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鞋部件及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1182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46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鞋部件及鞋,其中,鞋部件包括鞋面。鞋面的前帮至少设置两个第一鞋眼,第一鞋眼沿鞋面长度方向依次设置,鞋面的前帮设置有与第一鞋眼对应的第二鞋眼;鞋面的后帮设置有第三鞋眼。鞋面适用于使第一鞋带依次穿过第一鞋眼、第二鞋眼和第三鞋眼以使第一鞋带形成闭合的环,第一鞋带、鞋面以及第一鞋眼之间形成第一鞋带孔,第一鞋带、鞋面以及第二鞋眼之间形成第二鞋带孔。第二鞋带依次交叉穿过第一鞋带孔和第二鞋带孔。由此可见,鞋面的前帮和鞋面的后帮受力较为均匀,以使鞋面对脚后跟和脚背形成同等程度的束缚力,增加鞋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鞋部件及鞋
本申请涉及鞋
,尤其涉及一种鞋部件及鞋。
技术介绍
现有的鞋忽略了足踝的保护,然而,人的足踝跟也是最容易受伤的部位,根据脚的三维运动学研究发现:在支撑阶段的前10%-11%时间内,由于脚底屈曲限制了脚的外翻和胫骨的内旋,在其后37%的支持时间里,作为联合关节的脚关节的外翻占优势,且伴有胫骨的内旋。可见,加强足踝稳定、控制足部翻转对维护脚的安全非常重要。由此,上世纪90年代,鞋行业提出了定制化合脚鞋的概念,即可适度改变鞋面的尺寸大小及外形轮廓,以调节鞋面的前帮和后帮松紧程度、缓解足踝运动伤害。但是该调整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不够美观、鞋前帮和鞋后帮受力不均匀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鞋部件及鞋,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的一项或更多项技术问题。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鞋部件,该鞋部件包括鞋面。鞋面的前帮至少设置两个第一鞋眼,各第一鞋眼沿鞋面长度方向依次设置,鞋面的前帮设置有与第一鞋眼对应的第二鞋眼;鞋面的后帮设置有第三鞋眼。鞋面适于使第一鞋带依次穿过第一鞋眼、第二鞋眼和第三鞋眼以使第一鞋带形成闭合的环,第一鞋带、鞋面以及第一鞋眼之间形成第一鞋带孔,第一鞋带、鞋面以及第二鞋眼之间形成第二鞋带孔;鞋面还适于使第二鞋带依次交叉穿过第一鞋带孔和第二鞋带孔。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鞋面设置有鞋口,第三鞋眼的个数为多个,第三鞋眼围绕鞋口均匀分布。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鞋眼、第二鞋眼和第三鞋眼均为设置在鞋面上的通孔。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鞋眼的边沿、第二鞋眼的边沿和第三鞋眼的边沿均设置有光滑的鞋眼扣。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鞋眼与鞋面下沿间的垂直距离范围是2.5cm-5cm。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该鞋部件还包括调整组件,调整组件用于固定连接第一鞋带的两端,调整组件设置于鞋面的后帮的尾部。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调整组件包括:日形扣件,第一鞋带的一端与日形扣件固定连接,第一鞋带的另一端穿过日形扣件反折扣于第一鞋带。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鞋面的后帮还设置有支撑件,支撑件环绕固定于鞋面的后帮外侧,第一鞋带于对应第三鞋眼处贯穿支撑件。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鞋,该鞋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的鞋部件,以及第一鞋带和第二鞋带。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鞋带设置有刻度。本申请实施例的鞋面的前帮至少设置两个第一鞋眼,至少两个第一鞋眼沿鞋面长度方向依次设置,鞋面的前帮设置有与第一鞋眼对应的第二鞋眼;鞋面的后帮组件设置有第三鞋眼。从而使得第一鞋带,第一鞋带依次穿过第一鞋眼、第二鞋眼和第三鞋眼以使第一鞋带形成闭合的环,也即第一鞋带受力时,第一鞋眼、第二鞋眼和第三鞋眼处于同样的地位,以尽量使第一鞋眼、第二鞋眼和第三鞋眼受力平衡。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附图说明在附图中,除非另外规定,否则贯穿多个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或元素。这些附图不一定是按照比例绘制的。应该理解,这些附图仅描绘了根据本申请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而不应将其视为是对本申请范围的限制。图1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鞋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鞋面的后帮1;鞋面的前帮2;第一鞋眼3;第二鞋眼4;第三鞋眼5;支撑件6;第一鞋带7;第二鞋带8;日形扣件9;第一鞋带孔10;第二鞋带孔11;鞋口12。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鞋部件,包括:鞋面,鞋面的前帮2至少设置两个第一鞋眼3,第一鞋眼3沿鞋面长度方向依次设置,鞋面的前帮2设置有与第一鞋眼3对应的第二鞋眼4;鞋面的后帮1设置有第三鞋眼5。