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纽器与使用其的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9874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3:33
一种枢纽器,包括基座组件、转动组件与扭力杆件。基座组件连接于第一物体,基座组件具有滑槽,滑槽具有第一槽道与第二槽道。转动组件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基座组件上且另一端连接于第二物体,转动组件绕虚拟轴心转动,虚拟轴心位于基座组件的顶面上方,转动组件具有扭力枢接柱。扭力杆件具有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第一端部紧配合地枢接于扭力枢接柱,第二端部可滑动地连接于滑槽。其中,当第二端部在第一槽道滑动时,扭力杆件与扭力枢接柱相对转动。当第二端部在第二槽道滑动时,扭力杆件与扭力枢接柱无相对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枢纽器与使用其的电子装置,利于薄型化的设计,结构简单且具有特别的操作手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枢纽器与使用其的电子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枢纽器与使用其的电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薄型化的枢纽器与使用其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枢纽器应用于许多电子装置,随着电子装置的薄型化,对于枢纽器的薄型化也越来越要求。现有一种应用于平板电脑的枢纽器,其一端连接于平板电脑,另一端连接于脚架,让用户可以转动脚架来支撑平板电脑于桌面,方便用户观看或使用,此种枢纽器便很重视薄型化的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提出一种枢纽器与使用其的电子装置,利于薄型化的设计,结构简单且具有特别的操作手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枢纽器,连接于第一物体与第二物体,使第一物体与第二物体可相对展开与收合。枢纽器包括基座组件、转动组件与扭力杆件。基座组件连接于第一物体,基座组件具有滑槽,滑槽具有第一槽道与第二槽道。转动组件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基座组件上且另一端连接于第二物体,转动组件绕虚拟轴心转动,虚拟轴心位于基座组件的顶面上方,转动组件具有扭力枢接柱。扭力杆件具有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第一端部紧配合地枢接于扭力枢接柱,第二端部可滑动地连接于滑槽。其中,当第二端部在第一槽道滑动时,扭力杆件与扭力枢接柱相对转动。当第二端部在第二槽道滑动时,扭力杆件与扭力枢接柱无相对转动。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基座组件包括基座件。基座件包括基座连接段与基座接合段,基座连接段连接于第一物体,基座接合段自基座连接段沿第一方向延伸而成。基座接合段具有两基座接合侧平面与第一导引部,两基座接合侧平面分别位于基座接合段的相反侧并垂直于基座件的顶面且平行于第一方向,第一导引部呈圆弧形且曲率中心位于虚拟轴心并形成于两基座接合侧平面其中之一。虚拟轴心平行于第二方向,第二方向平行于基座件的顶面且垂直于第一方向。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基座组件还包括框架件。框架件包括两框架侧壁与框架连接段,两框架侧壁互相平行,框架连接段连接于第一物体,框架连接段两侧分别连接于两框架侧壁远离基座连接段的一端,两框架侧壁靠近基座连接段的一端分别连接于基座连接段。各框架侧壁远离基座连接段沿第二方向贯穿形成滑槽。扭力杆件为两个,枢纽器还包括滑动中柱,滑动中柱两端分别可滑动地穿伸于这些滑槽,各扭力杆件的第二端部可转动地连接于滑动中柱。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转动组件包括衔接件与滑动件。衔接件包括两衔接片体、连接体与第二导引部,两衔接片体互相平行且分别与两基座接合侧平面相对,连接体连接于两衔接片体邻近顶部中央处,第二导引部呈圆弧形且曲率中心位于虚拟轴心并形成于两衔接片体其中之一,第二导引部可与第一导引部互相配合地滑动。衔接件还包括两衔接接合侧平面与第三导引部,两衔接接合侧平面平行于基座接合侧平面且分别位于衔接件相反两侧,第三导引部呈圆弧形且曲率中心位于虚拟轴心并形成于两衔接接合侧平面其中之一。滑动件包括两滑动片体、滑动连接段与第四导引部,两滑动片体互相平行且分别与两衔接接合侧平面相对,滑动连接段连接于两滑动片体并连接于第二物体,第四导引部呈圆弧形且曲率中心位于虚拟轴心并形成于两滑动片体其中之一,第四导引部可与第三导引部互相配合地滑动。扭力枢接柱为两个,这些扭力枢接柱分别形成于两滑动片体的外侧面。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枢纽器还包括第一限位结构与第二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限制第一导引部与第二导引部互相滑动的行程,第二限位结构限制第三导引部与第四导引部互相滑动的行程。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一导引部为凹槽,第二导引部为与凹槽相对应的凸轨,第一限位结构包括挡止部,挡止部设于凹槽的一端,使衔接件可往上转动直到凸轨顶抵于挡止部。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三导引部为凹槽,第四导引部为与凹槽相对应的凸轨,第二限位结构包括两挡止部,两挡止部分别邻接于凹槽与凸轨,使衔接件可往上转动直到两挡止部互相顶抵。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扭力杆件的第一端部包括扭力枢接孔,扭力枢接柱突伸于扭力枢接孔,扭力枢接孔的直径小于扭力枢接柱的直径。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扭力杆件的第一端部还包括裂口,裂口自扭力枢接孔朝扭力杆件中间处延伸形成。本技术还提出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如前所述的枢纽器、第一物体与第二物体。本技术的枢纽器通过转动组件绕虚拟轴心转动,且虚拟轴心位于基座组件的顶面上方,利于薄型化的设计,此外转动组件可进一步包括衔接件与滑动件,可使第一物体与第二物体相对展开的角度更大。另外,本技术的枢纽器通过滑槽具有第一槽道与第二槽道,且扭力杆件的第二端部在第二槽道滑动时,扭力杆件与扭力枢接柱无相对转动,可使第一物体与第二物体相对收合到一定角度时,不再有扭力产生而可加速收合,具有特别的操作手感。