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座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9733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涉及一种轴承座组件,包括底座、上卡圈、下卡圈和稳定圈,所述下卡圈的下部与所述底座的上部的通过连接台固定连接;通过L形安装块将上卡圈分别在横向和竖向上将上卡圈固定在连接台和底座上,横向和竖向同时对上卡圈进行固定,使得固定效果更佳;同时,上卡圈和下卡圈的两个端面上分别设置第一半环形凸台和第二半环形凸台,第一半环形凸台和第二半环形凸台拼接时外侧面构成完整的外螺纹,外螺纹与稳定圈内圈壁的内螺纹配合,进一步从横向、竖向和纵向上固定轴承座的整体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座组件
本技术涉及轴承
,具体是一种轴承座组件。
技术介绍
轴承是在机械传动过程中起固定和减小载荷摩擦系数的部件。也可以说,当其它机件在轴上彼此产生相对运动时,用来降低动力传递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和保持轴中心位置固定的机件。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举足轻重的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用以降低设备在传动过程中的机械载荷摩擦系数。按运动元件摩擦性质的不同,轴承可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类,但现有的轴承在工作工程中,无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每个轴承有一个轴承座,轴承座是机械传动领域常用的机械零件之一,几乎具有轴承的地方都会涉及到轴承座。轴承座是用来安装、固定轴承,并能够承受一定支撑力的座体,其可分为剖分式轴承座、滑动轴承座、滚动轴承座、带法兰的轴承座、外球面轴承座等。但传统的轴承座固定效果不佳,轴承座容易出现松动或滑动,对设备的正常运转造成影响,严重时可能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轴承座组件,能够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种轴承座组件,包括底座、上卡圈、下卡圈和稳定圈,所述下卡圈的下部与所述底座的上部的通过连接台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两端设有竖向的第一通孔,所述上卡圈的两端设有对称设置的L形安装块,所述L形安装块的底部设有竖向的与所述第一通孔位置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L形安装块的中部设有横向的第三通孔,所述连接台的侧面设有与所述第三通孔位置对应的螺纹孔,所述L形安装块和连接台上的第三通孔与螺纹孔对齐后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上卡圈和下卡圈的两个端面的内圈分别设有第一半环形凸台和第二半环形凸台,所述第一半环形凸台和第二半环形凸台的外侧面设有匹配的半螺纹,所述第一半环形凸台和第二半环形凸台拼接时外侧面构成完整的外螺纹,所述稳定圈的内圈壁设有与所述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所述第一半环形凸台、第二半环形凸台和稳定圈通过所述外螺纹和内螺纹的配合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一通孔的截面为矩形的两条短边上分别设置外凸的半圆,且半圆的直径与矩形的短边重合相等;所述第二通孔为截面直径与该半圆直径相等的圆孔。进一步,所述上卡圈和下卡圈的内圈壁上设有弹性橡胶层。进一步,所述连接台的侧面和L形安装块的竖直内侧面竖直贴合抵接。进一步,所述底座、下卡圈和连接台一体成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轴承座组件,通过L形安装块将上卡圈分别在横向和竖向上将上卡圈固定在连接台和底座上,横向和竖向同时对上卡圈进行固定,使得固定效果更佳;同时,上卡圈和下卡圈的两个端面上分别设置第一半环形凸台和第二半环形凸台,第一半环形凸台和第二半环形凸台拼接时外侧面构成完整的外螺纹,外螺纹与稳定圈内圈壁的内螺纹配合,进一步从横向、竖向和纵向上固定轴承座的整体结构。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1-底座;2-上卡圈;3-下卡圈;4-稳定圈;5-固定螺栓;11-第一通孔;12-连接台;21-L形安装块;22-第一半环形凸台;31-第二半环形凸台;41-内螺纹;121-螺纹孔;211-第三通孔;212-第二通孔;221-半螺纹。