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外壳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08551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5: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外壳加工装置,属于加工领域,包括外模箱,外模箱的内部下端固定连接有底板,外模箱的内部滑动放置有内模箱,内模箱均匀的设有模槽,内模箱的下端均匀的滑动连接有顶杆,模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顶板,顶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板,外模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气缸,内模箱的上端卡接有模盖,通过顶杆与顶板的设置,气缸杆带动连板上下移动,方便推动模槽内部的成型后的电机铝壳移出模槽的内部,方便取出电机外壳,避免取出时电机壳被专用工具夹坏的现象,而且通过横杆与滑槽的滑动连接,堵块与模槽的内部上端滑动卡接,方便固定安装与定位模盖,避免连接卡接发生偏斜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外壳加工装置
本技术涉及加工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机外壳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在电路中是用字母M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发电机在电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目前现有的电机外壳多数是通过模具加工成型的,现有的电机加工模具在把电机加工成型后需要通过专用工具把电机取出模槽的内部,不但麻烦,而且还容易把电机外壳损坏,同时现有的电机外壳加工模具中的模盖移动较为麻烦,而且还容易使得模座与模盖连接处发生连接偏斜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外壳加工装置,通过顶杆与顶板的设置,气缸杆带动连板上下移动,方便推动模槽内部的成型后的电机铝壳移出模槽的内部,方便取出电机外壳,避免取出时电机壳被专用工具夹坏的现象,而且通过横杆与滑槽的滑动连接,堵块与模槽的内部上端滑动卡接,方便固定安装与定位模盖,避免连接卡接发生偏斜的现象。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外壳加工装置,包括外模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箱(1)的内部下端固定连接有底板(2),所述外模箱(1)的内部滑动放置有内模箱(4),所述内模箱(4)均匀的设有模槽(5),所述内模箱(4)的下端均匀的滑动连接有顶杆(6),所述模槽(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顶板(7),所述顶杆(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板(8),所述外模箱(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0),所述支撑架(1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气缸(11),所述内模箱(4)的上端卡接有模盖(14),所述模盖(14)的下端均匀的固定连接有堵块(15),所述堵块(1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中心柱(16),所述模盖(14)的上端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外壳加工装置,包括外模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箱(1)的内部下端固定连接有底板(2),所述外模箱(1)的内部滑动放置有内模箱(4),所述内模箱(4)均匀的设有模槽(5),所述内模箱(4)的下端均匀的滑动连接有顶杆(6),所述模槽(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顶板(7),所述顶杆(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板(8),所述外模箱(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0),所述支撑架(1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气缸(11),所述内模箱(4)的上端卡接有模盖(14),所述模盖(14)的下端均匀的固定连接有堵块(15),所述堵块(1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中心柱(16),所述模盖(14)的上端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吊块(17),所述吊块(1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横杆(18),所述外模箱(1)的上端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耳板(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协良戴瑞峻戴川皓戴瑞倩戴川翔陈子莹
申请(专利权)人:瑞安市驰灿冲压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