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病毒防疫呼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1479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病毒防疫呼吸器,包括头罩主体和空气处理单元,空气处理单元与头罩主体之间通过送风管与排风管相连;空气处理单元包括沿空气输送方向上依次设置的初级过滤单元、鼓风单元和等离子发生单元;等离子发生单元包括绝缘管,绝缘管的内壁上设有圆筒状的阳极,绝缘管的中心轴线上设有呈圆杆状的阴极,阳极与阴极之间形成反应腔室,绝缘管的外壁上设置有磁性件;绝缘管包括内管和外管,内管与外管之间设置有排气腔,外管上设置有连通排气腔的入口和出口,其中入口与所述排风管的一端相连,出口连接有排气单元的进气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净化效果好、净化效率高且能能完全阻隔和杀灭病毒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病毒防疫呼吸器
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
,具体涉及一种病毒防疫呼吸器。
技术介绍
目前,主流的病毒防疫呼吸器都是采用以过滤为主的技术,即使业界领头羊美国3M公司的产品,对细菌的过滤率也不超过98.3%,并且不具备病毒灭杀功能,并且过滤率随使用时间持续下降,而病毒的直径只有细菌的几十分之一,过滤式呼吸器使佩戴者存在被病毒感染的风险,尤其是面对埃博拉病毒这种P4级烈性传染病时,吸入一粒病毒就可引起感染,人类更需要绝对安全可靠的防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净化效果好、净化效率高且能完全阻隔和杀灭病毒的病毒防疫呼吸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病毒防疫呼吸器,包括头罩主体,还包括空气处理单元,所述空气处理单元与头罩主体之间通过送风管与排风管相连;所述空气处理单元包括初级过滤单元和等离子发生单元;所述等离子发生单元包括绝缘管,所述绝缘管的内壁上设有圆筒状的阳极,所述绝缘管的中心轴线上设有呈圆杆状的阴极,所述阳极与阴极之间形成反应腔室,所述绝缘管的外壁上设置有磁性件;所述绝缘管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与外管之间设置有排气腔,所述外管上设置有连通所述排气腔的入口和出口,其中所述入口与所述排风管的一端相连,所述出口连接有排气单元的进气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阴极上设置有反应片,所述阳极上设有多个放电针,所述放电针的分布方向与所述反应片分布方向一致,且各所述放电针的针头均正对所述反应片。多个所述放电针螺旋分布在所述阳极上,所述反应片螺旋分布在所述阴极上;所述绝缘管于所述放电针的位置处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永磁体。所述排气单元为排气泵,所述排气泵的出气端连接有空气净化器。所述初级过滤单元包括过滤棉。所述绝缘管为陶瓷管。还包括鼓风单元,所述鼓风单元位于所述初级过滤单元与等离子发生单元之间,或者位于所述等离子发生单元的出气端。所述鼓风单元包括鼓风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经过初级过滤单元对空气进行粉尘颗粒的初级过滤,再经鼓风单元引入至等离子发生单元内,由于等离子发生单元通电后,在阳极与阴极之间的反应腔室内产生电场而产生等离子体,且磁性件在反应腔室内产生磁场,等离子体在此磁场的作用下约束在反应腔室内,增加了等离子体的密度,高密度的等离子体则对空气中的污染物分子(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孢子等)进行轰击,使污染物分子电离、解离和激发,从而使得污染物分子降低为单质分子结构的且对人体危害低的安全物质分子,同时完全分解各种有害气体,如甲醛、硫化氢、生化毒气等,提供无病毒无污染的空气,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从而达到完全阻隔和杀灭病毒的作用。本技术在等离子发生单元通电后,阳极与阴极之间的反应腔室内产生电场的同时,放电针与阴极以及反应片之间会形成特定区域(实际上也会形成呈螺旋分布的等离子区域)的放电间隙,产生更高密度的等离子体,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空气净化的效率;进一步地,上述反应片沿空气传输方向呈螺旋状分布,从而使得经过反应腔室的空气会呈螺旋状向前流动,从而延长了空气的传输路径,即提高了空气与等离子体反应的时间,从而进一步保障空气净化的效果。本技术的绝缘管于放电针的位置处设置有永磁体,能够加强放电针此处的磁场强度,能够约束更多的等离子体,使得等离子体的密度进一步提高,提高空气净化的效率和效果;另外还设有调节组件,能够对净化后的气体进行温度和湿度的调节,保障使用的舒适性。本技术的绝缘管内设置有排气腔,人体呼出的气体则经排气腔排出,同时呼出的气体在排气腔内进行换热作业,能够对阳极以及反应腔室等进行冷却,保障各部件的正常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在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空气处理单元在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为图2的A-A视图。