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镜头气密性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0256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学零配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光学镜头气密性检测装置,通过将售后的待检测光学镜头固定在支撑组件上,相对支撑管转动轴套,使得与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固定连接的散热件将光学镜头围合,对光学镜头进行降温。然后转套,使得与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固定连接的散热件将光学镜头围合,将出气管具有连接头的一端与光学镜头的端部连接,出气管的另一端插入透明液体容器内,往透明液体容器内加水,启动半导体制冷片对光学镜头内部空气进行升温,在空气受热膨胀的原理下,如果观察到透明液体容器内出现了气泡则表明被检测的光学镜头存在漏气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学镜头气密性检测装置
本技术属于光学零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光学镜头气密性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光学镜头是相机,摄像机和放映机等用以生产影像的光学部件,可将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画面拍摄下来。由于光学镜头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存在空气中的水蒸气或者霉菌的侵蚀造成镜头的损坏的问题。现在是采用在镜头内充氮气或者其它干燥空气的方法保证镜头内部干燥,由此可见光学镜头密封性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镜头的使用寿命。光学镜头在出厂时采用专制的测试台进行了密封性检测,但是对于售后的光学镜头难以采用专制测试台进行气密性检测,存在光学镜头气密性检测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学镜头气密性检测装置,方便对售后的光学镜头进行气密性检测。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光学镜头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支撑组件,支撑组件上方的侧面设有支撑管,支撑管上转动连接有轴套,轴套的外侧壁上固定有半导体制冷片,半导体的制冷片的冷端和热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散热件,散热件为半圆弧形,底座上还设有出气管,出气管的一端具有连接头,底座上还放置有透明液体容器,出气管远离其连接头的一端伸入透明液体容器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将售后的待检测光学镜头固定在支撑组件上,相对支撑管转动轴套,使得与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固定连接的散热件将光学镜头围合,对光学镜头进行降温。然后转动轴套,使得与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固定连接的散热件将光学镜头围合,将出气管具有连接头的一端与光学镜头的端部连接,出气管的另一端插入透明液体容器内,往透明液体容器内加水,启动半导体制冷片对光学镜头内部空气进行升温,在空气受热膨胀的原理下,如果观察到透明液体容器内出现了气泡则表明被检测的光学镜头存在漏气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光学镜头气密性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半导体制冷片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其中:100-检测装置、10-底座、11-滑轨、20-支撑组件、21-支撑板、22-第一斜板、225-V形槽、23-第二斜板、24-滚珠丝杆、25-固定环、26-挡板、30-支撑管、40-轴套、50-半导体制冷片、51-绝缘陶瓷片、52-N型半导体、53-P型半导体、54-金属导体、55-直流电源、60-散热件、70-出气管、71-连接头、80-透明液体容器、90-温度计、110-红外发射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了解本技术的优点和功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图中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本技术实施例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用于的具体含义。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光学镜头气密性检测装置100,包括底座10、底座10的上表面固定有两根滑轨11,底座10上设置支撑组件20。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板21、第一斜板22、第二斜板23、滚珠丝杆24和固定环25。支撑板21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滑轨11滚动连接,第一斜板22与支撑板21固定连接,第二斜板23与支撑板21滑动连接,第一斜板22和第二斜板23之间形成V形槽225,滚珠丝杆24固定在支撑板21上,滚珠丝杆24纵向方向的轴线延伸方向与第二斜板23的滑动方向一致,滚珠丝杆24上的螺母与第二斜板23固定连接,固定环25固定在底座10上,固定环25上固定连接有气管,气管的一端具有连接头71,连接头71的圆心与第一斜板22和第二斜板23之间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将待检测的光学镜头放置在V形槽225内,由于光学镜头一般为圆筒形,光学镜头的圆心能够自动与连接头71的圆心保持在同一竖直平面上,然后转动滚珠丝杆24,带动第二斜板23相对支撑板21滑动。从而在保证光学镜头的圆心在不脱离与连接头71的圆心保持在同一竖直平面上的基础上,并且能够调整光学镜头的圆心高度,直至光学镜头的圆心与连接头71的圆心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方便被检测光学镜头与出气管70上的连接头71快速对齐从而连接。支撑组件20上方的侧面旁边设有支撑管30,第一斜板22和第二斜板23的数量都为两块,一块第一斜板22和一块第二斜板23为一组,两组组件具有检测,被检测的光学镜头放置在两组之间,支持管便位于两组之间,并固定在第二斜块上。支撑管30上转动连接有轴套40,轴套40的外侧壁上固定有半导体制冷片50。半导体制冷片50包括绝缘陶瓷片51、N型半导体52、P型半导体53、金属导体54和直流电源55,绝缘陶瓷片51的数量为两块,两块绝缘陶瓷片51固定在轴套40,N型半导体52和P型半导体53成对分布在两块绝缘陶瓷片51之间,N型半导体52与P型半导体53的端头采用金属导体54连接,金属导体54远离N型半导体52的一侧与绝缘陶瓷片51的内侧固定连接,直流电源55固定在轴套40上,直流电源55的正负极分别与绝缘陶瓷片51两端的N型半导体52和P型半导体53电连接。直流电源55通电后,电流从N型半导体52和P型半导体53联结成的热电偶中通过,根据帕尔贴效应,两端之间就会产生热量转移,热量从一段转移到另一端,从而产生温差产生冷热端。半导体的制冷片的冷端和热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散热件60,散热件60为半圆弧形,散热件60采用导热性能良好的金属铜制成,将散热件60围合在被测光学镜头的外侧,启动半导体制冷片50后能够快速对被测光学镜头内部的空气进行降温和升温。底座10上还放置有玻璃材质制成的透明液体容器80,出气管70远离其连接头71的一端伸入透明液体容器80内。本实施例一种光学镜头气密性检测装置100的实用流程为:将售后的待检测光学镜头固定在支撑组件20上,转动滚珠丝杆24,调整光学镜头圆心的高度,直至光学镜头的圆心与连接头71的圆心对齐,最后将支撑板21往连接头71的方向推动,使得光学镜头的端头与连接头71连接,连接头71的内侧设有橡胶圈,能够与光学镜头的端头紧密贴合。然后相对支撑管30转动轴套40,使得与半导体制冷片50的冷端固定连接的散热件60将光学镜头围合,启动半导体制冷片50对光学镜头进行降温。此时透明液体容器80内未装入液体。再次转动轴套40,使得与半导体制冷片50的热端固定连接的散热件60将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镜头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上方的侧面设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上转动连接有轴套,所述轴套的外侧壁上固定有半导体制冷片,半导体的制冷片的冷端和热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散热件,所述散热件为半圆弧形,所述底座上还设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一端具有连接头,所述底座上还放置有透明液体容器,所述出气管远离其连接头的一端伸入透明液体容器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镜头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上方的侧面设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上转动连接有轴套,所述轴套的外侧壁上固定有半导体制冷片,半导体的制冷片的冷端和热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散热件,所述散热件为半圆弧形,所述底座上还设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一端具有连接头,所述底座上还放置有透明液体容器,所述出气管远离其连接头的一端伸入透明液体容器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包括绝缘陶瓷片、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金属导体和直流电源,所述绝缘陶瓷片的数量为两块,两块所述绝缘陶瓷片固定在轴套,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成对分布在两块绝缘陶瓷片之间,N型半导体与P型半导体的端头采用金属导体连接,金属导体远离N型半导体的一侧与绝缘陶瓷片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直流电源固定在轴套上,所述直流电源的正负极分别与绝缘陶瓷片两端的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镜头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剑平崔虎蒋磊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森发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