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时器及其游丝摆轮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0472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定时器及其游丝摆轮组件,游丝摆轮组件包括框形架、游丝、摆轮和转轴;所述框形架用于与定时器的外壳连接,所述游丝和所述摆轮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与所述框形架枢转连接,所述框形架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游丝末端的游丝折弯结构的固定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当需要单独对游丝摆轮组件进行调试时,即可整体将模块化的游丝摆轮组件从定时器的外壳上取下,当调试完成后,再整体将游丝摆轮组件与定时器的外壳进行装配,避免了游丝摆轮直接在定时器外壳上装配的空间小,调试难的问题,大大提高了装配效率,同时便于自动化装配工艺的设计,减少对人工装配的依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时器及其游丝摆轮组件
本技术属于定时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定时器及其游丝摆轮组件。
技术介绍
机械式定时器是一种技术已经成熟的产品。由钟表机构作传动机构,加上启动机构和信号输出机构,即成为定时装置。上述机构设在一外壳内,通过夹板柱固定的上夹板和下夹板组成的机架内,传动机构由头轮部件、二轮部件、三轮部件等组成的齿轮系和擒纵轮部件、擒纵叉和摆轮游丝部件组成;启动机构由固定在头轮轴上的主凸轮、从凸轮和止动闸组成;信号输出机构由控制电路起动闭合的杠杆、导电簧片、打锤、铃组成,通过主凸轮定位钩位置的变换以及与止动闸定位孔的配合,达到定时极限位置与断开位置的具体变换。申请号为CN9821269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游丝式定时器,包括壳体部件,传动轮系部件,限时控制部件,开关座部件。它以发条为动力源,通过传动齿轮将发条储存的能量传递给擒纵叉推动摆轮摆动,逐步释放能量,带动头轮柄轴及与其连接的定时轮、限位凸轮转到设定位置时,定时杠杆受簧片压逼,使定时杠杆的擒纵叉落入定时轮缺口中,动静触头脱开,使与定时器相连的电路断开,达到定时开关的作用。申请号为CN20032010181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机械式定时器,包括固定在机架内的齿轮传动机构、擒纵机构、摆轮游丝机构和固定在头轮轴上的主凸轮、从凸轮和固定在机架上的止动闸以及控制电路起动闭合的杠杆、导电簧片、打锤、铃,齿轮传动机构包括若干组相互啮合的齿轮组,所述的止动闸部件由止动闸片和绝缘块组成,所述的止动闸片与绝缘块间固定一制动片,制动片的另一端可与摆轮游丝机构的摆轮相配合。申请号为CN20192190472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振动手感且一声响的定时器,包括一端敞口且具有内腔的背铃以及安装在背铃内腔中且配有发条的走头轮组件、闹头轮组件、由走头轮组件驱动的擒纵机构、带有锤头的打锤件;所述擒纵机构包括配有游丝的摆轮,走头轮组件中的走头轮轴、闹头轮组件中的闹头轮轴以及摆轮轴相互平行布置且可转动地定位在上下两块夹板上,所述打锤件通过打锤轴可摆动地定位在上下两块夹板之间并且设置有定时杆;所述走头轮轴的中部固定着第二齿轮,第二齿轮通过过桥齿轮组驱动擒纵机构。可见,摆轮游丝系统是定时器的核心部分,起到计时基准的作用,调节摆轮游丝系统可调节定时器走时精度。现有技术中,由于游丝摆轮系统与定时器的外壳连接,当游丝摆轮系统需要多次调试时,则必须将已装配完成的定时器重新拆卸开后才能将游丝摆轮系统取下,这无疑降低了定时器的生产效率,增大了定时器的成本。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定时器的游丝摆轮组件,旨在通过将游丝和摆轮集成为一独立的整体的模块化的结构,可整体与定时器的外壳进行装配,提高定时器的装配效率。本技术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定时器,包括上述的游丝摆轮组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一种用于定时器的游丝摆轮组件,包括框形架、游丝、摆轮和转轴;所述框形架用于与定时器的外壳连接,所述游丝和所述摆轮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与所述框形架枢转连接,所述框形架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游丝末端的游丝折弯结构的固定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框形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枢转连接;所述第一侧壁、所述游丝、所述摆轮和所述第二侧壁依次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为硬质塑料,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内部中空的固定销柱和固定销;所述固定销柱凸设于所述第二侧壁的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内侧面上,并向所述第一侧壁方向延伸,所述固定销柱的端部设有凸筋,所述凸筋与所述固定销配合固定所述游丝折弯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分别设有轴孔,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对应的轴孔内;优选的,所述转轴与所述轴孔之间设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壁沿轴向呈阶梯状,所述轴承直径较小一端与所述轴孔的直径相匹配并设置在轴孔内,直径较大一端的内侧端面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的外侧面相抵触;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的外侧面上设有用于与所述轴承直径较大一端相配合的凸起。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壁和/或所述第二侧壁上的外侧面上设有用于与定时器的外壳连接的连接结构;优选的,所述连接结构为卡扣。