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四氧化二氮加速腐蚀试验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7390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0:38
一种用于四氧化二氮加速腐蚀试验的装置,压力器内设置有透明反应器,压力器侧壁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2~4个可视窗口,压力器上匹配设置有压力盖,压力盖上设置有与反应器相连通的拓展管、测压管、物料管、调压管,物料管位于反应器外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一阀门、位于反应器内的一端上设置有物料软管,物料软管通到反应器内底部,调压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测压管上设置有压力表。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体积小、操作安全、使用方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四氧化二氮加速腐蚀试验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实验装置
,具体涉及到一种用于四氧化二氮加速腐蚀试验的装置。
技术介绍
四氧化二氮作为现代化军事和航空工业最常用双组元推进剂的氧化剂,广泛应用于卫星发射和军事攻击等多种场合。四氧化二氮纯液体为无色,四氧化二氮有强氧化性,与碳、磷、多数有机化合物等还原性物质接触会发生燃烧甚至爆炸。推进剂所用的氧化剂四氧化二氮一般都需要密封存储,而四氧化二氮本身有腐蚀性且易吸水,由于其较强的腐蚀性常会对金属部件造成腐蚀损坏,因此,在推进剂实验室中测试金属的耐四氧化二氮腐蚀性能是一项重要的实验项目,同时金属的耐四氧化二氮腐蚀性能对军事应用中材料的选用与结构设计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反应釜的使用涉及现代工业的方方面面,化工品制造、医药制造和石油精炼等。国外反应釜设计制造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发展,并逐步融合了自动化控制、信息技术等多门学科,不断向着集成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上世纪80年代我国反应釜领域也开始迅速发展。针对实验室使用的小型反应釜,市场上设计有满足一般条件的反应釜,其拥有不同等级的密封性、功能、耐腐蚀性、材料相容性和耐压级等。而针对专用的四氧化二氮金属浸泡腐蚀反应的试验反应装置,实验室一般使用的是材料相容性较好的硅玻璃材料的反应釜,但其无法同时满足充填四氧化二氮便捷,密封性和耐压的要求,操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四氧化二氮气体,操作危险性较大等缺点。国内外针对这类特殊介质有特殊要求的反应釜,因为其不具备普适的市场需要,其设计制作常是制造公司针对要求进行专门的设计制作,来满足各自不同的功能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性好的用于四氧化二氮加速腐蚀试验的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四氧化二氮加速腐蚀试验的装置,压力器内设置有透明反应器,压力器侧壁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2~4个可视窗口a,压力器上匹配设置有压力盖,压力盖上设置有与反应器相连通的拓展管、测压管、物料管、调压管,物料管位于反应器外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一阀门、位于反应器内的一端上设置有物料软管,物料软管通到反应器内底部,调压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测压管上设置有压力表。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压力盖为圆盘状,外径为160~180mm,压力盖中心位置加工有拓展管安装孔,拓展管安装孔孔径为压力盖外径的0.2~0.4倍,位于拓展管安装孔外侧压力盖上沿圆周方向加工有均匀分布且孔径相同的测压管安装孔、物料管安装孔、调压管安装孔,测压管安装孔的孔径为压力盖外径的0.05~0.06倍,拓展管安装孔和测压管安装孔及调压管安装孔的轴线与压力盖的轴线平行,物料管安装孔的轴线与压力盖轴线之间的夹角为50°~90°。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反应器的结构为底部半球形壳体上连为一体设置有圆柱形筒体,反应器的材质为石英玻璃。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反应器内径为70~120mm,壁厚为4~7mm,高度为140~160mm。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反应器与压力盖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压力器与反应器之间设置有压力垫。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压力器、压力盖、测压管、物料管、调压管的材质均为不锈钢,所述的拓展管的材质为不锈钢或聚四氟乙烯。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可视窗口形状为长圆形,长度为130~155mm,宽度为20~25mm,可视窗口的下端与压力器内腔底部之间的距离为8~15mm。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可视窗口为与反应器贴合的石英玻璃窗。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拓展管上设置有安全阀,拓展管外端部设置有排废液管。