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部功能康复牵引治疗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1366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手部功能康复牵引治疗设备,属于医疗器械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机架,多根定位拖链的上端活动设置在机架前端面上;每根定位拖链下端设置有手指固定套;所述机架上端面为手部放置面;每根定位拖链下端还连接牵引带;所述牵引带下端连接有用于控制牵引带伸缩的牵引座;所述牵引座设置在机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通过末端牵拉的方式,对手功能受损患者进行手指功能康复,能适应不同大小手使用,左右手通用,操作方便灵活,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部功能康复牵引治疗设备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设备
,具体为一种手部功能康复牵引治疗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在加快,老人脑卒中发病率逐年上升,这些患者一般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性障碍,尤其是手部功能的障碍会大大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脑卒中患者手部功能异常往往表现为屈肌张力过高,甚至痉挛,具体表现为手指和手腕内屈,无法伸直。随着新技术对康复工程领域的渗透,对康复工程领域的研究变得越来越深入,取得了众多的研究成果,机器辅助康复医疗必须能够确保患者安全,患者可以接受机器训练,治疗过程较常规治疗手段更具有治疗效果。然而目前市场上现有设备多有以下几个问题:一、通用性差,大小手不通用,左右手不通用;2、机构复杂,售价昂贵;3、不够小巧便捷;4、穿戴复杂,操作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手部功能康复牵引治疗设备,主要通过末端牵拉的方式,对手功能受损患者进行手指功能康复,能适应不同大小手使用,左右手通用,操作方便灵活,成本低。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部功能康复牵引治疗设备,包括机架,多根定位拖链的上端活动设置在机架前端面上;每根定位拖链下端设置有手指固定套;所述机架上端面为手部放置面;每根定位拖链下端还连接牵引带;所述牵引带下端连接有用于控制牵引带伸缩的牵引座;所述牵引座设置在机架上。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拖链由多个链节块相互铰接相连构成。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拖链上端铰接在机架的上端面与前端面交界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手部的绑带。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牵引座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连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每根牵引带伸缩的滑动开关。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器内设置有与定位拖链对应数量的电子推杆,每个电子推杆连接对应的滑动开关。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器上设置有紧急开关。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牵引座上设置有绕线筒连接电机;所述牵引带与对应的绕线筒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牵引座上设置有拉线定位轴、滑块、滚轮;每根牵引带从绕线筒上延伸出来后先后经过拉线定位轴、滑块、滚轮后再与定位拖链连接;所述滑块连接有用于控制滑块移动的弹性伸缩器。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前端面上设置有用于感应手指固定套位置的触碰开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主要通过末端牵拉的方式,对手功能受损患者进行手指功能康复,该方式能适应不同的手型而且便于穿戴。末端牵拉技术实现简单,结构简洁便于制造,价格低廉,可以大大降低制造成本,使得设备更容易走向大众化。末端牵拉还能够适应左右手的匹配,不仅解决了左右手设备分开设计制造的问题,而且将设备小型化设计,既节约了成本,也节约了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方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机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定位拖链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牵引座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牵引座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牵引座侧边结构示意图;图7为牵引带的安装方式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产品的电路系统图。图中:1、机架;2、定位拖链;3、手指固定套;4、牵引座;5、控制器;6、紧急开关;7、滑动开关;8、绑带;9、牵引带;10、触碰开关;11、底座;12、滚轮;13、电机;14、盖板;15、滑块;16、弹性伸缩器;17、拉线定位轴;18、绕线筒;21、链节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请参阅图1至图7,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一种手部功能康复牵引治疗设备,包括机架1,多根定位拖链2的上端活动设置在机架1前端面上;每根定位拖链2下端设置有手指固定套3;所述机架1上端面为手部放置面;每根定位拖链2下端还连接牵引带9;所述牵引带9下端连接有用于控制牵引带9伸缩的牵引座4;所述牵引座4设置在机架1上。本技术具体工作原理:将手部放置在机架1的上端面上固定,将每个手指固定套3与对应手指套上固定,然后启动牵引座,牵引座4内的牵引机构控制牵引带9伸缩,从而拉动定位拖链2发送上下翻转移动,从而带动手指固定套3发生上下移动,从而将人体手指拉直,根据牵引座4的牵引幅度不同,手指被拉伸的幅度也可以发生变化。如图3所示,为了使得手指在牵引过程中受力更加准确不发生侧偏移,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拖链2由多个链节块21相互铰接相连构成。如图2所示,优选地,为了使得手部在训练过程中更加舒适,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拖链2上端铰接在机架1的上端面与前端面交界处。如图2所示,为了使得手部在训练时保持固定,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手部的绑带8。如图1所示,为了更加灵活的调节手部训练速度和姿势,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牵引座4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连接控制器5;所述控制器5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每根牵引带9伸缩的滑动开关7。如图1所示,为了使得手指牵引幅度实现调节,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5内设置有与定位拖链2对应数量的电子推杆,每个电子推杆连接对应的滑动开关7。推动某个滑动开关7时,对应的电机旋转一定数量圈数,从而带动绕线筒旋转,使得牵引带缩回一定距离,从而实现对手指的拉伸幅度调节。如图1所示,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5上设置有紧急开关6。如图4-7所示,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牵引座4上设置有绕线筒18连接电机13;所述牵引带9与对应的绕线筒18连接。如图4-7所示,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牵引座4上设置有拉线定位轴17、滑块15、滚轮12;每根牵引带9从绕线筒18上延伸出来后先后经过拉线定位轴17、滑块15、滚轮12后再与定位拖链2连接;所述滑块15连接有用于控制滑块15移动的弹性伸缩器16。如图2所示,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1前端面上设置有用于感应手指固定套3位置的触碰开关10。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该设备主要分为机架、电路系统、牵引座、控制器几大部分。机架共分为六个主要部分,分别为手部放置面、绑带、定位拖链、触碰开关。手部放置面属于与手接触的部分,在康复手指过程中,手全程与手部放置面处于接触状态,该接触面形状符合人机交互原理。绑带用于在穿戴过程时将手臂固定在手臂支撑座上,使其无法前后左右晃动。定位拖链由多节链节块组成,定位拖链末端设置手指固定套,有两个作用。第一个作用是固定牵引带,拖链的末端,手指固定环处会有牵引带,该牵引带连接到电机绕线筒上,拖链可对牵引带起到一定固定作用,防止牵引带出现散乱,打结现象。另一个作用在于设备复位阶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部功能康复牵引治疗设备,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多根定位拖链(2)的上端活动设置在机架(1)前端面上;每根定位拖链(2)下端设置有手指固定套(3);所述机架(1)上端面为手部放置面;每根定位拖链(2)下端还连接牵引带(9);所述牵引带(9)下端连接有用于控制牵引带(9)伸缩的牵引座(4);所述牵引座(4)设置在机架(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部功能康复牵引治疗设备,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多根定位拖链(2)的上端活动设置在机架(1)前端面上;每根定位拖链(2)下端设置有手指固定套(3);所述机架(1)上端面为手部放置面;每根定位拖链(2)下端还连接牵引带(9);所述牵引带(9)下端连接有用于控制牵引带(9)伸缩的牵引座(4);所述牵引座(4)设置在机架(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部功能康复牵引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拖链(2)由多个链节块(21)相互铰接相连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部功能康复牵引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拖链(2)上端铰接在机架(1)的上端面与前端面交界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部功能康复牵引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手部的绑带(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部功能康复牵引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座(4)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连接控制器(5);所述控制器(5)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每根牵引带(9)伸缩的滑动开关(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立伟朱永清卢成阳王涛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洲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