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西红柿大棚育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85308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西红柿大棚育种方法:第一步:将每立方米土壤中添加5‑8kg的作物秸秆有机肥,并搅拌混合,堆积备用;得到基质;第二步:将基质加入育苗盘内,同时将西红柿种子置于基质内后,喷洒水;第三步:控制育苗温度在23‑27℃,出苗后在每株西红柿育苗上施加20‑30g有机肥,培养18‑22天后移栽;其中,作物秸秆有机肥由以下重量份组成:作物秸秆颗粒70‑80份、侧孢芽孢杆菌1‑2份、枯草芽孢杆菌1‑2份、尿素8‑9份、菌渣5‑8份、腐殖酸5‑8份、酵素菌5‑8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让西红柿快速育苗,使得西红柿快速开花结果,缩短从种植到丰收的过程,能够有利于大棚种植户的增产增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西红柿大棚育种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肥料
,涉及一种西红柿大棚育种方法,具体为一种西红柿大棚育种方法。
技术介绍
化学肥料是农业生产最基础而且是最重要的物质投入之一,长期施用容易造成土壤板结,营养失调,加速土壤酸化,降低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物质难以转化及降解,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对比文件CN109156288A公开了一种高成活率的番茄育种方法,包括取一定量优质存活的番茄种子,利用蒸馏水冲洗5-10min,随后沥干备用;培养基的制备,将壳聚糖、玉米芯、麸皮、酵母菌剂按照重量比1:3:2:0.3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在20-45℃恒温发酵1d-3d,制成番茄种子培养基,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育种方法,使得传统的番茄可以在较为干旱以及盐碱地中生长,整体基于出芽培养以及盐碱地的初步处理,使得实际种植的番茄实际成活率较高。现有技术中,如何让西红柿快速育苗,使得西红柿快速开花结果,缩短从种植到丰收的过程,能够有利于大棚种植户的增产增收,是农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如何让西红柿快速育苗,使得西红柿快速开花结果,缩短从种植到丰收的过程,能够有利于大棚种植户的增产增收的问题,而提出一种西红柿大棚育种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西红柿大棚育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每立方米土壤中添加5-8kg的作物秸秆有机肥,并搅拌混合,堆积备用;得到基质;第二步:将基质加入育苗盘内,同时将西红柿种子置于基质内后,喷洒水;第三步:控制育苗温度在23-27℃,出苗后在每株西红柿育苗上施加20-30g有机肥,培养18-22天后移栽;其中,作物秸秆有机肥由以下重量份组成:作物秸秆颗粒70-80份、侧孢芽孢杆菌1-2份、枯草芽孢杆菌1-2份、尿素8-9份、菌渣5-8份、腐殖酸5-8份、酵素菌5-8份。优选的,该作物秸秆有机肥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作物秸秆沿着上料漏斗加入到上料管内,使得作物秸秆首先经过底座上方的粉碎机构,启动旋转电机工作,带动驱动轴转动,驱动轴带动第二圆形板和第二圆形板的第二粉碎轴进行转动,使得第二粉碎轴沿着第一粉碎轴的环形间歇进行转动,从而对作物秸秆进行粉碎;第二步:粉碎后的作物秸秆细粒沿着上料管进入到筛筒内,启动驱动电机工作,通过主动皮带轮、从动皮带轮,带动连接套转动,由于上料管的出料端套设有连接套,并与连接套转动连接,且连接套通过连接件与筛筒进行转动,使得筛筒对粉碎颗粒进行筛选,小颗粒的作物秸秆沿着筛筒的筛孔落入到底箱内收集,而大颗粒的作物秸秆沿着筛筒的另一侧排出,然后进行收集,再加入到上料漏斗内通过粉碎机构进行粉碎,然后再通过筛筒进行筛选,从而制得作物秸秆颗粒;第三步:将作物秸秆颗粒70-80份与侧孢芽孢杆菌1-2份、枯草芽孢杆菌1-2份、尿素10-20份、菌渣5-10份、腐殖酸5-10份、酵素菌3-5份进行混合搅拌得到混合物料,然后再加水并调整水分含量为混合物料重量的32%,再至发酵槽中依次进行发酵、烘干,从而得到作物秸秆有机肥。