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国洪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现浇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9444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现浇墙体,包括多个龙骨,所述多个龙骨排列设置,龙骨上端固定有上槽钢或上角钢,龙骨下端固定有下槽钢或下角钢;每个龙骨的前后两侧均焊接有多个支撑件,前侧支撑件的外侧固定有前模板或硅酸钙板,后侧支撑件的外侧固定有后模板或硅酸钙板,龙骨内外浇筑混凝土;所述龙骨选自C型金属件、三角钢筋架和三角钢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支撑件为角码或方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仅采用基础宽度的龙骨,在其两侧设置支撑件,支撑件上固定模板浇筑混凝土这样能制作出厚度超过15cm的墙体,大大降低了成本,而且龙骨表面固定钢筋和钢丝网片能够进一步提高墙体的稳固性和抗震性,在龙骨之间布置填充板能够降低墙体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现浇墙体
本技术涉及建筑墙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现浇墙体。
技术介绍
集成房屋由结构系统、地面系统、楼面系统、墙面系统、屋面系统,每个系统由数个模块组成,单元模块在工厂制造完成,由于集成房屋施工周期短,造价低,防风、抗震等性能优越,受到市场的高度认可,轻钢房屋就是用薄壁钢搭设房屋的结构骨架,现在应用广泛的轻钢结构体系为C型冷弯薄壁型钢体系,结构为C型金属件,具有质量轻,抗震性能好,用钢量低等优点,但是C型金属件与混凝土接触面容易开裂,当C型金属件的宽度超过10cm时,生产成本大幅提高,而且容易变形,承载能力较弱,不适宜制作厚度较大的墙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现浇墙体,该墙体生产成本低,抗震性能高,混凝土与C型金属件之间不易开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功能现浇墙体,包括多个龙骨,所述多个龙骨排列设置,龙骨上端固定有上槽钢或上角钢,龙骨下端固定有下槽钢或下角钢;每个龙骨的前后两侧均焊接有多个支撑件,前侧支撑件的外侧固定有前模板或硅酸钙板,后侧支撑件的外侧固定有后模板或硅酸钙板,龙骨内外浇筑混凝土;所述龙骨选自C型金属件、三角钢筋架和三角钢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支撑件为角码或方管。本技术对角码固定在C型金属件的方式不做限定,常用的横向或纵向方式固定均可。所述前模板和后模板可以选用浇筑后须拆除的板子,也可以选用浇筑后无须拆除的硅酸钙板。所述支撑件为三角钢时候,三角钢优选放在端头。龙骨上下固定角钢时,优选每侧各固定一个角钢。>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相邻支撑件之间的距离为20~40cm,相邻龙骨之间的距离为30~80cm。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方管的长度为3~10cm,宽度为3~10cm,厚度为1~5cm;所述角码为直角形角码,角码焊接在龙骨的一侧边长为3~10cm,角码另一侧边长为2~10cm,高度可以根据情况进行选择。角码的侧边可以为直角边也可以为弧形边,根据情况进行选择。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前模板或硅酸钙板的顶端预留5~15cm的空隙。此处用于浇注混凝土,浇筑时可以排气,使混凝土饱满。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C型金属件和/或三角钢上设有多个蜂孔;减轻墙体重量,也方加混凝土流通。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三角钢筋架包括构成三角的钢筋一、钢筋二和钢筋三,所述钢筋一和钢筋二之间,以及钢筋一和钢筋三之间均通过多个腹杆钢筋连接。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相邻龙骨之间通过数根第三钢筋焊接,提高抗震性能;所述第三钢筋形成一字形、X字形或米字形。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三钢筋穿过每个龙骨并焊接在龙骨上,相邻第三钢筋之间的距离为30~100cm,根据情况进行选择。优选地,所述多个龙骨中间或者表面设有钢丝网片;所述钢丝网片为直板(平面)形钢丝网片或者波浪形钢丝网片。优选地,可以根据情况在相邻龙骨之间固定有填充板,填充板可以通过铁丝扎在龙骨上,所述填充板上设有通孔,便于混凝土流通;所述填充板为泡沫板、聚氨酯板或岩棉板。可选地,前侧支撑件上固定有第一钢筋,后侧支撑件上固定有第二钢筋。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可以穿过角码固定,也可以固定在角码的周围。本技术选用C型金属件(宽度一般为7~10cm左右)或三角形钢筋架(宽度一般为7~10cm左右)作为主要的龙骨,在龙骨的其两侧设置角码(也可以用截断的角铁、角钢)或者方管做为支撑件,支撑件用于增加墙体的厚度,能增加厚度5~15cm。同时也用于浇筑时固定和支撑模板避免模板倾斜导致墙面不平整。龙骨的两侧可以分别固定钢丝网片,能解决墙体开裂的问题。地震时由于房屋晃动造成墙体零碎块物塌落,因此会砸伤住户,本技术提供的墙体与传统拼装墙体相比,从梁到地面、柱与柱之间设有贯通式钢筋结构焊接,一次性浇筑成型,无板块、砖块脱出可能,小震不坏、大震不到,与原框架机构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保护了用户的安全。