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压隔离器用舱内外压差调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90040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3:51
一种负压隔离器用舱内外压差调控系统,属于隔离器配件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抽负压装置、压差检测元件以及控制装置(1),隔离器(11)的进风管上设置有进风阀(2),排风管上设置有排风阀(3),抽负压装置与排风管的输出端相连通,压差检测元件的检测部伸入隔离器(11)的内腔内,压差检测元件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装置(1)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控制装置(1)的信号输出端同时与抽负压装置、进风阀(2)和排风阀(3)相连。本负压隔离器用舱内外压差调控系统能够准确的调节压差,并在失压状态对人员提供有效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压隔离器用舱内外压差调控系统
一种负压隔离器用舱内外压差调控系统,属于隔离器配件

技术介绍
隔离技术是一种采用物理屏障的手段将受控空间与外部环境相互隔绝的技术。在隔离器生产或检测时,根据舱内药品或待试验物品的毒理特性,当发生泄漏时对人体有害从而以保护人员为主时,隔离器内需要始终保持负压;当设备因发生泄漏导致舱内失压时,维持裂隙风速0.3~0.5m/s。能够准确的调节压差,并在失压状态对人员提供有效保护,是对隔离器性能的一大考核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实时对隔离器内的压差进行检测,在失压时能够对人员提供有效保护的负压隔离器用舱内外压差调控系统。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负压隔离器用舱内外压差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抽负压装置、压差检测元件以及控制装置,隔离器的进风管上设置有进风阀,排风管上设置有排风阀,抽负压装置与排风管的输出端相连通,压差检测元件的检测部伸入隔离器的内腔内,压差检测元件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出端同时与抽负压装置、进风阀和排风阀相连。优选的,所述的抽负压装置为排风风机,排风风机的进风口与排风管的输出端相连通。控制装置通过控制排风风机的转速,来控制排风风机的排风速度,进而保证隔离器内的压差稳定。优选的,所述的压差检测元件为压差传感器。优选的,所述的进风管上设置有进风过滤器,进风阀和进风过滤器沿气流方向依次设置。进风过滤器能够对进入到隔离器内的气体进行过滤,避免污染隔离器的内部环境。优选的,所述的进风过滤器为高效过滤器。优选的,所述的进风过滤器连接有进风压差表,进风压差表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入端相连。进风压差表能够测量进风过滤器进出口的压差,并将压差信号输送给控制装置,方便控制装置自动控制进风阀的通断。优选的,所述的排风管上设置有排风过滤器,排风过滤器和排风阀沿气流方向依次设置。排风管上设置有排风过滤器,能够对排出隔离器的气体进行过滤,避免排出的气体对环境造成污染。优选的,所述的排风过滤器为高效过滤器。优选的,所述的排风过滤器连接有排风压差表,排风压差表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排风压差表能够实时监测排风过滤器进出口的压差,并将压差信号输送给控制装置,方便控制装置自动控制排风阀的通断。优选的,所述的隔离器上设置有用于检测隔离器的密封门开关的接近开关,接近开关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近开关能够对隔离器的密封门进行检测,在密封门关闭后,再控制抽负压装置工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负压隔离器用舱内外压差调控系统的压差检测元件能够实时对隔离器内腔的压差进行检测,并将信号上传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抽负压装置的工作以及进风阀和排风阀的通断,从而实时调节隔离器内的压差,使隔离器内始终维持负压,当设备发生泄漏导致隔离器内腔失压时,能够保证裂隙风速为0.3~0.5m/s,本技术能够准确的调节压差,并在失压状态对人员提供有效保护。附图说明图1为负压隔离器用舱内外压差调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控制装置2、进风阀3、排风阀4、排风风机5、进风过滤器6、排风过滤器7、压差传感器8、接近开关9、进风压差表10、排风压差表11、隔离器。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一种负压隔离器用舱内外压差调控系统,包括抽负压装置、压差检测元件以及控制装置1,隔离器的进风管上设置有进风阀2,排风管上设置有排风阀3,抽负压装置与排风管的输出端相连通,压差检测元件的检测部伸入隔离器的内腔内,压差检测元件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装置1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控制装置1的信号输出端同时与抽负压装置、进风阀2和排风阀3相连。本负压隔离器用舱内外压差调控系统的压差检测元件能够实时对隔离器11的内腔的压差进行检测,并将信号上传给控制装置1,控制装置1控制抽负压装置的工作以及进风阀2和排风阀3的通断,从而实时调节隔离器11的压差,使隔离器11始终维持负压,当设备发生泄漏导致隔离器11内腔失压时,能够保证裂隙风速为0.3~0.5m/s,本技术能够准确的调节压差,并在失压状态对人员提供有效保护。