为让本技术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处于0度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处于90度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处于150度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枢纽器处于0度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枢纽器的分解图。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枢纽器在另一视角下的分解图。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枢纽器处于150度的立体图。图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枢纽器处于0度且沿图4中A-A线的剖视图。图9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枢纽器处于150度且类似于图8的剖视图。图10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枢纽器处于0度且沿图4中B-B线的剖视图。图1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枢纽器处于150度且类似于图10的剖视图。图1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枢纽器处于0、5与150度的侧视图。图1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枢纽器处于0、5与150度的侧视图,但省略框架件。标号说明8:第一物体9:第二物体10:枢纽器1:基座件11:基座连接段12:基座接合段121,122:基座接合侧平面13:第一导引部14:挡止部2:衔接件201,202:衔接接合侧平面21,22:衔接片体23:连接体24:第二导引部25:第三导引部26:挡止部3:滑动件31,32:滑动片体33:滑动连接段34:第四导引部35:挡止部36:扭力枢接柱4:框架件41:框架侧壁42:框架连接段43:滑槽431:第一槽道432:第二槽道5:扭力杆件51:第一端部511:扭力枢接孔512:裂口52:第二端部6:滑动中柱C:虚拟轴心D1:第一方向D2:第二方向。具体实施方式在以下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枢纽器,连接于第一物体与第二物体,使所述第一物体与所述第二物体可相对展开与收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枢纽器包括:/n基座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物体,所述基座组件具有滑槽,所述滑槽具有第一槽道与第二槽道;/n转动组件,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基座组件上且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物体,所述转动组件绕虚拟轴心转动,所述虚拟轴心位于所述基座组件的顶面上方,所述转动组件具有扭力枢接柱;及/n扭力杆件,具有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紧配合地枢接于所述扭力枢接柱,所述第二端部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滑槽;/n其中,当所述第二端部在所述第一槽道滑动时,所述扭力杆件与所述扭力枢接柱相对转动;当所述第二端部在所述第二槽道滑动时,所述扭力杆件与所述扭力枢接柱无相对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枢纽器,连接于第一物体与第二物体,使所述第一物体与所述第二物体可相对展开与收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枢纽器包括:
基座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物体,所述基座组件具有滑槽,所述滑槽具有第一槽道与第二槽道;
转动组件,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基座组件上且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物体,所述转动组件绕虚拟轴心转动,所述虚拟轴心位于所述基座组件的顶面上方,所述转动组件具有扭力枢接柱;及
扭力杆件,具有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紧配合地枢接于所述扭力枢接柱,所述第二端部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滑槽;
其中,当所述第二端部在所述第一槽道滑动时,所述扭力杆件与所述扭力枢接柱相对转动;当所述第二端部在所述第二槽道滑动时,所述扭力杆件与所述扭力枢接柱无相对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纽器,其中,所述基座组件包括基座件,所述基座件包括基座连接段与基座接合段,所述基座连接段连接于所述第一物体,所述基座接合段自所述基座连接段沿第一方向延伸而成;所述基座接合段具有两基座接合侧平面与第一导引部,所述两基座接合侧平面分别位于所述基座接合段的相反侧并垂直于所述基座件的顶面且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导引部呈圆弧形且曲率中心位于所述虚拟轴心并形成于所述两基座接合侧平面其中之一;所述虚拟轴心平行于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于所述基座件的顶面且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枢纽器,其中,所述基座组件还包括框架件,所述框架件包括两框架侧壁与框架连接段,所述两框架侧壁互相平行,所述框架连接段连接于所述第一物体,所述框架连接段两侧分别连接于所述两框架侧壁远离所述基座连接段的一端,所述两框架侧壁靠近所述基座连接段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基座连接段;各所述框架侧壁远离所述基座连接段沿所述第二方向贯穿形成所述滑槽;所述扭力杆件为两个,所述枢纽器还包括滑动中柱,所述滑动中柱两端分别可滑动地穿伸于所述滑槽,各所述扭力杆件的所述第二端部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滑动中柱。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枢纽器,其中,所述转动组件包括:
衔接件,包括两衔接片体、连接体与第二导引部,所述两衔接片体互相平行且分别与所述两基座接合侧平面相对,所述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明钦蔡宗洋
申请(专利权)人:新日兴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