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儿骨牵引可调节体位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1366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儿骨牵引可调节体位垫,涉及到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框架、设于支撑框架的上端的支撑部、以及设置在支撑框架内部的第一棉垫、第二棉垫、弹性垫和若干伸缩机构,其中,第一棉垫的上端与支撑部的下端相抵,第二棉垫位于第一棉垫的下侧,第一棉垫与第二棉垫之间设有若干伸缩机构,支撑部的上表面开设有一体位槽;每一伸缩机构均包括:伸缩杆套,伸缩杆套的一端与第二棉垫连接;伸缩杆,伸缩杆的一端与第一棉套连接,且伸缩杆的另一端插设至伸缩杆套内;卡箍,卡箍设置在伸缩杆套的另一端的外缘。其能够实现对体位垫长度的调整,能够满足因年龄原因对体位垫的高度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儿骨牵引可调节体位垫
本技术涉及到医疗辅助器械
,尤其涉及到一种小儿骨牵引可调节体位垫。
技术介绍
双下肢骨折及膝关节损伤、胫腓骨骨折、趾端外伤及下肢软组织损伤,普外科下肢静脉曲张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抬高患肢至一定角度,达到促进双下肢的静脉和淋巴回流,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这一直是护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然而,下肢骨牵引的孩子因年龄原因对体位垫的高度要求不一样,现有技术中的体位垫的长度是固定的,不具有伸缩功能,体位垫的高度的无法调节,不能够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儿骨牵引可调节体位垫,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小儿骨牵引可调节体位垫,包括支撑框架,还包括支撑部、第一棉垫、第二棉垫、弹性垫套、弹性垫和伸缩机构,所述弹性垫套套设在所述支撑框架的外侧,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的上端,所述第一棉垫、所述第二棉垫、弹性垫和若干所述伸缩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的内部,其中,所述第一棉垫的上端与所述支撑部的下端相抵,所述第二棉垫位于所述第一棉垫的下侧,所述第一棉垫与所述第二棉垫之间设有若干伸缩机构,所述支撑部的上表面开设有一体位槽;每一所述伸缩机构均包括:伸缩杆套,所述伸缩杆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棉垫连接;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棉套连接,且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插设至所述伸缩杆套内;卡箍,所述卡箍设置在所述伸缩杆套的另一端的外缘。作为优选,还包括调节钮,每一所述卡箍上分别设有一所述调节钮。作为优选,还包括刻度线,每一所述伸缩杆上分别设有所述刻度线。作为优选,还包括拉链,所述弹性垫套的一侧设有所述拉链。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棉垫为弹性棉垫。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棉垫为弹性棉垫。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垫套为可伸缩式弹性垫套。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本技术中,第一棉垫、第二棉垫、弹性垫套和弹性垫用于支撑患儿的下肢体,通过在弹性垫套的一侧设置伸缩机构,能够实现对体位垫的长度的调整,从而使得体位垫能够满足因年龄原因对体位垫的高度要求,其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小儿骨牵引可调节体位垫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小儿骨牵引可调节体位垫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小儿骨牵引可调节体位垫的左视图;图4是图2中的A-A向剖视图;图5是图3中的B-B向剖视图。图中:1、第一棉垫;2、第二棉垫;3、弹性垫套;4、拉链;5、伸缩机构;51、伸缩杆;52、伸缩杆套;53、卡箍;54、调节钮;55、刻度值;6、支撑框架;7、支撑部;71、体位槽;8、弹性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图1是本技术小儿骨牵引可调节体位垫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小儿骨牵引可调节体位垫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小儿骨牵引可调节体位垫的左视图;图4是图2中的A-A向剖视图;图5是图3中的B-B向剖视图。请参见图1至图5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小儿骨牵引可调节体位垫,包括支撑框架6,还包括支撑部7、第一棉垫1、第二棉垫2、弹性垫套3、弹性垫8和伸缩机构5,弹性垫套3套设在支撑框架6的外侧,支撑部7设置在支撑框架6的上端,第一棉垫1、第二棉垫2、弹性垫8和若干伸缩机构5分别设置在支撑框架6的内部,其中,第一棉垫1的上端与支撑部7的下端相抵,第二棉垫2位于第一棉垫1的下侧,第一棉垫1与第二棉垫2之间设有若干伸缩机构5,支撑部7的上表面开设有一体位槽71。