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类岩堆体的自动干湿循环试验装置
本技术属于岩土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通常所说的岩堆体是指在河流阶地侵蚀时期,或晚更新世时期的滑坡体。而类岩堆体既非土又非破碎围岩,还受到一定的地应力作用,具有软弱、破碎、极易风化、遇水极易软化、大变形等特点。在降雨—暴晒干湿循环下类岩堆体会有裂隙发育,导致雨水等更容易渗入滑裂带,并在滑裂带内聚集,不仅产生很大的不利于稳定的水压力,还会弱化滑裂带物质,因此研究干湿循环下类岩堆体的裂隙发育具有重要作用。类岩堆体不同于一般的土石混合体,需要考虑地应力的作用。自然降雨则要求不能简单的向试样室内注水。且目前大多数干湿循环试验装置的自动化水平低,多次干湿循环操作手工劳动量大,且人工操作对实验扰动较大。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自动的干湿循环装置,模拟类岩堆体的赋存环境,研究类岩堆体在降雨-曝晒干湿循环下的裂隙发育。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模拟受到地应力作用的类岩堆体,在降雨径流和曝晒下的干湿循环,同时通过DIC测量系统来进行裂隙演化试验,整个试验过程通过计算机自动控制干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类岩堆体的自动干湿循环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有机玻璃容器、机架、围压加载装置、轴压加载装置、降雨装置、加热装置和计算机;/n所述圆柱形有机玻璃容器包括内层有机玻璃承压筒(5)、外层有机玻璃承压筒(4)、隔层(8)、顶盖(7)和底座(6),所述顶盖(7)外径与外层有机玻璃承压筒(4)相同,内径与内层有机玻璃承压筒(5)相同,所述顶盖(7)分别与内外两层有机玻璃承压筒的上端焊接,所述底座(6)直径与外层有机玻璃承压筒(4)相同,所述底座(6)分别与内外两层有机玻璃承压筒的下端焊接,所述隔层(8)外径与外层有机玻璃承压筒(4)相同,内径与内层有机玻璃承压筒(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类岩堆体的自动干湿循环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有机玻璃容器、机架、围压加载装置、轴压加载装置、降雨装置、加热装置和计算机;
所述圆柱形有机玻璃容器包括内层有机玻璃承压筒(5)、外层有机玻璃承压筒(4)、隔层(8)、顶盖(7)和底座(6),所述顶盖(7)外径与外层有机玻璃承压筒(4)相同,内径与内层有机玻璃承压筒(5)相同,所述顶盖(7)分别与内外两层有机玻璃承压筒的上端焊接,所述底座(6)直径与外层有机玻璃承压筒(4)相同,所述底座(6)分别与内外两层有机玻璃承压筒的下端焊接,所述隔层(8)外径与外层有机玻璃承压筒(4)相同,内径与内层有机玻璃承压筒(5)相同,所述隔层(8)分别与内外两层有机玻璃承压筒焊接;
所述机架包括两立柱(2)、横梁(3)和基座(1),所述两立柱(2)固定于基座(1)上,所述基座(1)固定于地面上,所述横梁(3)与立柱(2)之间可拆卸式连接;
所述围压加载装置包括围压室(9)、围压控制柜(10),所述围压室(9)是由径向的内外两层有机玻璃承压筒和纵向的顶盖(7)、隔层(8)组成的密闭空间,所述围压室(9)经由围压管道与围压控制柜(10)相连受其调节获得升降压;所述围压控制柜(10)与计算机(25)电连接,接受计算机控制用于驱动执行对围压室(9)升降压调节;
所述轴压加载装置包括承压透明板(11)、压力轴(12)、液压升降机(14)、升降台(13)、升降机控制器(15),所述类岩堆体试样(26)上端被承压透明板(11)覆盖,所述承压透明板(11)上部连接压力轴(12)下端,所述压力轴(12)上端连接升降台(13),所述升降台(13)驾于液压升降机(14)上,所述液压升降机(14)固定于两根立柱(2)上;升降机控制器(15)与液压升降机(14)连接用于驱动液压升降机(14)工作;所述升降机控制器(15)与计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家设,张子新,艾祖斌,黄昕,严琼,刘平,易银莲,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