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面及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1183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46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鞋面及鞋,其中,鞋面包括:位于前帮围区域的第一编织体,位于前帮区域的第二编织体、第三编织体、第四编织体和第五编织体,以及位于后帮围区域的第六编织体;第一编织体、第二编织体、第三编织体、第四编织体、第五编织体和第六编织体顺次连接;第一编织体、第二编织体、第三编织体和第五编织体的弹性依次渐增,第四编织体和第六编织体的弹性与第二编织体的弹性相同。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提升穿着便捷性和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鞋面及鞋
本申请涉及生活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鞋面及鞋。
技术介绍
编织鞋面通常由一种编织结构形成整个鞋面,鞋面各处的弹性相同。为了适于穿着,通常会使鞋面的弹性设置得较大,这就使得鞋面容易因弹性较大而束缚力不足,降低穿着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鞋面及鞋,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的一项或更多项技术问题。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鞋面,包括:位于该鞋面的前帮围区域的第一编织体,位于该鞋面的前帮区域的第二编织体、第三编织体、第四编织体和第五编织体,以及位于该鞋面的后帮围区域的第六编织体;其中,该第一编织体、该第二编织体、该第三编织体、该第四编织体、该第五编织体和该第六编织体顺次连接;该第一编织体、该第二编织体、该第三编织体和该第五编织体的弹性依次渐增,该第四编织体和该第六编织体的弹性与该第二编织体的弹性相同。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第三编织体分别设置在该前帮区域的两侧面,该第三编织体包括沿鞋面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编织肋条和第二编织肋条,该第一编织肋条和该第二编织肋条沿该前帮区域的两侧面的高度方向排布。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第一编织肋条的编织结构为第一平纹编织结构,该第二编织肋条的编织结构为第二平纹编织结构,该第一平纹编织结构的正面和该第二平纹编织结构的正面反面设置。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第五编织体包括沿该鞋面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第三编织肋条,该第三编织肋条的编织结构为单罗纹编织结构。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第二编织体、该第三编织体、该第四编织体和该第五编织体的顶部形成鞋背区域,该鞋背区域内设置有鞋眼扣,该鞋眼扣内穿设有弹力鞋带。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第六编织体的内壁设置有后帮垫,该后帮垫与该第六编织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后帮片。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第一编织体的内壁设置有内衬片。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鞋,包括:鞋底和上述任一种实施方式的鞋面,该鞋面设置于该鞋底上。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鞋底包括:多个第一槽体,间隔设置于该鞋底的两侧,并沿该鞋底的宽度方向排布;多个第二槽体,沿该鞋底的周缘间隔设置,且至少一端与相邻的该第一槽体连通。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鞋底还包括:第三槽体,设置于该鞋底的中部,并沿该鞋底的长度方向排布;该第三槽体呈波浪状并将该鞋底分割成内侧部分和外侧部分,该外侧部分上设置有防滑纹。本申请实施例由于第一编织体、第二编织体、第三编织体和第五编织体的弹性渐增,因此,鞋面的前帮围区域的弹性小于前帮区域的弹性,并且前帮区域的弹性沿鞋头至鞋跟方向渐增,使得前帮区域的拉伸性沿鞋跟至鞋头方向渐减,以便穿着时对前帮区域进行拉伸,提高穿着便捷性;并且,因第二编织体与第四编织体和第六编织体的弹性相同且适中,使得鞋面的前帮区域靠近前帮围的部分和前帮区域的中部以及后帮围区域具有良好的束缚力,提高穿着的舒适性。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附图说明在附图中,除非另外规定,否则贯穿多个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或元素。这些附图不一定是按照比例绘制的。应该理解,这些附图仅描绘了根据本申请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而不应将其视为是对本申请范围的限制。图1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鞋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A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鞋的结构示意图;图2B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鞋面;11-第一编织体;12-第二编织体;13-第三编织体;131-第一编织肋条;132-第二编织肋条;14-第四编织体;15-第五编织体;151-第三编织肋条;16-第六编织体;161-后帮垫。