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为金属材料,所述固定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的底部,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为由所述第一侧壁的底部边缘向所述游丝方向延伸形成的板状结构,所述第一固定部设有开口方向朝向所述游丝的第一开口槽;所述第二固定部为由所述第一侧壁的底部边缘向所述游丝方向延伸后再回折形成的“V”形折边结构,“V”形折边结构的开口构成所述第二固定部的第二开口槽;所述游丝折弯结构穿设在所述第一开口槽和第二开口槽内并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相对固定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相对的内侧面上设有盲孔槽,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嵌入所述盲孔槽。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壁和/或所述第二侧壁上设有用与观察摆轮上的定针方向的观察孔。一种定时器,包括外壳,如上所述的游丝摆轮组件;所述外壳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的扣合处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游丝摆轮组件的安装口。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内设有凸轮组件、齿轮传动组件、擒纵组件和开关组件;所述框形架与所述外壳连接,所述摆轮与所述擒纵组件配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将游丝和摆轮与框形架集成为一整体的模块化的结构,通过框形架与定时器的外壳之间的连接关系实现游丝摆轮组件整体与定时器外壳之间的连接,并且,游丝的末端的游丝折弯结构与框形架相对固定设置,因此,当需要单独对游丝摆轮组件进行调试时,即可整体将游丝摆轮组件从定时器的外壳上取下,当调试完成后,再整体将游丝摆轮组件与定时器的外壳进行装配。2、本技术无需将定时器的其他已装配完成的结构进行拆卸,即可对游丝摆轮组件整体拆卸和装配,大大提高了装配效率。3、本技术的游丝摆轮组件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附图说明附图作为本技术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的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但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游丝摆轮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结构的爆炸图;图3是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定时器的爆炸图;...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定时器的游丝摆轮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框形架、游丝、摆轮和转轴;/n所述框形架用于与定时器的外壳连接,所述游丝和所述摆轮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与所述框形架枢转连接,所述框形架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游丝末端的游丝折弯结构的固定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定时器的游丝摆轮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框形架、游丝、摆轮和转轴;
所述框形架用于与定时器的外壳连接,所述游丝和所述摆轮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与所述框形架枢转连接,所述框形架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游丝末端的游丝折弯结构的固定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定时器的游丝摆轮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形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枢转连接;
所述第一侧壁、所述游丝、所述摆轮和所述第二侧壁依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定时器的游丝摆轮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为硬质塑料,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内部中空的固定销柱和固定销;
所述固定销柱凸设于所述第二侧壁的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内侧面上,并向所述第一侧壁方向延伸,所述固定销柱的端部设有凸筋,所述凸筋与所述固定销配合固定所述游丝折弯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定时器的游丝摆轮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分别设有轴孔,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对应的轴孔内;
所述转轴与所述轴孔之间设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壁沿轴向呈阶梯状,所述轴承直径较小一端与所述轴孔的直径相匹配并设置在轴孔内,直径较大一端的内侧端面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的外侧面相抵触;
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的外侧面上设有用于与所述轴承直径较大一端相配合的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定时器的游丝摆轮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壁和/或所述第二侧壁上的外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利云孙威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米迪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