优选的,底座的顶面两侧上设置有两组支架,底座的顶面中部设置有底箱,底箱的正下方设置有筛分装置。优选的,筛分装置包括连接套、筛筒、上料管、上料漏斗、粉碎机构、第一连接环、第二连接环、转轴、连接杆,上料管为弧形管,上料管贯穿一侧的支架,并与支架固定连接,上料管的进料端与上料漏斗连接,上料管的出料端套设有连接套,并与连接套转动连接,另一侧的支架上转动安装有转轴,转轴远离支架的侧壁上环形阵列设置有四组连接杆,连接杆远离转轴的一端与第二连接环的内壁连接,连接套和第二连接环之间设置有筛筒,筛筒靠近连接套一端的直径小于筛筒靠近第二连接环一端的直径,筛筒的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多组筛孔。优选的,筛筒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环,第一连接环分别通过连接件与连接套和第二连接环连接,连接件包括弹性垫、连接耳、紧固螺栓,连接套、第一连接环以及第二连接环的外壁上分别环形阵列设置有多组连接耳,第一连接环的连接耳分别通过紧固螺栓与连接套的连接耳、第一连接环的连接耳连接,且第一连接环分别与连接套和第二连接环之间设置有弹性垫。优选的,底座的底部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主动皮带轮、从动皮带轮,驱动电机安装在底座上,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主动皮带轮连接,主动皮带轮通过皮带与从动皮带轮连接,从动皮带轮套设在连接套上。优选的,上料管靠近进料端处设置有粉碎机构,粉碎机构包括第一圆形板、第一粉碎轴、第二粉碎轴、第二圆形板、驱动轴,第一圆形板固定安装在上料管一侧的外壁上,第二圆形板转动安装在上料管另一侧的外壁上,第二圆形板的外壁上设置有驱动轴,驱动轴与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旋转电机通过支座安装在上料管的外壁上,第一圆形板的内壁上环形阵列设置有多组第一粉碎轴,第二圆形板的内壁上环形阵列设置有多组第二粉碎轴,第二粉碎轴位于第一粉碎轴的环形间隙中,并与沿着第一粉碎轴的环形间隙转动,第一粉碎轴和第二粉碎轴上分别设置有粉碎刀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步:将每立方米土壤中添加5-8kg的作物秸秆有机肥,并搅拌混合,堆积备用;得到基质;第二步:将基质加入育苗盘内,同时将西红柿种子置于基质内后,喷洒水;第三步:控制育苗温度在23-27℃,出苗后在每株西红柿育苗上施加20-30g有机肥,培养18-22天后移栽;其中,作物秸秆有机肥由以下重量份组成:作物秸秆颗粒70-80份、侧孢芽孢杆菌1-2份、枯草芽孢杆菌1-2份、尿素8-9份、菌渣5-8份、腐殖酸5-8份、酵素菌5-8份;由制备的作物秸秆有机肥作为西红柿育苗的基肥,使得西红柿可以快速育苗,使得西红柿快速开花结果,缩短从种植到丰收的过程,能够有利于大棚种植户的增产增收;将作物秸秆沿着上料漏斗10加入到上料管9内,使得作物秸秆首先经过底座1上方的粉碎机构11,启动旋转电机工作,带动驱动轴23转动,驱动轴23带动第二圆形板22和第二圆形板22的第二粉碎轴21进行转动,使得第二粉碎轴21沿着第一粉碎轴20的环形间歇进行转动,从而对作物秸秆进行粉碎,由于第一粉碎轴20和第二粉碎轴21上分别设置有粉碎刀片,第一粉碎轴20和第二粉碎轴21环形阵列设置有多组,使得对作物秸秆多次粉碎,且粉碎颗粒比较细粒,使得作物秸秆后续再进行制造肥料时,可以与菌种进行充分发酵;粉碎后的作物秸秆细粒沿着上料管9进入到筛筒7内,启动驱动电机3工作,通过主动皮带轮4、从动皮带轮5,带动连接套6转动,由于上料管9的出料端套设有连接套6,并与连接套6转动连接,且连接套6通过连接件与筛筒7进行转动,使得筛筒7对粉碎颗粒进行筛选,小颗粒的作物秸秆沿着筛筒7的筛孔落入到底箱8内收集,而大颗粒的作物秸秆沿着筛筒7的另一侧排出,然后进行收集,再加入到上料漏斗10内通过粉碎机构11进行粉碎,