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蓄电池液位状态检测功能的注液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0707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蓄电池液位状态检测功能的注液帽,该具有蓄电池液位状态检测功能的注液帽,包括注液帽主体,所述注液帽主体上装设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连接于浮漂,所述第一连杆能够跟随所述浮漂上下运动,所述第一连杆上具有感应部,所述注液帽主体上还设于感应传感器,所述感应传感器能够与所述感应部匹配,以检测蓄电池内实时液位并发出相应的警示信号。该具有蓄电池液位状态检测功能的注液帽能够对蓄电池内电解液量进行检测,以在缺液时能够及时警示用户补注电解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蓄电池液位状态检测功能的注液帽
本技术涉及铅酸阀控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蓄电池液位状态检测功能的注液帽。
技术介绍
蓄电池充电时利用外部的电能使内部活性物质再生,把电能储存为化学能,需要放电时再次把化学能转换为电能输出,广泛应用于交通领域和通信领域,在蓄电池内电解液不足的情况下,若不及时补注电解液会导致储电量下降,储电量下降就会导致蓄电池性能降低,进而影响到蓄电池的寿命。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对蓄电池电解液量进行检测,以在缺液时能够及时补注电解液,并对蓄电池液位状态进行警示的注液帽。公开于本技术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技术的一般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蓄电池液位状态检测功能的注液帽,该具有蓄电池液位状态检测功能的注液帽能够对蓄电池内电解液量进行检测,以在缺液时能够及时警示用户补注电解液。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蓄电池液位状态检测功能的注液帽,包括注液帽主体,所述注液帽主体上装设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连接于浮漂,所述第一连杆能够跟随所述浮漂上下运动,所述第一连杆上具有感应部,所述注液帽主体上还设于感应传感器,所述感应传感器能够与所述感应部匹配,以检测蓄电池内实时液位并发出相应的警示信号。优选地,所述注液帽主体上构造有针对所述蓄电池内部的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中设有止水阀芯,所述止水阀芯能够在所述浮漂处于第一高度时打开所述第一出水口,在所述浮漂处于第二高度时关闭所述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高度低于所述第二高度。优选地,所述止水阀芯通过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连接。优选地,所述注液帽主体上构造有与外部选择性贯通的进水三通阀,所述进水三通阀具有能够与外部注液装置贯通的阀进水口以及阀出水口,所述阀出水口与分流器贯通连接,所述分流器能够将加注的水引导至所述第一出水口处。优选地,所述第一出水口的上部具有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结构环绕所述第一出水口设置,且所述凹槽结构的容纳水位能够高于所述第一出水口的高度。优选地,所述进水三通阀与所述注液帽主体之间具有第一密封圈。优选地,所述分流器与所述注液帽主体之间卡扣连接。优选地,所述感应传感器与所述分流器之间通过传感器盖片封装固定连接,所述感应传感器还具有朝向用户侧的线缆端子。优选地,所述注液帽主体的顶部设有盖体。优选地,所述注液帽主体的外周壁上套装有第二密封圈。有益效果:采用所述浮漂能够对所述蓄电池内的液位状态进行实时的跟随,进而通过与之连接为一体的第一连杆的上下位移,所述感应传感器则通过对所述第一连杆上的感应部的检测最终获取到所述蓄电池内的实时液位,并能够发出相应的警示信号提示相关操作人员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具有蓄电池液位状态检测功能的注液帽在一个角度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具有蓄电池液位状态检测功能的注液帽在一角度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注液帽主体;11、盖体;12、第二密封圈;21、第一连杆;211、感应部;22、浮漂;3、感应传感器;31、传感器盖片;32、线缆端子;41、第一出水口;42、止水阀芯;43、第二连杆;51、进水三通阀;52、分流器;53、第一密封圈;61、凹槽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至2详细介绍本技术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的提供了一种具有蓄电池液位状态检测功能的注液帽,包括注液帽主体1,所述注液帽主体1上装设有第一连杆21,所述第一连杆21的一端连接于浮漂22,所述第一连杆21能够跟随所述浮漂22上下运动,所述第一连杆21上具有感应部211,所述注液帽主体1上还设于感应传感器3,所述感应传感器3能够与所述感应部211匹配,以检测蓄电池内实时液位并发出相应的警示信号,例如将所述警示信号与外部的电子显示部件连接,进而能够形成文字、声光等形式的警示标示。