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轴承座组件,包括底座1、上卡圈2、下卡圈3和稳定圈4,下卡圈3的下部与底座1的上部的通过连接台12固定连接,底座1的两端设有竖向的第一通孔11,上卡圈2的两端设有对称设置的L形安装块21,L形安装块21的底部设有竖向的与第一通孔11位置对应的第二通孔212,L形安装块21的中部设有横向的第三通孔211,连接台12的侧面设有与第三通孔211位置对应的螺纹孔121,L形安装块和连接台12上的第三通孔211与螺纹孔121对齐后通过固定螺栓5固定连接;上卡圈2和下卡圈3的两个端面的内圈分别设有第一半环形凸台22和第二半环形凸台31,第一半环形凸台22和第二半环形凸台31的外侧面设有匹配的半螺纹221,第一半环形凸台22和第二半环形凸台31拼接时外侧面构成完整的外螺纹,稳定圈4的内圈壁设有与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41,第一半环形凸台22、第二半环形凸台31和稳定圈4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41的配合固定连接。本技术的一种轴承座组件,通过L形安装块21将上卡圈2分别在横向和竖向上将上卡圈2固定在连接台12和底座1上,横向和竖向同时对上卡圈2进行固定,使得固定效果更佳;同时,上卡圈2和下卡圈3的两个端面上分别设置第一半环形凸台22和第二半环形凸台31,第一半环形凸台22和第二半环形凸台31拼接时外侧面构成完整的外螺纹,外螺纹与稳定圈4内圈壁的内螺纹41配合,进一步从横向、竖向和纵向上固定轴承座的整体结构。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11的截面为矩形的两条短边上分别设置外凸的半圆,且半圆的直径与矩形的短边重合相等;第二通孔212为截面直径与该半圆直径相等的圆孔,为了避免使用过程中由于加工误差使得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212无法对齐,从而无法使用销钉或者螺栓将上卡圈2固定在底座1上,将第一通孔11设置成特殊形状,使得第二通孔212在于第一通孔11对齐时有一定的冗余空间,同时,由于最后要用到稳定圈4进行固定,也不会造成上卡圈2因为冗余空间产生晃动。本实施例中,上卡圈2和下卡圈3的内圈壁上设有弹性橡胶层,上卡圈2和下卡圈3的内圈壁在固定轴承的外圈时容易产生相对滑动,因此设置弹性橡胶层能够充分填充轴承外圈和内圈壁之间的缝隙,并且利用橡胶增加摩擦力,使得上卡圈2和下卡圈3的内圈壁在固定轴承的外圈时尽可能地减少产生相对滑动的情况。本实施例中,连接台12的侧面和L形安装块21的竖直内侧面竖直贴合抵接,竖直的连接台12侧面和L形安装块21的竖直内侧面便于安装和拆卸,同时能够使得连接台12和L形安装块21的竖直内侧面贴合时在横向的受力更加稳定。本实施例中,底座1、下卡圈3和连接台12一体成型,上卡圈2分别与底座1和连接条固定连接,与下卡圈3抵接,因此三者一体成型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稳定,牢固。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座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上卡圈、下卡圈和稳定圈,所述下卡圈的下部与所述底座的上部的通过连接台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两端设有竖向的第一通孔,所述上卡圈的两端设有对称设置的L形安装块,所述L形安装块的底部设有竖向的与所述第一通孔位置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L形安装块的中部设有横向的第三通孔,所述连接台的侧面设有与所述第三通孔位置对应的螺纹孔,所述L形安装块和连接台上的第三通孔与螺纹孔对齐后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上卡圈和下卡圈的两个端面的内圈分别设有第一半环形凸台和第二半环形凸台,所述第一半环形凸台和第二半环形凸台的外侧面设有匹配的半螺纹,所述第一半环形凸台和第二半环形凸台拼接时外侧面构成完整的外螺纹,所述稳定圈的内圈壁设有与所述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所述第一半环形凸台、第二半环形凸台和稳定圈通过所述外螺纹和内螺纹的配合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座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上卡圈、下卡圈和稳定圈,所述下卡圈的下部与所述底座的上部的通过连接台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两端设有竖向的第一通孔,所述上卡圈的两端设有对称设置的L形安装块,所述L形安装块的底部设有竖向的与所述第一通孔位置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L形安装块的中部设有横向的第三通孔,所述连接台的侧面设有与所述第三通孔位置对应的螺纹孔,所述L形安装块和连接台上的第三通孔与螺纹孔对齐后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上卡圈和下卡圈的两个端面的内圈分别设有第一半环形凸台和第二半环形凸台,所述第一半环形凸台和第二半环形凸台的外侧面设有匹配的半螺纹,所述第一半环形凸台和第二半环形凸台拼接时外侧面构成完整的外螺纹,所述稳定圈的内圈壁设有与所述外螺纹匹配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慧敏刘兵莹武乐乐申建龙丁合恩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久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