鞋面适于使第一鞋带7依次穿过第一鞋眼3、第二鞋眼4和第三鞋眼5以使第一鞋带7形成闭合的环。因此第一鞋带7受力时,第一鞋眼3、第二鞋眼4和第三鞋眼5处于同样的地位,所以第一鞋眼3、第二鞋眼4和第三鞋眼5受力平衡。也就是说鞋前帮和鞋后帮组件均依靠第一鞋带7提供的力产生束缚力,这样鞋面的前帮2和鞋面的后帮1受力较为均匀,以使鞋面对脚后跟和脚背形成同等程度的束缚力,增加鞋的合脚性和舒适度。其中,第一鞋带7、鞋面以及第一鞋眼3之间形成第一鞋带孔10,第一鞋带7、鞋面以及第二鞋眼4之间形成第二鞋带孔11;鞋面还适于使第二鞋带8依次交叉穿过第一鞋带孔10和第二鞋带孔11。由此可见,通过第二鞋带8向第一鞋带7提供力,解决第一鞋带7在满足受力平衡时无法在鞋前帮面系带的难题。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鞋面设置有鞋口12,第三鞋眼5的个数为多个,第三鞋眼5围绕鞋口12均匀分布。多个第三鞋眼5围绕鞋口12均匀分布可以使鞋口12和鞋帮面更加贴合脚后跟以及脚腕,使鞋子更加合脚和舒适。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鞋眼3、第二鞋眼4和第三鞋眼5均为设置在鞋面上的通孔。如此,能使第一鞋带7在受力时,带动鞋面根据脚型发生细微的形变,使鞋子更加贴脚。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鞋眼3的边沿、第二鞋眼4的边沿和第三鞋眼5的边沿均设置有光滑的鞋眼扣。光滑的鞋眼扣可以减少第鞋带和上述鞋眼间的摩擦力,方便第一鞋带7收缩,同时防止第一鞋带7打结以向鞋面提供均匀的力,增加鞋子的合脚性。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鞋眼3与鞋面下沿间的垂直距离范围是2.5cm-5cm。根据不同的人群,比如年龄不同,高低不同或者胖瘦不同等,其脚后跟容易受伤的部位距离鞋下沿的垂直距离范围是2.5cm-5cm,将鞋眼设置在这个高度,可以更加精确的为不同的人群提供鞋子,降低其脚步受伤的概率。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调整组件,调整组件用于固定连接第一鞋带7的两端,调整组件设置于鞋面的后帮1的尾部。第一鞋带7通过调整组件形成闭合的环。调整组件可将第一鞋带7形成的闭合环调整到合适的大小,以方便不同的人容易穿鞋以及使第二鞋带8系好。调整组件可为卡扣、钉扣等能使第一鞋带7方便固定和拆卸的结构。具体的,调整组件包括:日形扣件9,第一鞋带7的一端与日形扣件9固定连接,第一鞋带7的另一端穿过日形扣件9扣于第一鞋带7。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鞋面的后帮1还设置有支撑件6,支撑件6环绕固定于鞋面的后帮1外侧,第一鞋带7于对应第三鞋眼5处贯穿支撑件6。支撑件6用于为鞋面的后帮提供一定的支撑力,用于稳固脚跟。根据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该鞋部件包括:鞋面,鞋面包括鞋面的前帮2和鞋面的后帮组件。鞋面的前帮2设置一排第一鞋眼3,一排第一鞋眼3沿鞋面长度方向依次设置,鞋面的前帮设置有与第一鞋眼3对应的第二鞋眼4。鞋面的后帮组件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鞋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鞋面,鞋面的前帮至少设置两个第一鞋眼,所述第一鞋眼沿所述鞋面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所述鞋面的前帮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鞋眼对应的第二鞋眼;鞋面的后帮设置有第三鞋眼;所述鞋面适于使第一鞋带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鞋眼、所述第二鞋眼和所述第三鞋眼以使所述第一鞋带形成闭合的环;/n所述第一鞋带、所述鞋面以及所述第一鞋眼之间形成第一鞋带孔,所述第一鞋带、所述鞋面以及所述第二鞋眼之间形成第二鞋带孔;所述鞋面还适于使第二鞋带依次交叉穿过第一鞋带孔和第二鞋带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鞋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鞋面,鞋面的前帮至少设置两个第一鞋眼,所述第一鞋眼沿所述鞋面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所述鞋面的前帮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鞋眼对应的第二鞋眼;鞋面的后帮设置有第三鞋眼;所述鞋面适于使第一鞋带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鞋眼、所述第二鞋眼和所述第三鞋眼以使所述第一鞋带形成闭合的环;
所述第一鞋带、所述鞋面以及所述第一鞋眼之间形成第一鞋带孔,所述第一鞋带、所述鞋面以及所述第二鞋眼之间形成第二鞋带孔;所述鞋面还适于使第二鞋带依次交叉穿过第一鞋带孔和第二鞋带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鞋面设置有鞋口,所述第三鞋眼的个数为多个,所述第三鞋眼围绕所述鞋口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鞋眼、所述第二鞋眼和所述第三鞋眼均为设置在所述鞋面上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鞋眼的边沿、所述第二鞋眼的边沿和所述第三鞋眼的边沿均设置有光滑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家德
申请(专利权)人:斯凯奇珠海横琴新区商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