图例说明:1、空气处理单元;101、进风口;102、出风口;2、初级过滤单元;3、鼓风单元;4、等离子发生单元;401、绝缘管;4011、内管;4012、外管;402、阳极;403、放电针;404、阴极;405、反应片;406、永磁体;407、磁性件;408、排气腔;4081、入口;4082、出口;409、反应腔室;5、排气单元;6、滤芯单元;7、头罩主体;8、送风管;9、排风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病毒防疫呼吸器,包括头罩主体7和空气处理单元1,其中头罩主体7可以采用常规结构,如包括头罩骨架和罩衣,头罩骨架上设置有目镜,头罩骨架固定在头部,并与颈部有一定的密封性;头罩主体7与空气处理单元1之间通过送风管8与排风管9相连;空气处理单元1上设置有进风口101和出风口102,送风管8的两端分别与头罩主体7和出风口102相连;空气处理单元1包括沿空气输送方向上(即沿进风口101至出风口102的方向上)依次设置的初级过滤单元2、鼓风单元3和等离子发生单元4;等离子发生单元4包括绝缘管401(如陶瓷管等),绝缘管401的内壁上设有圆筒状的阳极402,绝缘管401的中心轴线上设有呈圆杆状的阴极404,阳极402与阴极404之间形成反应腔室409,绝缘管401的外壁上设置有磁性件407。空气经进风口101进入至空气处理单元1内后,经过初级过滤单元2(如过滤棉等)对空气进行粉尘颗粒的初级过滤,再经鼓风单元3(如引风机等)引入至等离子发生单元4内,在等离子发生单元4通电后,在阳极402与阴极404之间的反应腔室409内产生电场,进而产生等离子体,同时磁性件407(如通电线圈或磁铁等)在反应腔室409内产生磁场,其磁力线沿反应腔室409的径向方向,等离子体在此磁场的作用下约束在反应腔室409内,增加了等离子体的密度,高密度的等离子体则对空气中的污染物分子(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孢子等)进行轰击,使污染物分子电离、解离和激发,从而使得污染物分子降低为单质分子结构的且对人体危害低的安全物质分子,同时完全分解各种有害气体,如甲醛、硫化氢、生化毒气等,提供无病毒无污染的空气,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净化后的空气再经出风口102排出,经送风管8进入至头罩主体7内供使用。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绝缘管401包括内管4011和外管4012,内管4011与外管4012之间设置有排气腔408;外管4012上设置有连通排气腔408的入口4081和出口4082;其中排风管9的一端则与入口4081相连,人体吸出的气体经排风管9进入至排气腔408内,再与内管4011进行换热后,再经出口4082排出至外部,从而能够对阳极402以及反应腔室409等进行冷却,保障各部件的正常工作。其中出口4082处设置有排气单元5(如排气泵),将空气排出。为了保证排出的空气没有污染性,在排气泵的出气端再加另一个同样结构的空气处理单元1或者其它空气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病毒防疫呼吸器,包括头罩主体(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气处理单元(1),所述空气处理单元(1)与头罩主体(7)之间通过送风管(8)与排风管(9)相连;所述空气处理单元(1)包括初级过滤单元(2)和等离子发生单元(4);所述等离子发生单元(4)包括绝缘管(401),所述绝缘管(401)的内壁上设有圆筒状的阳极(402),所述绝缘管(401)的中心轴线上设有呈圆杆状的阴极(404),所述阳极(402)与阴极(404)之间形成反应腔室(409),所述绝缘管(401)的外壁上设置有磁性件(407);所述绝缘管(401)包括内管(4011)和外管(4012),所述内管(4011)与外管(4012)之间设置有排气腔(408),所述外管(4012)上设置有连通所述排气腔(408)的入口(4081)和出口(4082),其中所述入口(4081)与所述排风管(9)的一端相连,所述出口(4082)连接有排气单元(5)的进气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病毒防疫呼吸器,包括头罩主体(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气处理单元(1),所述空气处理单元(1)与头罩主体(7)之间通过送风管(8)与排风管(9)相连;所述空气处理单元(1)包括初级过滤单元(2)和等离子发生单元(4);所述等离子发生单元(4)包括绝缘管(401),所述绝缘管(401)的内壁上设有圆筒状的阳极(402),所述绝缘管(401)的中心轴线上设有呈圆杆状的阴极(404),所述阳极(402)与阴极(404)之间形成反应腔室(409),所述绝缘管(401)的外壁上设置有磁性件(407);所述绝缘管(401)包括内管(4011)和外管(4012),所述内管(4011)与外管(4012)之间设置有排气腔(408),所述外管(4012)上设置有连通所述排气腔(408)的入口(4081)和出口(4082),其中所述入口(4081)与所述排风管(9)的一端相连,所述出口(4082)连接有排气单元(5)的进气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毒防疫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404)上设置有反应片(405),所述阳极(402)上设有多个放电针(403),所述放电针(403)的分布方向与所述反应片(405)分布方向一致,且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京鳞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