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湿度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0462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温湿度控制器,包括导轨式外壳和内置在外壳内的电路板,电路板上连接单片机,单片机连接有温湿度检测、温湿度显示系统;温湿度控制器的单片机上还连接有负载检测和显示系统,并在所述负载检测系统上设有强制负载工作的转换开关。采用单片机控制负载工作状态,并在显示器上显示工作状态的信号,方便操作人员读出数据,及时作出变更;同时电路板可安装在外壳中,外壳的结构可以与轨道相连接,直接安装在轨道上即可,无特殊安装要求。(*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ntroll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ntroller, which comprises a circuit board guide rail type casing and built-in within the shell, connected to the circuit board connected with the MCU, MCU to measur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display system;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ntroller chip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ad detection and display system, and detection system is provided with a load switch compulsory work load on the switch. Uses the microcontroller to control the load working state and work state display signal on the display, convenient for operator to read data, make timely changes; at the same time the circuit board can be installed in the shell, the shell structure can be connected to the track, can be installed directly on the track, no special installation requirem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温湿度控制器,具体涉及一种由单片机控制 温湿度及负载工作状态,由显示器显示温湿度、负载工作状态的、可 安装在导轨上的温湿度控制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温湿度控制器体积较大,安装位置有特殊要求,需 开独立的安装孔,给使用带来不便。且其内部结构为通过模拟电路控 制温湿度,该结构不具备显示功能,操作人员不能及时、方便地从该温湿度控制器上解读到温湿度;另外在现有的温湿度控制器上还未见有负载工作状态检测及显示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由单片机控制温湿度及负载工作状态,由显 示器显示温湿度、负载工作状态的、可安装在导轨上的温湿度控制器。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种温湿度控制器,包括 有外壳和电路板,所述外壳两侧设有电路板的输出端和输入端,所述 电路板上连接单片机,单片机通过开关电源供电,且单片机上连接有 温湿度检测系统和温湿度显示系统,其创新点在于所述电路板内置 在导轨式外壳内;所述温湿度控制器的单片机上还连接有负载检测和 显示系统,并且在所述负载检测系统上设有强制负载工作的转换开 关。所述导轨式外壳底部设有凹槽,在凹槽的一侧下方设有向内钩的 固定卡臂,另一侧设有活动卡扣。所述负载检测系统由负载工作状态传感器与单片机、光电耦合 器、电阻、可控硅串连成回路,并与负载电源连接组成。所述负载故障指示显示器和负载工作指示显示器为发光二极管。所述转换开关为波段开关。以上结构的优点在于该结构采用单片机控制负载工作状态,通 过负载工作状态的信号进行读取,并在显示器上显示,其单片机控制 负载状态精确,显示器显示方便操作人员读出数据,及时作出变更c/ 另外,使用单片机技术,减少了电子元器件的使用量,从而使电路板 可以安装在类似轨道式空气开关的外壳中,该外壳的结构也可以与轨 道相连接,直接安装在轨道上即可,无特殊安装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线路框图2为本技术的外形结构示意图3为图2所示本技术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输入端1连接交流电源,输入端1_A还和输出端 2—B相连,输出端2与负载相连。图1中,所述线路上分布开关电源8、单片机9、光电耦合器IO、 可控硅ll、温度探头12、湿度探头13、负载工作状态传感器15、负 载电源20。具体连接关系如下外界交流电和开关电源8连接,开关电源8与单片机9连接,单片机9与光电耦合器10和可控硅11连 接成一个控制回路,可控硅11的阴极通过负载工作状态传感器15接 到输出端2的一端,输出端2的另一端直接和电源相连。所述单片机 9除了与上述线路连接,还分别与温度探头12、湿度探头13、负载 检测按钮18、温度显示器4、负载故障显示器16、负载工作状态显 示器17连接;另外,单片机9与负载工作状态传感器15之间的连接 关系为单片机9与负载工作状态传感器15连接,负载工作状态传 感器15通过开关19与输出端2连接,开关19可选择与可控硅11或 直接与电源连接。该结构中,通过温度探头12、湿度探头13和负载 工作状态传感器15将探测到的温湿度和负载状态反馈到单片机9上, 再通过单片机9分别将温、湿度反映到温度显示器4及负载故障指示 显示器16和负载工作指示显示器17上,以上所述的显示器除了温度 显示器外均为发光二极管。当负载检测按钮18按下,单片机检测负 载工作状态传感器15的信号,并将处理结果传给负载故障或工作显 不器。整个线路的工作是通过交流电由开关电源8将220V的电压转换 成5V的电压后提供给单片机工作,单片机根据设定好的程序对各个 部件进行信息的采集,再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具有速度快、 准确性高的优点。另外,由于在线路中采用单片机9,减少了部件,使得其体积变 小,可以将整个线路布置在类似于空气开关外壳的壳体中。如图2、 3所示,外壳7为"凸"型,在外壳7的一侧设有温度显示器3和湿度显示器14和负载故障指示显示器16和负载工作指示 显示器17及负载检测按钮18。将外壳7的底部设计成凹槽4,该凹 槽4的形状与电器的通用导轨形状相吻合,在凹槽4的一侧设有向内 勾的卡臂5与凹槽4形成一个整体,另一侧设置一个可活动的卡扣6, 导轨滑动连接在凹槽4内,卡臂5和可活动的卡扣6正好可以卡住导 轨,保证温湿度控制器在其上滑动不滑落;在将温湿度控制器脱卸时, 也只需要将卡扣6松开,温湿度控制器即可拉出。权利要求1、一种温湿度控制器,包括有外壳和电路板,所述外壳两侧设有电路板的输出端和输入端,所述电路板上连接单片机,单片机通过开关电源供电,且单片机上连接有温湿度检测系统和温湿度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内置在导轨式外壳内;所述温湿度控制器的单片机上还连接有负载检测和显示系统,并且在所述负载检测系统上设有强制负载工作的转换开关。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湿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导轨式外壳底部设有凹槽,在凹槽的一侧下方设有向内钩的固 定卡臂,另一侧设有活动卡扣。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湿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负载检测系统由负载工作状态传感器与单片机、光电耦合器、 电阻、可控硅串连成回路,并与负载电源连接组成。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温湿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负载故障指示显示器和负载工作指示显示器为发光二极管。'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湿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转换开关为波段开关。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温湿度控制器,包括导轨式外壳和内置在外壳内的电路板,电路板上连接单片机,单片机连接有温湿度检测、温湿度显示系统;温湿度控制器的单片机上还连接有负载检测和显示系统,并在所述负载检测系统上设有强制负载工作的转换开关。采用单片机控制负载工作状态,并在显示器上显示工作状态的信号,方便操作人员读出数据,及时作出变更;同时电路板可安装在外壳中,外壳的结构可以与轨道相连接,直接安装在轨道上即可,无特殊安装要求。文档编号F24F11/00GK201259291SQ20082004212公开日2009年6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11日专利技术者张春林, 石红斌 申请人:如皋市玉泉电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温湿度控制器,包括有外壳和电路板,所述外壳两侧设有电路板的输出端和输入端,所述电路板上连接单片机,单片机通过开关电源供电,且单片机上连接有温湿度检测系统和温湿度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内置在导轨式外壳内;所述温湿度控制器的单片机上还连接有负载检测和显示系统,并且在所述负载检测系统上设有强制负载工作的转换开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红斌张春林
申请(专利权)人:如皋市玉泉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