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罐体倒装施工的倾斜检测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0947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借助本身重力对被控物体的倾斜进行检测并控制其倾斜度的装置。它是由绝缘护筒(4)、主导线(10)、软导线(5)、重锤(6)、导电块(8)、控制导线(11、12)及纠倾系统(c、d)组成。它是通过绝缘护筒(4)的倾斜控制纠倾系统(c、d)的工作与否,从而使被控物体的倾斜度控制在预定的范围内。(*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Inclination detection control device for upside down construction of tank body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device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controlling the inclination of a controlled object by means of its own gravity. The utility model is composed of an insulating protecting barrel (4), a main wire (10), a soft lead (5), a heavy hammer (6), a conducting block (8), a control wire (11, 12) and an inclination correction system (C, D). The utility model controls the tilt correction system (C and D) by the inclination control of an insulating guard tube (4), so that the inclination of the controlled object is controlled within a predetermined ran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所属领域 本技术属于钢制压力容器等立式倒装时使用的一种控制装置,具有控制物体倾斜量之功能。
技术介绍
目前,在石油、冶金、化工等行业,多数采用正装法进行罐体类容器(如煤气柜、热风炉、反应罐等)的制作安装,这种作业方法必须可靠的脚手架,并由大型起重机辅助才能进行。采用这种方法会随着在建物高度的增加而使其高空作业量增大、效率降低,而且危险性也加大。如果采用顶升倒装法,则作业人员都在地面上或距地面较低的位置进行,安全性提高,不必采用大型吊装设备,但随着已安装完毕的部分逐渐增高,其倾翻的可能性也加大,一旦出现倾翻,已安装的部分将会成为一堆废铁,形成大的质量事故,并极可能造成大的安全事故。为此,很少采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借助本身重力的作用,以控制纠倾系统自动工作的装置。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绝缘护筒(4)中,主导线(10)通过上端盖(1)与软导线(5)相连下端挂一重垂(6),重垂(6)的四周均匀布置四个导电块(8),每个导电块(8)连接一条控制导线(11、12)。该装置安装于被控物体上,在被控物体不倾斜时,重垂(6)与导电块(8)不接触,当被控物体倾斜时其上的护筒也发生倾斜,重垂(6)向倾斜的方向偏移,超过预定的倾斜量时重垂(6)和与倾斜方向一致的一个或两个导电块(8)相接触,相当于开关闭合,从而使纠倾系统工作,使被控物体向倾斜的相反方向拉动,直至恢复到预定的安全倾斜范围之内。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职工劳动强度、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构造剖面图。 图2是该技术的应用示意图。 图中1.上端盖,2.上固定圈3.调整螺丝4.护筒,5.软导线,6.重垂,7.下固定圈,8.导电块,9.螺钉,10.主导线,11.12.控制导线,a.倾斜检测控制装置,b.被控物体,c.d.纠倾系统。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主导线(10)与软导线(5)相连,软导线(5)通过上端盖(1)的中心孔在护筒(4)内与重垂(6)连接,导电块(8)通过螺钉(9)与控制导线(11、12)相连并固定在护筒(4)上。重垂(6)及导电块(8)应采用铜质材料,其间的相对距离应在0.5至1毫米之间。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倾斜检测控制装置(a)通过调整螺丝(3)、上固定圈(2),下固定圈(7)与被控物体(b)紧密固定在一起,在被控物体(b)不发生倾斜时通过调整螺丝(3)使重垂(6)与四周的导电块(8)保持相等的间距,四周的纠倾系统(c.d)(另两个未画出)不工作。如果被控物体(b)向某一侧(如左侧)倾斜时,安装在被控物体(b)上的倾斜检测控制装置(a)内的重垂(6)与其相应侧的导电块(8)(左侧)接触,控制相反侧(右侧)纠倾系统(d)拉紧而纠倾系统(c)放松,被控物体(b)被拉向右侧。当被控物体(b)的倾斜度达到预定值时,纠倾系统(c及d)同时停止工作,从而使被控物体(b)保持在被控范围内。权利要求一种倾斜检测控制装置,在绝缘护筒(4)中,主导线(10)、软导线(5)、重锤(6)串联接,导电块(8)与控制导线(11、12)连接,其特征是四个导电块(8)均匀布置在重垂(6)的四周,四个导电块(8)与重垂(6)之间有间隙。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借助本身重力对被控物体的倾斜进行检测并控制其倾斜度的装置。它是由绝缘护筒(4)、主导线(10)、软导线(5)、重锤(6)、导电块(8)、控制导线(11、12)及纠倾系统(c、d)组成。它是通过绝缘护筒(4)的倾斜控制纠倾系统(c、d)的工作与否,从而使被控物体的倾斜度控制在预定的范围内。文档编号G01C9/12GK201212265SQ20082012632公开日2009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12日专利技术者者中林, 萍 韩 申请人:中国第二冶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倾斜检测控制装置,在绝缘护筒(4)中,主导线(10)、软导线(5)、重锤(6)串联接,导电块(8)与控制导线(11、12)连接,其特征是:四个导电块(8)均匀布置在重垂(6)的四周,四个导电块(8)与重垂(6)之间有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者中林韩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二冶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5[中国|内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