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草莓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1043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草莓种植方法,包括一下步骤:第一步,选苗,选择脱毒苗;第二步,选地,选择土壤,并将地块做畦,并与畦对应铺设洒水管道,水压控制在0.4‑1MPa;第三步,移栽,间隔20‑40cm种植,种植之后盖上地膜,2‑4天后将地膜在相对植株所在位置进行通孔使植株全部漏出;第四步,管理,在植株进入花期时采用人工授粉;第五步,采收,带上无菌手套和采用杀菌后的剪刀采摘,采摘完后进行病害防治。本方案有效的降低了植株对病菌的感染,选用脱毒苗,保证了植株的质量,在管理过程中尽量避免损伤植株,进而提高植株对病虫害的抵抗效果,防止病菌从植株的伤口入侵,造成植株发病,采用人工授粉,有效的提高了植株的挂果量,便于草莓产量的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草莓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草莓种植技术,特别是一种草莓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果品的数量要求也越来越多。草莓属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浆果是营养价值极其丰富,经济价值很高的等果品,不仅含有比其他水果高十倍的维生素,而且果实中所含的鞣花酸具有抗癌效果,因此十分畅销,售价是苹果的五倍,葡萄的二倍,仍供不应求。长期以来,虽然通过常规育种对草莓产量、果实大小及品质等方面有所改良,但栽培草莓是高度的杂和体,遗传上又存在多倍性,因此这种改良是缓慢的,也是有限的。同时,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及有限的基因资源也阻碍了常规杂交育种的进程,尤其在培育抗病毒、抗真菌、抗除草剂、抗逆境、耐储藏等草莓品种方面,都因找不到适合的亲本而难以实现。而要解决这些草莓生产上长期面临的问题,就需要育种工作者开辟新的技术路线,创造新的育种途径。因此,为了扩大草莓市场占有量,追求低成本,高品质和高效益,开发新的繁育方式,已成为当今草莓市场发展的热点问题,运用细胞工程手段,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方法快速繁殖草莓,固定杂种优势,保持品种特异性,实践证明是可行的。利用草莓组织在合适的培养基上进行离体繁殖,可加快品种繁殖速度,扩大种源生产,保持优良品种的性状,用较少得空间,较少个体和较少时间可获得遗传上与亲本植株相同的大量再生无毒苗,这繁殖方式为草莓的产业化发展开拓了一条有效途径,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巨大的。专利号为CN110547158A公开了一种草莓大田栽培方法,草莓品种红颜、章姬、黔红、京藏香、公主、全明星、法兰地、王妃、香蕉、隋珠等品种组培扩繁及练苗生根技术试验;原种栽培技术,建立组培苗品种资源圃;生产红颜、章姬、隋珠脱毒试管苗,采用草莓茎尖脱毒和快速扩繁脱毒试管苗的技术规程。本专利技术开展10个品种草莓组培苗练苗移栽、原种高山越夏繁殖技术试验、快速繁苗栽培技术试验,在武隆基地种植组培苗5600苗并扩繁草莓原种苗5万多苗。对马铃薯中心母本园草莓苗进行分盆移栽,约1200盆,通过放蜂提高母本园网室草莓苗授粉率和座果率。但是该方法种植过程中,植株发病率高,造成草莓植株严重死棵,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同时不利于对草莓进行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便于降低草莓感染病菌,提高草莓对病虫害抵抗能力,便于草莓种植管理,提高草莓产量的草莓种植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草莓种植方法,包括一下步骤:第一步,选苗,选择粗壮根系发达的脱毒苗;便于降低草莓感染病菌的风险,同时能够保证草莓植株的品质;第二步,选地,选择土壤深度为40cm以上,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为10%以上的土壤,并将地块做畦,并与畦对应铺设洒水管道,水压控制在0.4-1MPa;草莓喜水,便于提高草莓的生长发育,同时提高草莓对土壤中一样物质的吸收利用,便于根系的生长。第三步,移栽,将脱毒苗间隔20-40cm种植,种植之后盖上地膜,2-4天后将地膜在相对植株所在位置进行通孔使植株全部漏出;第四步,管理,种植后进行病虫害和肥水管理,在植株进入花期时采用人工授粉;第五步,采收,带上无菌手套和采用杀菌后的剪刀采摘,采摘完之后1小时内对草莓进行病害防治。进一步,所述脱毒苗为采用草莓组织在培养皿中进行无菌培养,待草莓组织生根发芽后转移到无菌土壤中炼苗三个月以上。进一步,所述草莓组织选择健壮无毒植株的根系或者根基部。进一步,所述移栽前将草莓植株的根系在药水中浸泡1-3秒,药水中添加细胞分裂素、生根剂和杀菌剂。进一步,所述杀菌剂为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和百菌清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所述虫害采用阿维菌素、菊酯类药剂进行防治,病害采用多菌灵、醚菌酯、多霉清、恶霉灵、甲霜灵和甲基托布津进行防治。进一步,所述无菌手套为一次性手套,剪刀采用50%百菌清稀释1000倍进行杀菌。