位板条的上端中间;所述定位杆的两侧分别安装一个转动叶片;所述定位杆的上端设有对接块;所述对接块的上端设有插接槽;所述入液管的入口方向与转动叶片对应并且位于定位杆的一侧;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分离腔的内部上方;所述驱动电机下端安装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内部设有浮动腔;所述浮动腔的底部设有穿接口;所述插接浮动螺杆的上端穿过穿接口后插接于旋转轴的浮动腔内;所述插接浮动螺杆上螺纹旋转连接两个夹持螺母;所述两个夹持螺母分别夹持抵接或分离安装于穿接口的上下两侧;所述插接浮动螺杆的下端安装插接块;所述插接块向下移动插入或向上移动分离连接于对接块的插接槽内。进一步,所述定位杆下端设有旋转卡接齿;所述定位板条的上端中间设有旋转卡接槽;所述定位杆通过下端的旋转卡接齿旋转卡接于定位板条上端中国的旋转卡接槽。进一步,所述旋转卡接齿和旋转卡接槽均呈倒T形结构。进一步,所述插接槽和插接块均呈立体矩形结构。进一步,所述驱动电机的上端两侧分别通过定位柱连接于分离腔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当入液管进入的液体流速冲击力不够时,可将插接浮动螺杆的上端在旋转轴的浮动腔内向下移动,进而带动插接块向下移动插入连接于对接块的插接槽内,然后通过夹持螺母分别夹持抵接锁定安装于穿接口的上下两侧,实现插接块的锁定,如此当驱动电机控制旋转轴旋转时,如此可通过插接块带动对接块和定位杆在定位板条上端旋转,从而带动转动叶片进行旋转,从而可以主动对进入的液体进行搅动,实现气液分离;当通过入液管进入的液体达到一定的流速冲击力时,可以带动转动叶片旋转,如此可以对进入的液体进行自驱式的搅动气液分离,如此可将插接浮动螺杆的上端在旋转轴的浮动腔内向上移动,进而带动插接块向上移动分离连接于对接块的插接槽,实现插接块与对接块的分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插接块和抵接块分离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插接块和抵接块插接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旋转轴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至4所示,一种伸缩插接式气液分离装置,包括分离罐体1、排气阀2、入液管3、排液管4;所述的分离罐体1内部设有分离腔11;所述分离腔11的上端设有封闭盖板12;所述分离罐体1的一侧连通安装入液管3,分离罐体1的下端连通安装排液管4,分离罐体1上端的封闭盖板上安装排气阀2;还包括分离机构5,所述分离机构5包括驱动电机51、旋转轴52、插接浮动螺杆53、夹持螺母54、定位杆55、定位板条57、转动叶片56;所述定位板条57固定安装于分离罐体1的内部下方;所述定位板条57的上端中间垂直安装定位杆55;所述定位杆55的下端旋转卡接于定位板条57的上端中间;所述定位杆55的两侧分别安装一个转动叶片56;所述定位杆55的上端设有对接块552;所述对接块552的上端设有插接槽553;所述入液管3的入口方向与转动叶片56对应并且位于定位杆55的一侧;所述驱动电机51安装于分离腔11的内部上方;所述驱动电机51下端安装旋转轴52;所述旋转轴52的内部设有浮动腔521;所述浮动腔521的底部设有穿接口522;所述插接浮动螺杆53的上端穿过穿接口522后插接于旋转轴52的浮动腔521内;所述插接浮动螺杆53上螺纹旋转连接两个夹持螺母54;所述两个夹持螺母54分别夹持抵接或分离安装于穿接口522的上下两侧;所述插接浮动螺杆53的下端安装插接块531;所述插接块531向下移动插入或向上移动分离连接于对接块552的插接槽553内。如图1至4所示,进一步优选,所述定位杆55下端设有旋转卡接齿551;所述定位板条57的上端中间设有旋转卡接槽571;所述定位杆55通过下端的旋转卡接齿551旋转卡接于定位板条57上端中国的旋转卡接槽571。进一步,所述旋转卡接齿551和旋转卡接槽571均呈倒T形结构。进一步,所述插接槽553和插接块531均呈立体矩形结构。进一步,所述驱动电机51的上端两侧分别通过定位柱511连接于分离腔内。当入液管3进入的液体流速冲击力不够时,可将插接浮动螺杆53的上端在旋转轴52的浮动腔521内向下移动,进而带动插接块531向下移动插入连接于对接块552的插接槽553内,然后通过夹持螺母54分别夹持抵接锁定安装于穿接口522的上下两侧,实现插接块531的锁定,如此当驱动电机控制旋转轴52旋转时,如此可通过插接块531带动对接块552和定位杆55在定位板条57上端旋转,从而带动转动叶片56进行旋转,从而可以主动对进入的液体进行搅动,实现气液分离;当通过入液管进入的液体达到一定的流速冲击力时,可以带动转动叶片旋转,如此可以对进入的液体进行自驱式的搅动气液分离,如此可将插接浮动螺杆53的上端在旋转轴52的浮动腔521内向上移动,进而带动插接块531向上移动分离连接于对接块552的插接槽552,实现插接块531与对接块552的分离。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伸缩插接式气液分离装置,包括分离罐体、排气阀、入液管、排液管;所述的分离罐体内部设有分离腔;所述分离腔的上端设有封闭盖板;所述分离罐体的一侧连通安装入液管,分离罐体的下端连通安装排液管,分离罐体上端的封闭盖板上安装排气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离机构,所述分离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旋转轴、插接浮动螺杆、夹持螺母、定位杆、定位板条、转动叶片;所述定位板条固定安装于分离罐体的内部下方;所述定位板条的上端中间垂直安装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下端旋转卡接于定位板条的上端中间;所述定位杆的两侧分别安装一个转动叶片;所述定位杆的上端设有对接块;所述对接块的上端设有插接槽;所述入液管的入口方向与转动叶片对应并且位于定位杆的一侧;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分离腔的内部上方;所述驱动电机下端安装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内部设有浮动腔;所述浮动腔的底部设有穿接口;所述插接浮动螺杆的上端穿过穿接口后插接于旋转轴的浮动腔内;所述插接浮动螺杆上螺纹旋转连接两个夹持螺母;所述两个夹持螺母分别夹持抵接或分离安装于穿接口的上下两侧;所述插接浮动螺杆的下端安装插接块;所述插接块向下移动插入或向上移动分离连接于对接块的插接槽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伸缩插接式气液分离装置,包括分离罐体、排气阀、入液管、排液管;所述的分离罐体内部设有分离腔;所述分离腔的上端设有封闭盖板;所述分离罐体的一侧连通安装入液管,分离罐体的下端连通安装排液管,分离罐体上端的封闭盖板上安装排气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离机构,所述分离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旋转轴、插接浮动螺杆、夹持螺母、定位杆、定位板条、转动叶片;所述定位板条固定安装于分离罐体的内部下方;所述定位板条的上端中间垂直安装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下端旋转卡接于定位板条的上端中间;所述定位杆的两侧分别安装一个转动叶片;所述定位杆的上端设有对接块;所述对接块的上端设有插接槽;所述入液管的入口方向与转动叶片对应并且位于定位杆的一侧;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分离腔的内部上方;所述驱动电机下端安装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内部设有浮动腔;所述浮动腔的底部设有穿接口;所述插接浮动螺杆的上端穿过穿接口后插接于旋转轴的浮动腔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海鼎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