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然而熟悉本领域的人们应当了解,在这里结合附图给出的详细说明是为了更好的解释,本技术的结构必然超出了有限的这些实施例,而对于一些等同替换方案或常见手段,本文不再做详细叙述,但仍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隔离器11的密封门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检测密封门开关的接近开关8,接近开关8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装置1的信号输入端相连,通过接近开关8可以检测密封门的开合,并将信号上传给控制装置1。控制装置1为PLC控制器或单片机。隔离器11上还设置有压差检测元件,在本实施例中,压差检测元件为压差传感器7,压差传感器7的检测部设置在隔离器11内,压差传感器7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装置1的信号输入端相连。隔离器11的顶部设置有与内腔相连通的进风管和排风管,进风管设置在隔离器11的左侧,排风管设置在隔离器11的右侧。进风管上沿气流方向依次设置有进风阀2以及进风过滤器5,排风管上沿气流方向依次设置有排风过滤器6和排风阀3,进风过滤器5和排风过滤器6均为高效过滤器。进风阀2和排风阀3的信号输入端均与控制装置1的信号输出端相连。进风过滤器5连接有用于检测进风过滤器5进出口压差的进风压差表9,排风过滤器6连接有用于检测排风过滤器6进出口压差的排风压差表10。进风压差表9和排风压差表10的信号输出端均与控制装置1的信号输入端相连。进风压差表9用于检测进风过滤器5进出口的压差,从而使控制装置1控制进风阀2的通断,排风压差表10用于检测排风过滤器6进出口的压差,从而使控制装置1控制排风阀3的通断。排风管的输出端与抽负压装置相连,在本实施例中,抽负压装置为排风风机4,排风风机4的进风口与排风管的输出端相连,排风风机4的信号输入端与控制装置1的信号输出端相连。在负压隔离器用舱内外压差调控系统启动时,控制装置1通过接近开关8检测隔离器11的密封门的紧闭状况,若密封门未处于关闭状态,则系统无法启动,并产生声光报警。系统运行时,控制装置1根据压差传感器7采集来的实际压差与压差的设定值进行比较,如果实际压差小于设定压差,则控制装置1控制排风风机4减小转速;如果实际压差大于设定压差,则控制装置1控制排风风机4增大转速;根据采集来的实时压差对系统进行反馈,实现了压差的PID控制。当接近开关8检测到密封门打开后或手套脱落导致失压后,控制装置1会关闭进风阀2,并控制增大排风风机4转速,保持隔离器11的舱内有较大的负压或在裂隙处形成至少0.3m/s的风速,对操作人员给与有效保护。在系统运行时,对进风过滤器5及排风过滤器6上下游压差进行实时监控;若检测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压隔离器用舱内外压差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抽负压装置、压差检测元件以及控制装置(1),隔离器(11)的进风管上设置有进风阀(2),排风管上设置有排风阀(3),抽负压装置与排风管的输出端相连通,压差检测元件的检测部伸入隔离器(11)的内腔内,压差检测元件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装置(1)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控制装置(1)的信号输出端同时与抽负压装置、进风阀(2)和排风阀(3)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压隔离器用舱内外压差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抽负压装置、压差检测元件以及控制装置(1),隔离器(11)的进风管上设置有进风阀(2),排风管上设置有排风阀(3),抽负压装置与排风管的输出端相连通,压差检测元件的检测部伸入隔离器(11)的内腔内,压差检测元件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装置(1)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控制装置(1)的信号输出端同时与抽负压装置、进风阀(2)和排风阀(3)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隔离器用舱内外压差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抽负压装置为排风风机(4),排风风机(4)的进风口与排风管的输出端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隔离器用舱内外压差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差检测元件为压差传感器(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隔离器用舱内外压差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风管上设置有进风过滤器(5),进风阀(2)和进风过滤器(5)沿气流方向依次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负压隔离器用舱内外压差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风过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志勇高颂赵嘉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