便于降低采摘过程中对植株采摘伤口对病菌的感染,进而避免植株受病菌感染,造成发病或者死棵,同时能够避免病菌交叉感染,提高对作物的保护效果。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特点:本方案有效的降低了植株对病菌的感染,同时选用脱毒苗,有效的保证了植株的质量,在管理过程中尽量避免损伤植株,进而提高植株对病虫害的抵抗效果,防止病菌从植株的伤口入侵,造成植株发病,采用人工授粉,有效的提高了植株的挂果量,便于草莓产量的提高。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详细结构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操作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附图所示:一种草莓种植方法,包括一下步骤:第一步,选苗,选择粗壮根系发达的脱毒苗;便于降低草莓感染病菌的风险,同时能够保证草莓植株的品质;脱毒苗为采用草莓组织在培养皿中进行无菌培养,待草莓组织生根发芽后转移到无菌土壤中进行炼苗,炼苗三个月。草莓组织选择健壮无毒植株的根系或者根基部。第二步,选地,选择土壤深度为60cm,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为12%的土壤,并将地块做畦,并与畦对应铺设洒水管道,水压控制在0.5MPa;便于对地块进行洒水,提高草莓对水分的吸收,草莓喜水,便于提高草莓的生长发育,同时提高草莓对土壤中一样物质的吸收利用,便于根系的生长。第三步,移栽,将脱毒苗间隔25cm种植,种植之后盖上地膜,3天后将地膜在相对植株所在位置进行通孔使植株全部漏出;便于提高对草莓种植过程中的保温效果,同时避免对损伤草莓,提高对草莓保护,使草莓根系能尽快的扎入土壤中吸收养分,提高草莓的种植成活率;移栽前将草莓植株的根系在药水中浸泡2秒,药水中添加细胞分裂素、生根剂和杀菌剂。杀菌剂为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和百菌清中的至少一种。第四步,管理,种植后进行病虫害和肥水管理,在植株进入花期时采用人工授粉;虫害采用阿维菌素、菊酯类药剂进行防治,病害采用多菌灵、醚菌酯、多霉清、恶霉灵、甲霜灵和甲基托布津进行防治。第五步,采收,带上无菌手套和采用杀菌后的剪刀采摘,采摘完之后1小时内对草莓进行病害防治。无菌手套为一次性手套,剪刀采用50%百菌清稀释1000倍进行杀菌。便于降低采摘过程中对植株采摘伤口对病菌的感染,进而避免植株受病菌感染,造成发病或者死棵,同时能够避免病菌交叉感染,提高对作物的保护效果。实施例二一种草莓种植方法,包括一下步骤:第一步,选苗,选择粗壮根系发达的脱毒苗;便于降低草莓感染病菌的风险,同时能够保证草莓植株的品质;脱毒苗为采用草莓组织在培养皿中进行无菌培养,待草莓组织生根发芽后转移到无菌土壤中炼苗三个月以上。草莓组织选择健壮无毒植株的根系或者根基部。第二步,选地,选择土壤深度为65cm,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为15%的土壤,并将地块做畦,并与畦对应铺设洒水管道,水压控制在0.8MPa,便于提高洒水的范围,进而降低洒水管道铺设的成本,为降低对草莓植株的损伤,在草莓种植前安装晒水管道,同时也可以将洒水管道通过支架安装在草莓植株的上方;草莓喜水,便于提高草莓的生长发育,同时提高草莓对土壤中一样物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草莓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下步骤:/n第一步,选苗,选择粗壮根系发达的脱毒苗;/n第二步,选地,选择土壤深度为40cm以上,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为10%以上的土壤,并将地块做畦,并与畦对应铺设洒水管道,水压控制在0.4-1MPa;/n第三步,移栽,将脱毒苗间隔20-40cm种植,种植之后盖上地膜,2-4天后将地膜在相对植株所在位置进行通孔使植株全部漏出;/n第四步,管理,种植后进行病虫害和肥水管理,在植株进入花期时采用人工授粉;/n第五步,采收,带上无菌手套和采用杀菌后的剪刀采摘,采摘完之后1小时内对草莓进行病害防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草莓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下步骤:
第一步,选苗,选择粗壮根系发达的脱毒苗;
第二步,选地,选择土壤深度为40cm以上,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为10%以上的土壤,并将地块做畦,并与畦对应铺设洒水管道,水压控制在0.4-1MPa;
第三步,移栽,将脱毒苗间隔20-40cm种植,种植之后盖上地膜,2-4天后将地膜在相对植株所在位置进行通孔使植株全部漏出;
第四步,管理,种植后进行病虫害和肥水管理,在植株进入花期时采用人工授粉;
第五步,采收,带上无菌手套和采用杀菌后的剪刀采摘,采摘完之后1小时内对草莓进行病害防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莓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毒苗为采用草莓组织在培养皿中进行无菌培养,待草莓组织生根发芽后转移到无菌土壤中炼苗三个月以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春华武少涵罗雨桢
申请(专利权)人:衡东华贵种养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