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专利技术采用压力器内设置有透明反应器,反应器的材质为石英玻璃,具有极低的热膨胀系数,极好的化学稳定性,与四氧化二氮良好的相容性,较好的机械性能,不导电等优点;本专利技术的压力器与反应器之间设置有压力垫,反应器与压力盖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具有密封性好,能够满足长时间密封腐蚀试验的密封要求;本专利技术通过更换拓展管可适用于不同的实验中,本专利技术还具有操作安全、使用方便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中调压管7、测压管8、拓展管10、物料管11在压力盖4上的安装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下述的实施方式。实施例1在图1、2中,本实施例的用于四氧化二氮加速腐蚀试验的装置由压力器1、反应器2、排废液软管3、压力盖4、安全阀5、第二阀门6、调压管7、测压管8、压力表9、拓展管10、物料管11、第一阀门12、O形密封圈13、压力垫14、物料软管15连接构成。压力器1为圆柱形桶状,压力器1的内腔形状与反应器2外形相匹配,压力器1内安装有石英玻璃反应器2,压力器1用于保护反应器2,反应器2的端口与压力器1端口之间安装有压力垫14,反应器2的结构为底部半球形壳体上连为一体加工有圆柱形筒体,反应器2内径为100mm,壁厚为5mm,高度为150mm,反应器2的上端面加工有凹槽,凹槽内安装有O形密封圈13,压力器1侧壁上沿圆周方向加工有2个可视窗口a,可视窗口a形状为长圆形,长度为144mm,宽度为24mm,可视窗口a的下端与压力器1内腔底部之间的距离为10mm,可视窗口a为与反应器2贴合的石英玻璃窗,石英玻璃窗通过胶粘固定在压力器1上,用于观察反应器2内试验情况,压力器1上匹配安装有有压力盖4,压力盖4外径为170mm,压力盖4与压力器1通过螺纹紧固连接件相联,压力盖4与反应器2通过O形密封圈13密封,压力盖4中心位置加工有拓展管安装孔,拓展管安装孔孔径为压力盖4外径的0.3倍,位于拓展管安装孔外侧压力盖4上沿圆周方向加工有均匀分布且孔径相同的测压管安装孔、物料管安装孔、调压管安装孔,测压管安装孔的孔径为压力盖4外径的0.055倍,拓展管安装孔和测压管安装孔及调压管安装孔的轴线与压力盖4的轴线平行,物料管安装孔的轴线与压力盖4轴线之间的夹角为75°,方便物料管11连接物料软管15后直通到反应器底部,拓展管安装孔内螺纹连接有拓展管10,拓展管10与反应器2相连通,拓展管10上安装有安全阀5,拓展管10的外端部上连接有排废液软管3,排废液软管3端部通到废液回收池中,测压管安装孔内密封安装有测压管8,测压管8与反应器2相连通,测压管8外端端口封闭,测压管8上安装有压力表9,用于实时监测反应器2内的压力,物料管安装孔内密封安装有物料管11,物料管11位于反应器2内的一端连接有耐腐蚀的物料软管15,物料软管15通到反应器2内底部,物料管11位于反应器2外的一端上安装有第一阀门12,物料管11用于加注或转出四氧化二氮物料,调压管安装孔内密封安装有调压管7,调压管7与反应器2相连通,调压管7上安装有第二阀门6,调压管7用于与外部加压设备相连,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四氧化二氮加速腐蚀试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压力器(1)内设置有透明反应器(2),压力器(1)侧壁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2~4个可视窗口(a),压力器(1)上匹配设置有压力盖(4),压力盖(4)上设置有与反应器(2)相连通的拓展管(10)、测压管(8)、物料管(11)、调压管(7),物料管(11)位于反应器(2)外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一阀门(12)、位于反应器(2)内的一端上设置有物料软管(15),物料软管(15)通到反应器(2)内底部,调压管(7)上设置有第二阀门(6),测压管(8)上设置有压力表(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四氧化二氮加速腐蚀试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压力器(1)内设置有透明反应器(2),压力器(1)侧壁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2~4个可视窗口(a),压力器(1)上匹配设置有压力盖(4),压力盖(4)上设置有与反应器(2)相连通的拓展管(10)、测压管(8)、物料管(11)、调压管(7),物料管(11)位于反应器(2)外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一阀门(12)、位于反应器(2)内的一端上设置有物料软管(15),物料软管(15)通到反应器(2)内底部,调压管(7)上设置有第二阀门(6),测压管(8)上设置有压力表(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四氧化二氮加速腐蚀试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盖(4)为圆盘状,外径为160~180mm,压力盖(4)中心位置加工有拓展管安装孔,拓展管安装孔孔径为压力盖(4)外径的0.2~0.4倍,位于拓展管安装孔外侧压力盖(4)上沿圆周方向加工有均匀分布且孔径相同的测压管安装孔、物料管安装孔、调压管安装孔,测压管安装孔的孔径为压力盖(4)外径的0.05~0.06倍,拓展管安装孔和测压管安装孔及调压管安装孔的轴线与压力盖(4)的轴线平行,物料管安装孔的轴线与压力盖(4)轴线之间的夹角为50°~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四氧化二氮加速腐蚀试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器(2)的结构为底部半球形壳体上连为一体设置有圆柱形筒体,反应器(2)的材质为石英玻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国锋黄智勇高敏娜李茸贾瑛吕晓猛田干孙伟伟沈可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