17-鞋背区域;171-鞋眼扣;172-弹力鞋带;18-鞋口;19-容纳空间;200-鞋;20-鞋底;20A-外侧部分;20B-内侧部分。21-第一槽体;22-第二槽体;23-第三槽体。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图1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鞋面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鞋面10可以包括:位于鞋面的前帮围区域的第一编织体11,位于鞋面的前帮区域的第二编织体12、第三编织体13、第四编织体14和第五编织体15,以及位于鞋面的后帮围区域的第六编织体16;其中,第一编织体11、第二编织体12、第三编织体13、第四编织体14、第五编织体15和第六编织体16顺次连接;第一编织体11、第二编织体12、第三编织体13和第五编织体15的弹性依次渐增,第四编织体14和第六编织体16的弹性与第二编织体12的弹性相同。在一个示例中,第一编织体11、第二编织体12、第三编织体13、第四编织体14、第五编织体15和第六编织体16沿鞋面长度方向顺次设置,并连接形成一体成型的编织鞋面。在一个示例中,第五编织体15的上边缘与第六编织体16的上边缘围成鞋口18,第一编织体11、第二编织体12、第三编织体13、第四编织体14、第五编织体15和第六编织体16围成能容纳脚部的容纳空间19,鞋口18与容纳空间19连通,以使脚部能够沿鞋口18伸入容纳空间19内,以对脚部进行包裹。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鞋面10,由于第一编织体11、第二编织体12、第三编织体13和第五编织体15的弹性渐增,因此,鞋面10的前帮围区域的弹性小于前帮区域的弹性,并且前帮区域的弹性沿鞋头至鞋跟方向渐增,使得前帮区域的拉伸性沿鞋跟至鞋头方向渐减,以便穿着时对前帮区域进行拉伸,提高穿着便捷性,以及便于穿着后鞋面10具有良好的束缚力;并且,因第二编织体12与第四编织体14和第六编织体16的弹性相同且适中,使得鞋面10的前帮区域靠近前帮围的部分和前帮区域的中部以及后帮围区域具有良好的束缚力,提高穿着的舒适性。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三编织体13分别设置在前帮区域的两侧面,第三编织体13包括沿鞋面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编织肋条131和第二编织肋条132,第一编织肋条131和第二编织肋条132沿前帮区域的两侧面的高度方向排布。在一个示例中,第一编织肋条131和第二编织肋条132的长度方向与鞋面宽度方向相同。当脚部容置于容纳空间19内时,第一编织肋条131和第二编织肋条132可沿脚部的宽度方向对脚部的足弓区域进行束缚,有利于改善鞋面10的穿着舒适性。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编织肋条131的编织结构为第一平纹编织结构,第二编织肋条132的编织结构为第二平纹编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鞋面,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所述鞋面的前帮围区域的第一编织体,位于所述鞋面的前帮区域的第二编织体、第三编织体、第四编织体和第五编织体,以及位于所述鞋面的后帮围区域的第六编织体;/n其中,所述第一编织体、所述第二编织体、所述第三编织体、所述第四编织体、所述第五编织体和所述第六编织体顺次连接;/n所述第一编织体、所述第二编织体、所述第三编织体和所述第五编织体的弹性依次渐增,所述第四编织体和所述第六编织体的弹性与所述第二编织体的弹性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鞋面,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所述鞋面的前帮围区域的第一编织体,位于所述鞋面的前帮区域的第二编织体、第三编织体、第四编织体和第五编织体,以及位于所述鞋面的后帮围区域的第六编织体;
其中,所述第一编织体、所述第二编织体、所述第三编织体、所述第四编织体、所述第五编织体和所述第六编织体顺次连接;
所述第一编织体、所述第二编织体、所述第三编织体和所述第五编织体的弹性依次渐增,所述第四编织体和所述第六编织体的弹性与所述第二编织体的弹性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编织体分别设置在所述前帮区域的两侧面,所述第三编织体包括沿所述鞋面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编织肋条和第二编织肋条,所述第一编织肋条和所述第二编织肋条沿所述前帮区域的两侧面的高度方向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编织肋条的编织结构为第一平纹编织结构,所述第二编织肋条的编织结构为第二平纹编织结构,所述第一平纹编织结构的正面和所述第二平纹编织结构的正面反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编织体包括沿所述鞋面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第三编织肋条,所述第三编织肋条的编织结构为单罗纹编织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家德
申请(专利权)人:斯凯奇珠海横琴新区商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