由于抗震时会对房屋框架梁、柱造成破坏,此时若减轻框架整体重量轻,因房屋晃动惯性减轻,有效避免地震波对整体框架的伤害。本技术提供的墙体具有优秀的防火功能,而耐火试验中,可达3000°高温燃烧达1小时左右,不烧坏,和耐火材料性能差不多,经济实惠。使用由聚苯泡沫混凝土制成的墙板、楼层板,试验用火烧背面,3000度半小时烧不坏,有效杜绝火灾隐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仅采用基础宽度的龙骨,在其两侧设置支撑件,支撑件上固定模板浇筑混凝土这样能制作出厚度超过15cm的墙体,大大降低了成本,而且龙骨表面固定钢筋和钢丝网片能够进一步提高墙体的稳固性和抗震性,在龙骨之间布置填充板能够降低墙体重量。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墙体的内部框架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提供的墙体的内部框架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提供的墙体浇筑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角码固定在C型金属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1提供的墙体的内部框架侧视图;图6为实施例2提供的墙体内部框架图;图7为实施例2提供的墙体内部框架图;图8为实施例3提供的墙体内部框架图;图9为实施例3提供的墙体内部框架图;图10为实施例3提供的墙体内部框架图;图11为钢筋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C型金属件,2-上槽钢,2a-上角钢,3-下槽钢,3a-下角钢,4-角码,4a-方管,7-第一钢筋,8-第二钢筋,9-前模板,10-后模板,11-蜂孔,12-第三钢筋,13-钢丝网片,14-填充板,15-通孔,17-三角钢,16-三角钢筋架,16a-钢筋一,16b-钢筋二,16c-钢筋三,16d-腹杆钢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技术方案。实施例1如图1~图5所示,所述墙体包括多个C型金属件1,所述多个C型金属件1排列设置,C型金属件1上端固定于上槽钢2内,下端固定于下槽钢3内;每个C型金属件1的前后两侧均焊接有多个角码4,前侧角码4的一边固定第一钢筋7,前侧角码4的另一边固定前模板9,后侧角码4的一边固定第二钢筋8,后侧角码4的另一边固定后模板10,角码的固定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前模板9和后模板10之间浇筑混凝土,前模板9的顶端与上槽钢2之间预留5~15cm。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距离相应的模板为1~2cm。相邻角码4之间的距离为25~40cm。角码4为直角形角码4,角码4焊接在C型金属件1的一侧边长为5~6cm,角码4另一侧边长为5~6cm。所述C型金属件1上设有多个蜂孔11。相邻C型金属件1之间通过数根第三钢筋12焊接,第三钢筋12形成一字形。第三钢筋12穿过每个C型金属件的蜂孔11并焊接在蜂孔11的侧边上。相邻C型金属件1之间或者C型金属件表面固定有钢丝网片13;所述钢丝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现浇墙体,包括多个龙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龙骨排列设置,龙骨上端固定有上槽钢(2)或上角钢(2a),龙骨下端固定有下槽钢(3)或下角钢(3a);每个龙骨的前后两侧均焊接有多个支撑件,前侧支撑件的外侧固定有前模板(9)或硅酸钙板,后侧支撑件的外侧固定有后模板(10)或硅酸钙板,龙骨内外浇筑混凝土;所述龙骨选自C型金属件(1)、三角钢筋架(16)和三角钢(17)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支撑件为角码(4)或方管(4a)。/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518 CN 20202082555311.一种多功能现浇墙体,包括多个龙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龙骨排列设置,龙骨上端固定有上槽钢(2)或上角钢(2a),龙骨下端固定有下槽钢(3)或下角钢(3a);每个龙骨的前后两侧均焊接有多个支撑件,前侧支撑件的外侧固定有前模板(9)或硅酸钙板,后侧支撑件的外侧固定有后模板(10)或硅酸钙板,龙骨内外浇筑混凝土;所述龙骨选自C型金属件(1)、三角钢筋架(16)和三角钢(17)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支撑件为角码(4)或方管(4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现浇墙体,其特征在于,相邻支撑件之间的距离为20~40cm,相邻龙骨之间的距离为30~8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现浇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方管(4a)的长度为3~10cm,宽度为3~10cm,厚度为1~5cm;所述角码(4)为直角形角码,角码(4)焊接在龙骨的一侧边长为3~10cm,角码(4)另一侧边长为2~1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现浇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板(9)或硅酸钙板的顶端预留5~15cm的空隙。


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国洪
申请(专利权)人:金国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