该技术方案中,采用所述浮漂22能够对所述蓄电池内的液位状态进行实时的跟随,进而通过与之连接为一体的第一连杆21的上下位移,所述感应传感器3则通过对所述第一连杆21上的感应部211的检测最终获取到所述蓄电池内的实时液位,并能够发出相应的警示信号提示相关操作人员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例如补充新液或者停止注液等。进一步的,所述注液帽主体1上构造有针对所述蓄电池内部的第一出水口41,所述第一出水口41中设有止水阀芯42,所述止水阀芯42能够在所述浮漂22处于第一高度时打开所述第一出水口41,在所述浮漂22处于第二高度时关闭所述第一出水口41,所述第一高度低于所述第二高度。具体的,所述止水阀芯42通过第二连杆43与所述第一连杆21连接。此时通过所述第二连杆43将所述第一连杆21与所述止水阀芯42连接实现两者运动的联动,能够在补液到位后将第一出水口41封闭,在液位未达到相应的预设高度时,则保持所述第一出水口41的贯通。前述的第一高度对应于所述电解液需要补液的警戒高度,所述第二高度对应于所述电解液补液完成的高度。更进一步的,作为对所述注液帽的注液流路的一种具体形式,优选地,所述注液帽主体1上构造有与外部选择性贯通的进水三通阀51,所述进水三通阀51具有能够与外部注液装置贯通的阀进水口以及阀出水口,所述阀出水口与分流器52贯通连接,所述分流器52能够将加注的水引导至所述第一出水口41处,所述进水三通阀51的设置一方面能够保证对应的蓄电池内的进液需求,同时还能够兼顾相邻的蓄电池内的进液管路的串联。最好的,所述第一出水口41的上部具有凹槽结构61,所述凹槽结构61环绕所述第一出水口41设置,且所述凹槽结构61的容纳水位能够高于所述第一出水口41的高度,此时,当所述蓄电池内的液位达到预设高度后,所述第一出水口41将被封闭,同时操作人员继续注液后,这部分电解液将被羁留于所述凹槽结构61内,从而形成对所述蓄电池内部的封闭,防止电池内部空气由此通道进后加水管中,防止爆管。所述进水三通阀51与所述注液帽主体1之间具有第一密封圈53,以保证注液流路的密封性;所述注液帽主体1的外周壁上套装有第二密封圈12,保证所述注液帽与蓄电池安装孔之间的密封性。所述分流器52与所述注液帽主体1之间卡扣连接,以便于其组装。所述感应传感器3与所述分流器52之间通过传感器盖片31封装固定连接,所述感应传感器3还具有朝向用户侧的线缆端子32,以能够对所述感应传感器3检测获取的信号进行必要的传输与转换。所述注液帽主体1的顶部设有盖体1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蓄电池液位状态检测功能的注液帽,其特征在于,包括注液帽主体(1),所述注液帽主体(1)上装设有第一连杆(21),所述第一连杆(21)的一端连接于浮漂(22),所述第一连杆(21)能够跟随所述浮漂(22)上下运动,所述第一连杆(21)上具有感应部(211),所述注液帽主体(1)上还设于感应传感器(3),所述感应传感器(3)能够与所述感应部(211)匹配,以检测蓄电池内实时液位并发出相应的警示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蓄电池液位状态检测功能的注液帽,其特征在于,包括注液帽主体(1),所述注液帽主体(1)上装设有第一连杆(21),所述第一连杆(21)的一端连接于浮漂(22),所述第一连杆(21)能够跟随所述浮漂(22)上下运动,所述第一连杆(21)上具有感应部(211),所述注液帽主体(1)上还设于感应传感器(3),所述感应传感器(3)能够与所述感应部(211)匹配,以检测蓄电池内实时液位并发出相应的警示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帽主体(1)上构造有针对所述蓄电池内部的第一出水口(41),所述第一出水口(41)中设有止水阀芯(42),所述止水阀芯(42)能够在所述浮漂(22)处于第一高度时打开所述第一出水口(41),在所述浮漂(22)处于第二高度时关闭所述第一出水口(41),所述第一高度低于所述第二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液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阀芯(42)通过第二连杆(43)与所述第一连杆(2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液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帽主体(1)上构造有与外部选择性贯通的进水三通阀(51),所述进水三通阀(51)具有能够与外部注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席红军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联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