本实施例中支撑部7设置在弹性垫套3的内侧。弹性垫套3具有较强的弹性,可以自由伸缩,能够满足支撑部7上下移动的需求。每一伸缩机构5均包括:伸缩杆套52,伸缩杆套52的一端与第二棉垫2连接;伸缩杆51,伸缩杆51的一端与第一棉套1连接,且伸缩杆51的另一端插设至伸缩杆套52内;卡箍53,卡箍53设置在伸缩杆套52的另一端的外缘。本实施例中,支撑部7上的体位槽71用于固定在患者的下肢体上,用于支撑患者的下肢体,且伸缩机构5用于调节第一棉垫1和第二棉垫2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对支撑部7的高度的调整。本实施例中的弹性垫8填充在支撑框架1内,当需要调节伸缩机构5时,可以将弹性垫8从支撑框架1中取出。本实施例中,共设有三个伸缩机构5。其中,伸缩机构5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本实施例中,当需要调节第一棉垫1和第二棉垫2之间的距离时,可以松开卡箍53,然后再通过移动伸缩杆51调节第一棉垫1和第二棉垫2之间的距离即可,当调整完成后,在通过收紧卡箍53,使得卡箍53将伸缩杆51固定在伸缩杆套52内。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三个伸缩机构5沿支撑框架6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每一伸缩机构5还包括调节钮54,每一卡箍53上分别设有一调节钮54。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调节钮54控制卡箍53的松紧度。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每一伸缩机构5还包括刻度线55,每一伸缩杆51上分别设有刻度线55。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刻度线55,可以实现对第一棉垫1和第二棉垫2之间距离的精确把控。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小儿骨牵引可调节体位垫还包括拉链4,弹性垫套3的一侧设有拉链4。本实施例中,当需要取出弹性垫时,可以打开拉链4,直接的将弹性垫取出即可。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第一棉垫1为弹性棉垫。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第二棉垫2为弹性棉垫。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弹性垫套3为可伸缩式弹性垫套。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技术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儿骨牵引可调节体位垫,包括支撑框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部、第一棉垫、第二棉垫、弹性垫套、弹性垫和伸缩机构,所述弹性垫套套设在所述支撑框架的外侧,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的上端,所述第一棉垫、所述第二棉垫、弹性垫和若干所述伸缩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的内部,其中,所述第一棉垫的上端与所述支撑部的下端相抵,所述第二棉垫位于所述第一棉垫的下侧,所述第一棉垫与所述第二棉垫之间设有若干伸缩机构,所述支撑部的上表面开设有一体位槽;/n每一所述伸缩机构均包括:/n伸缩杆套,所述伸缩杆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棉垫连接;/n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棉套连接,且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插设至所述伸缩杆套内;/n卡箍,所述卡箍设置在所述伸缩杆套的另一端的外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儿骨牵引可调节体位垫,包括支撑框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部、第一棉垫、第二棉垫、弹性垫套、弹性垫和伸缩机构,所述弹性垫套套设在所述支撑框架的外侧,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的上端,所述第一棉垫、所述第二棉垫、弹性垫和若干所述伸缩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的内部,其中,所述第一棉垫的上端与所述支撑部的下端相抵,所述第二棉垫位于所述第一棉垫的下侧,所述第一棉垫与所述第二棉垫之间设有若干伸缩机构,所述支撑部的上表面开设有一体位槽;
每一所述伸缩机构均包括:
伸缩杆套,所述伸缩杆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棉垫连接;
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棉套连接,且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插设至所述伸缩杆套内;
卡箍,所述卡箍设置在所述伸缩杆套的另一端的外缘。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亚楠刘丹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