然后再通过筛筒7进行筛选,从而制得作物秸秆颗粒;本专利技术设置的连接件方便对筛筒7进行更换,使用符合工艺要求的筛孔,从而最终可以制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西红柿大棚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第一步:将每立方米土壤中添加5-8kg的作物秸秆有机肥,并搅拌混合,堆积备用;得到基质;/n第二步:将基质加入育苗盘内,同时将西红柿种子置于基质内后,喷洒水;/n第三步:控制育苗温度在23-27℃,出苗后在每株西红柿育苗上施加20-30g有机肥,培养18-22天后移栽;/n其中,作物秸秆有机肥由以下重量份组成:作物秸秆颗粒70-80份、侧孢芽孢杆菌1-2份、枯草芽孢杆菌1-2份、尿素8-9份、菌渣5-8份、腐殖酸5-8份、酵素菌5-8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西红柿大棚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每立方米土壤中添加5-8kg的作物秸秆有机肥,并搅拌混合,堆积备用;得到基质;
第二步:将基质加入育苗盘内,同时将西红柿种子置于基质内后,喷洒水;
第三步:控制育苗温度在23-27℃,出苗后在每株西红柿育苗上施加20-30g有机肥,培养18-22天后移栽;
其中,作物秸秆有机肥由以下重量份组成:作物秸秆颗粒70-80份、侧孢芽孢杆菌1-2份、枯草芽孢杆菌1-2份、尿素8-9份、菌渣5-8份、腐殖酸5-8份、酵素菌5-8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西红柿大棚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作物秸秆有机肥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作物秸秆沿着上料漏斗(10)加入到上料管(9)内,使得作物秸秆首先经过底座(1)上方的粉碎机构(11),启动旋转电机工作,带动驱动轴(23)转动,驱动轴(23)带动第二圆形板(22)和第二圆形板(22)的第二粉碎轴(21)进行转动,使得第二粉碎轴(21)沿着第一粉碎轴(20)的环形间歇进行转动,从而对作物秸秆进行粉碎;
第二步:粉碎后的作物秸秆细粒沿着上料管(9)进入到筛筒(7)内,启动驱动电机(3)工作,通过主动皮带轮(4)、从动皮带轮(5),带动连接套(6)转动,由于上料管(9)的出料端套设有连接套(6),并与连接套(6)转动连接,且连接套(6)通过连接件与筛筒(7)进行转动,使得筛筒(7)对粉碎颗粒进行筛选,小颗粒的作物秸秆沿着筛筒(7)的筛孔落入到底箱(8)内收集,而大颗粒的作物秸秆沿着筛筒(7)的另一侧排出,然后进行收集,再加入到上料漏斗(10)内通过粉碎机构(11)进行粉碎,然后再通过筛筒(7)进行筛选,从而制得作物秸秆颗粒;
第三步:将作物秸秆颗粒70-80份与侧孢芽孢杆菌1-2份、枯草芽孢杆菌1-2份、尿素10-20份、菌渣5-10份、腐殖酸5-10份、酵素菌3-5份进行混合搅拌得到混合物料,然后再加水并调整水分含量为混合物料重量的32%,再至发酵槽中依次进行发酵、烘干,从而得到作物秸秆有机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西红柿大棚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底座(1)的顶面两侧上设置有两组支架(2),底座(1)的顶面中部设置有底箱(8),底箱(8)的正下方设置有筛分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西红柿大棚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筛分装置包括连接套(6)、筛筒(7)、上料管(9)、上料漏斗(10)、粉碎机构(11)、第一连接环(12)、第二连接环(13)、转轴(15)、连接杆(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浩韩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南北现代林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