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IC卡卡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0734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IC卡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IC卡卡座,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侧部中部均设置有延伸部,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卡接槽,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通过所述延伸部和所述卡接槽卡接,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内部设置有若干个接触端子,所述上壳体侧部前端均设置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延伸至所述下壳体内,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设置有安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延伸部与卡接槽将上壳体和下壳体进行固定,上壳体侧部前端均设置的卡接部可将插入安装部的IC卡进行夹紧,防止IC卡掉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有效的防止IC卡掉出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IC卡卡座
本技术涉及IC卡
,尤其是指一种IC卡卡座。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先进的集成电子技术的发展,即IC卡作为一种高效实用、方便安全的智能化工具,近年来已在金融业务、商业服务、医疗保险、交通、电信、资料管理、身份验证、安全控制以及军事领域等各个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现有的IC卡卡座结构复杂、组装不方便,并且在插卡之后,IC卡容易掉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组装方便、可卡接IC卡的IC卡卡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IC卡卡座,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侧部中部均设置有延伸部,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卡接槽,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通过所述延伸部和所述卡接槽卡接,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内部设置有若干个接触端子,所述上壳体侧部前端均设置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延伸至所述下壳体内,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设置有安装部。作为优选,所述上壳体侧部后端均设置有卡块,所述下壳体侧部后端设置有与所述卡块配合使用的卡槽。作为优选,所述接触端子为弹性接触端子,所述接触端子前端设置有弹性部。作为优选,所述下壳体底端两侧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下壳体一体成型。作为优选,所述上壳体上与所述下壳体上均设置有观察孔,所述观察孔设置有多个。作为优选,所述下壳体前端设置有多个插针,多个插针均匀的分布于所述下壳体前端。作为优选,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均采用绝缘材质制成。作为优选,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指示标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IC卡卡座,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侧部中部均设置有延伸部,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卡接槽,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通过所述延伸部和所述卡接槽卡接,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内部设置有若干个接触端子,所述上壳体侧部前端均设置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延伸至所述下壳体内,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设置有安装部,本技术通过延伸部与卡接槽将上壳体和下壳体进行固定,上壳体侧部前端均设置的卡接部可将插入安装部的IC卡进行夹紧,防止IC卡掉出,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有效的防止IC卡掉出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附图标记分别为:上壳体--1,下壳体--2,延伸部--3,卡接槽--4,接触端子--5,卡接部--6,安装部--7,卡块--8,卡槽--9,弹性部--10,凸台--11,观察孔--12,插针--13,指示标志--14。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IC卡卡座,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所述上壳体1侧部中部均设置有延伸部3,所述下壳体2上设置有卡接槽4,所述上壳体1与所述下壳体2通过所述延伸部3和所述卡接槽4卡接,所述上壳体1与所述下壳体2内部设置有若干个接触端子5,所述上壳体1侧部前端均设置有卡接部6,所述卡接部6延伸至所述下壳体2内,所述上壳体1与所述下壳体2之间设置有安装部7,本技术通过延伸部3与卡接槽4将上壳体1和下壳体2进行固定,上壳体1侧部前端均设置的卡接部6可将插入安装部7的IC卡进行夹紧,防止IC卡掉出,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有效的防止IC卡掉出的情况。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为使得本技术的上壳体1与下壳体2固定的更加牢靠,所述上壳体1侧部后端均设置有卡块8,所述下壳体2侧部后端设置有与所述卡块配合使用的卡槽9。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接触端子5前端设置有弹性部10,接触端子5用于连接IC卡的芯片,本技术将接触端子5为弹性接触端子5,在插卡的过程中接触端子5的弹性部10可自动连接IC卡的芯片。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体2底端两侧设置有凸台11,所述凸台11与所述下壳体2一体成型,凸台11防止IC卡过度插入,当IC卡的一端与凸台11抵接之后,则无法再插入。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体1上与所述下壳体2上均设置有观察孔12,所述观察孔12设置有多个,观察孔12方便查看IC卡插入的深度和IC卡的芯片与接触端子5连接的情况。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体2前端设置有多个插针13,多个插针13均匀的分布于所述下壳体2前端,插针13方便IC卡座外接其他检测仪器。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体1与所述下壳体2均采用绝缘材质制成,为方便指示使用者沿正确的方向插入,所述上壳体1上设置有指示标志14。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IC卡卡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侧部中部均设置有延伸部,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卡接槽,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通过所述延伸部和所述卡接槽卡接,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内部设置有若干个接触端子,所述上壳体侧部前端均设置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延伸至所述下壳体内,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设置有安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IC卡卡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侧部中部均设置有延伸部,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卡接槽,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通过所述延伸部和所述卡接槽卡接,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内部设置有若干个接触端子,所述上壳体侧部前端均设置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延伸至所述下壳体内,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设置有安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C卡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侧部后端均设置有卡块,所述下壳体侧部后端设置有与所述卡块配合使用的卡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C卡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端子为弹性接触端子,所述接触端子前端设置有弹性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渊胜蔡江梁王强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千颖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